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豆科植物锦鸡儿Caraganasinica(Buc’hoz)Rehd的根中药金雀根中分离出4个二苯乙低聚体。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a-viniferin(1)、miyabenolC(2)、pallidol(3)、kobophenolA(4)。其中化合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金雀根 锦鸡儿 二苯乙烯低聚体
  • 简介:目的建立何首乌、何首乌提取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公司Hypersil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水-乙腈(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2-O-β-D-葡萄糖苷在20.6lμg~206.1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日内RSD为1.0%,通过对方法的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度试验,回收率试验,结果均令人满意。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定量速度快,是何首乌质量控制中较好的含量测定方法。

  • 标签: 何首乌 药材 测定 提取物 二苯乙烯苷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二苯乙苷类成分是何首鸟中的特有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活性。本文综述了二苯乙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2-O-β-D-葡萄糖苷)在抗氧化、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抗肿瘤等药效学方面的作用,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同时对其吸收和代谢等药动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苯乙苷类成分的药学特点和药物研发方向提供思路。

  • 标签: 二苯乙烯苷 药效学 药动学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降脂颗粒中的虎杖苷、二苯乙苷、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83nm、3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虎杖苷质量浓度在5.12~38.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100.13%,RSD为0.63%(n=6);二苯乙苷质量浓度在1.91~19.0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63%(n=6);橙皮苷质量浓度在9.89~74.1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54%,RSD为0.31%(n=6)。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线性关系良好,可作为制剂质量控制的标准。

  • 标签: 降脂颗粒 虎杖苷 二苯乙烯苷 橙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生发胶囊中二苯乙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检测方法,从指标成分角度来探讨养血生发胶囊毒性与何首乌的关系,并且为养血生发胶囊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C18柱(4.6mm×250mm,5μm);测定二苯乙苷采用流动相: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320nm;测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采用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二苯乙苷在0.005~0.5mg/mL,大黄素在0.00168~0.084mg/mL,大黄素甲醚在0.00104~0.052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二苯乙苷98.66%,大黄素为95.80%,大黄素甲醚为97.70%;RSD:二苯乙苷为1.23%,大黄素为1.63%,大黄素甲醚为1.89%。结论本方法检测快速,定量准确,线性关系、重现性、稳定性较好、回收率较高,可用于养血生发胶囊的含量测定。初步证实养血生发胶囊的毒性可能与何首乌有关,蒽醌类物质可能是养血生发胶囊的毒性成分。

  • 标签: 养血生发胶囊 二苯乙烯苷 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考察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醇(PEG)/B谷甾醇双接枝壳聚糖(Psc)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的性能及组织分布,为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讨。方法采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PSC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用香豆素-6为模型药物,透析法考察胶柬的体外释放度行为;考察载香豆素-6的PSC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CAC为0.02g/L,载药量为3.3%,包封率为75%。较长链PEG的纳米粒比修饰短链PEG的纳米粒在脑部的分布有所增加;两种载药PSC纳米粒在肺部浓度较高;修饰PSC纳米粒在肾、心中分布均较少。结论PSC胶束可作为香豆素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聚乙二醇 β谷甾醇双接技壳聚糖 壳聚糖 体外释放 组织分布
  • 简介:目的:观察何首乌有效成分二苯乙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β-D-葡萄糖苷TSG)对拟两种胆碱能损伤模型动物Morris水迷宫作业的影响。方法:模型A组制作及给药: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东莨菪碱腹腔注射组)、阳性对照药组(东莨菪碱+匹拉西坦0.7g/kg/d),东莨菪碱+TSG

  • 标签: 何首乌 二苯乙烯苷 老年性痴呆 Morris水迷宫作业 小鼠 东莨菪碱
  • 简介:卷柏林里,常山脚下,青礞石畔,柴胡村庄。满山红油茶花象一个锦灯笼。牡丹园中,白果树旁,何首乌(屋)里,窗糊白芷(纸)防风。中堂悬挂水墨画乌梅。青木香几案,黄柏木方桌,皆涂蜀漆,漆泽可鉴。置放白石英钟,红蓝花瓶插万年青。松罗茶杯,酒壶花盅,清风藤椅两对。门后钟乳石盆架,

  • 标签: 满山红油 黄柏木 锦灯笼 清风藤 悬挂水 阿月浑子
  • 简介:复方苯乙哌啶是一种止泻药剂,主要用于急慢性腹泻及慢性肠炎,止泻作用明显,但本药稍有甜味,易造成小儿误服中毒。我院2001年8月~2006年8月共接诊复方苯乙哌啶中毒10例,均采用盐酸钠洛酮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物/中毒 纳洛酮 复方苯乙哌啶
  • 简介:我们自1995年1月~1997年6月,收治节育器顿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8例患者,年龄39~62岁,放环5~28年,其中2例绝经期均超过2年以上,3例节育器放置年限已超过1年以上,1例人流后置环5年,2例由乡镇卫生院取环不全,宫内节育环断裂,部分残留,转入我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出血、腰酸、腰坠。术前X

