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动粪便检验仪器检测粪便隐血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 2月——2022年5月接诊的粪便检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粪便通过仪器检测及化学法检测,将结肠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80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自动粪便检验仪检出阳性32例、阴性48例,化学检查法阳性检出26例、阴性54例,自动粪便检验仪检出阳性率比化学法高,p

  • 标签: 自动粪便检验仪 粪便隐血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动粪便检验仪器检测粪便隐血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 2月——2022年5月接诊的粪便检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粪便通过仪器检测及化学法检测,将结肠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结果:80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自动粪便检验仪检出阳性32例、阴性48例,化学检查法阳性检出26例、阴性54例,自动粪便检验仪检出阳性率比化学法高,p

  • 标签: 自动粪便检验仪 粪便隐血 准确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粪便检验中质量控制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加强粪便检验的规范化管理。方法通过粪便检验的过程分析,寻找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结果提出了提高粪便检验质量的对策和建议。结论只要认真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认真执行实验室ISO管理规范,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服务。

  • 标签: 粪便 检验 规范 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粪便检测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方法 收集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并诊断为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共计92例,结合疾病分类并参考疾病活动度指数将患者分为8组,后经粪便检测分析其炎性标志物含量。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知,IBD患者的炎性标志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处于重度活动期的患者标志物含量达到了高峰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粪便检测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IBD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 标签: [] 粪便检测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 简介:舒红(化名),某公司总经理。她每天工作9小时。另外,她每周还要花十几个小时应酬。今年35岁的她,事业上非常成功,身体却大不如前。她去几家医院检查过,结果都是“临床诊断未见异常,注意多加休息”。但是,身体总是有点不舒服。为此,她去了当地的一家健康管理服务机构。

  • 标签: 病管理 样本 医院检查 临床诊断 服务机构 健康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妇儿药房儿科全样本处方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处方用药的合理性,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采用《问题处方登记表》点评分析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妇儿门诊305336张处方。结果妇儿药房处方基本控制较好,不合格处方2415张,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735张,居首位,占30.43%;其次为医生未签名或签名不符合要求504张,占20.87%;再次为超疗程开药406张,占16.81%。2014年12月不适宜处方达到最高,之后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儿科全样本处方点评,暴露了医院儿科门诊的用药问题,提高了临床医师处方质量和医疗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最终达到合理用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 标签: 妇儿药房 全样本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检验粪便及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价值 。 方法: 选择 2017 年 4 月到 2018 年 7 月在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 66 例 患者 为观察组,以及手术后 2 年的结直肠癌 66 例患者为对照组, 采取回顾性分析 。对两组粪便、血清进行检测,并分析血清 CEA 、 CA199 、 CA724 和隐血试验结果。 结果: 两组对粪便、血清进行检测,观察组粪便以及血清检测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在临床中结直肠癌患者运用粪便及肿瘤标志物进行检验,有助于改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泻粪便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7月—2021年12月我中心收到的腹泻粪便标本进行研究,根据腹泻粪便标本的来源者进行筛选,筛选后获得标本679例,将这679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RT-PCR法对所有腹泻粪便标本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观察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检验结果、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679例标本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出率达到7.8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验阳性患者中的未成年人多、肠外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与阴性患者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腹泻粪便中存在一定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出率,尤其是在未成年患者中,并且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有较高的几率导致肠外并发症。

  • 标签: []腹泻 粪便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将单一检测方式与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对比,找出粪便隐血加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的实验区间为2019年8月-2020年8月,将100例疑似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皆接受粪便隐血检测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如TPA、CA242、CA724、CA199、CEA都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度皆高于单一检测,且误诊率和漏诊率都低于单一检测。结论:联合检测的疗效显著高于单一检测。联合检测可以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建议以后在临床中采用粪便隐血加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 标签: 粪便隐血 肿瘤标志物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过程中运用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的作用。方法  以苏大附一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进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指标异常患者211例为对象,均进行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检查,对各方面检查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统计可知,后期接受肠镜检查能够获取金标准结果仅为72例,最后入选样本为72例。本组患者在APCS评分上,高危患者55例(76.4%),FIT阳性患者17例(23.6%),DNA阳性患者32例(44.46%),联合检测阳性37例(51.3%)。FIF检查、粪便DNA检测、联合检测,敏感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对于疾病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相较于FIT单检,粪便DNA检查阳性检出率更高,应用FIT+粪便DNA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助于促使患者尽快进行确诊。

  • 标签: 结直肠癌 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 早期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过程中运用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的作用。方法  以苏大附一院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进行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指标异常患者211例为对象,均进行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检查,对各方面检查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统计可知,后期接受肠镜检查能够获取金标准结果仅为72例,最后入选样本为72例。本组患者在APCS评分上,高危患者55例(76.4%),FIT阳性患者17例(23.6%),DNA阳性患者32例(44.46%),联合检测阳性37例(51.3%)。FIF检查、粪便DNA检测、联合检测,敏感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对于疾病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相较于FIT单检,粪便DNA检查阳性检出率更高,应用FIT+粪便DNA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有助于促使患者尽快进行确诊。