  • 标签: 宫内节育器嵌顿 放置宫内节育器 取器 人流后 节育器放置 哺育期
  • 简介:长期服用苯乙双胍可引起吸收不良,易导致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更严重的是它能促进糖无氧酵解,产生乳酸,导致乳酸血症、酮血症及电解质紊乱。一旦发生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病死率高达50%,尤其是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服用后的危险更大,目前该药已不再使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苯乙双胍 电解质紊乱 患者 维生素B12 肝肾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调查苯乙双胍所致乳酸性酸中毒反应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苯乙双胍所致的174例乳酸性酸中毒文献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男女比例为1.4:1,≥60岁病例占已知年龄病例的76.8%,合并用药的构成占较高比例,75.3%的病例每日用量超过75mg,70.3%的病例用药时间超过半年,92.0%的病例存在诱发因素,63.2%病例治愈或好转,死亡64例(36.8%)。结论苯乙双胍可致乳酸性酸中毒反应,严重者可致脏器衰竭,甚至可致死亡,使用时须慎重考虑年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相关因素,做到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苯乙双胍 药品不良反应 乳酸性酸中毒 用药安全性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建议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标准规定处方,不加羟苯乙酯.方法:对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进行试验,按照国家化学药品标准第五册的方法检测.结果:发现林可霉素峰与羟苯乙酯峰难以分开.结论: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处方中如有羟苯乙酯的存在,对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含量测定干扰很大.

  • 标签: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 羟苯乙酯 含量 测定
  • 简介:本站自2004年开始使用爱母环,一直因其价格适宜,避孕效果确切,使用期限长,易放易取,受到育龄妇女的欢迎。但放置几年来,在临床上碰到4例因环位下移,一臂在左侧宫颈管顿,造成取环困难,现将取环经过报告如下。

  • 标签: 爱母环 下移 宫颈管 嵌顿
  • 简介: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IUD顿异位12例,子宫穿孔后异位于腹、盆腔被大网膜包裹者2例。开腹取器;顿于子宫肌层、宫颈、后穹窿10例。经阴道取出。其中1例TCuIUD横壁嵌入子宫峡部右侧。阴道取器时横壁断裂。钳取横壁时。横壁上铜套脱落。滞留于肌层.B超下钳取两次失败。患者拒绝再次取器。随访4年至今未孕。12例

  • 标签: 哺乳期 IUD 临床资料 子宫
  • 作者: 陈保勋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孝南槐荫口腔诊所陈保勋随着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口腔种植也逐渐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对于牙列缺损引起的口腔疾患,从以前的可以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固定桥修复等,逐渐可以接受种植修复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三种方法制备pPB修饰的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分别采用薄膜分散法、二次包封法、逆相蒸发法制备肉苁蓉苯乙醇总苷脂质体,并对不同方法制得脂质体的粒径、电位、包封率进行比较。结果:薄膜分散法、二次包封法、逆相蒸发法制得的脂质体粒径分别为(209.20±1.77)nm、(212.70±1.27)nm、(196.40±1.56)nm,ξ电位分别为(–43.35±2.17)mV、(–37.85±0.68)mV、(–47.95±2.62)mV左右,包封率分别为(28.55±5.61)%、(38.46±7.85)%、(33.88±3.50)%。结论:三种方法制得的脂质体的包封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二次包封法所得脂质体的包封率最高,因此选择二次包封法作为pPB修饰的肉苁蓉总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标签: 苯乙醇总苷 脂质体 包封率 粒径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农民。因“发现神志不清2h余”于2008年1月14日17:20入院。发病前间断腹泻20d。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8年,服用苯乙双胍治疗,平时未监测血糖。患者当日14:00自觉头昏,进食糖果后卧床休息,15:00许家人发现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送当地医院,途中呕吐数次咖啡样液体,当地医院测随机血糖22.6mmol/L,予普通胰岛素10U皮下注射后送我院。急诊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糖尿病 苯乙双胍 乳酸性酸中毒
  • 简介:本文是氯化乙烯镁制备的改进。新方法可防止氯乙烯的逃逸,简化操作。其重要的进步是革除-45℃的深度冷冻。将该格氏试剂用于合成乙烯基β紫罗兰醇和6甲氧基1乙烯基萘满醇,证实它的用途。它们分别是异维甲酸及米非司酮的中间体。

  • 标签: 氯化乙烯镁 深度冷冻 异维甲酸 米非司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