  • 标签: 结直肠癌 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 早期筛查
  • 简介: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是数值变量资料统计推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双因素方差分析.就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而言,是将所有观察值的总变异按设计与研究的目的分解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例如,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总变异SS总分解为SS组内与SS组间,而双因素方差分析是将总变异SS总/分解为SS处理、SS区组与SS误差[1].以上不同来源变异的计算,如果利用目前各类教科书与参考书提供的计算公式,都离不开原始数值.当资料不提供原始数值,只给出各组的均数i、标准差si及样本例数ni时,上述不同来源的变异无法计算,方差分析便不能进行.尤其是医学期刊论文中,往往只提供各组的均数i、标准差si和样本例数ni,若要对方差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现有的公式显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本文通过标准差与离均差平方和之间的关系,导出一套利用均数、标准差及样本例数进行多个样本均数比数的方差分析F值的计算公式,不仅计算简单,而且易于理解.

  • 标签: 样本均数比较 方差分析 卫生统计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临床样本和采样方法对微生物阳性检出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经我院微生物学检验的 2100份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验时间的不同将样本分为观察组( 1041份)和对照组( 1059份),对比分析两组间通过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检验的不同类型的样本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 血培养样本( X2=4.388 , P=0.036 )、粪便样本( X2=4.471 , P=0.034 )、呼吸道样本( X2=5.420 , P=0.020 )对微生物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方法对检出率也有显著影响( X2=18.536 , P=0.001 )。结论 不同临床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会根据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其中固体培养基撞击法由于受环境因素影响小,准确可靠,医院可优先采用从而提高微生物阳性检出率,进而提升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临床样本 采样方法 微生物 阳性检出率
  • 简介:目的:探讨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中监管部门推荐的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样本量估计。方法:在统计模型框架下推导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方差,结合监管部门推荐的参比制剂校正方法,通过检验效能与样本量的关系得到样本量估计。同时编写了SAS程序以方便实际研究中的应用。结果:两种重复交叉设计推导出的方差相等,结合EMA和FDA参比制剂校正方法估计样本量,EMA对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需要的样本量在相同参数配置下比FDA指南需要的样本量大。CV等于30%时,EMA的样本量是连续变化的,而FDA的样本量是不连续的。当CV大于50%时,因为EMA采用了固定的等效性界值,所以样本量开始增加,而FDA则因为等效性界值继续放宽,因而样本量则变化不大。结论:本文基于两种重复交叉设计,采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的方法推导的方差,结合监管部门要求的参比制剂校正方法算出的样本量估计具有严谨的数理统计基础,希望能给研究者进行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时的样本量估计提供帮助。

  • 标签: 高变异药物 平均生物等效性 重复交叉设计 样本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医院核酸检测采取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份-7月份3000份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3547份核酸检测样本,将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样本设定为观察组,将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核酸检测样本设定为对照组。分析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和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样本量和检测用时情况。结果:观察组实验室检测样本平均检测时长明显更短,(P<0.05)。结论: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在综合医院核酸检测中效果较佳,检测用时较短,能够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 标签: 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 综合医院核酸检测 检测样本量 检测用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医院核酸检测采取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后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5月份-7月份3000份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3547份核酸检测样本,将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样本设定为观察组,将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核酸检测样本设定为对照组。分析常规核酸检测实验室和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样本量和检测用时情况。结果:观察组实验室检测样本平均检测时长明显更短,(P<0.05)。结论: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在综合医院核酸检测中效果较佳,检测用时较短,能够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 标签: 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 综合医院核酸检测 检测样本量 检测用时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6℃水浴灭活处理含胍盐保存液的咽拭子样本对乌鲁木齐地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含胍盐保存液的样本管收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0年7-8月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咽拭子样本170例。将170例样本等量提取双份并分组:试验组:56℃恒温水浴孵化30分钟处理后提取核酸;对照组:室温放置30分钟后提取核酸。对上述两组核酸提取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分别检测N、ORF1ab和人体上皮细胞(ribonucleoprotein,RNP)基因(试剂内标基因),用循环阈值(Ct)评价检验结果。阳性样本:检测样本在FAM和VIC通道Ct值≤40且有明显的扩增曲线;阴性样本:检测样本在FAM和VIC通道无扩增曲线或Ct值>40。结果:1.对照组阳性标本检出率显著高于经56℃水浴灭活处理的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样本人体上皮细胞RNP基因均呈现明显典型的扩增信号;3.对照组结果分析:46例阳性标本中,单N基因阳性32例,N基因和ORF1ab基因同时阳性14例;未见VIC通道检测ORF1ab单基因阳性;4.试验组结果分析:单N基因阳性14例,N基因和ORF1ab基因同时阳性结果9例;经56℃水浴灭活处理的咽拭子标本,N基因由阳变阴的标本23例(占比50%),ORF1ab基因由阳变阴的标本6例(占比42.86%);受到干扰的样本Ct值均在36以上,即反应体系中起始模板量较低的样本(通常认为是弱阳性标本/灰区标本)。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0年7-8月含胍盐保存液的咽拭子样本经56℃水浴灭活处理30分钟后,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降解,FAM通道检测的N基因及VIC通道检测的ORF1ab基因Ct值升高,造成假阴性结果增多。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咽拭子 病毒灭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