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尽管互联网医疗在现阶段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但很多细分市场仍有机会。从本质上来说,市场早在2014年就意识到缺乏支付方是中国互联网医疗的最大瓶颈。但是,对于支付方,市场不甚了了,以为有了支付方就万事大吉,还是可以按照现行的模式运营下去。殊不知一旦支付方真的进场,整个市场格局和原先的发展逻辑

  • 标签: 发展逻辑 药品支出 商业医疗保险 医保基金 健康管理服务 服务资源
  • 简介: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代表高广生透露,截止2014年底,全国8677所政府办的公立医院长期负债合计2333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关系全体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日前,受国务院委托,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向全

  • 标签: 医院负债 负债合计 公立医院 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 乡村医生
  • 简介:六旬老人胡大伯不幸遭遇了车祸,到武汉协和医院后被诊断为右肱骨近粉碎性骨折,该院骨科团队为其行MultiLoc髓内钉技术治疗肱骨近骨折。据悉,协和医院目前在省内率先使用该项技术,疗效较好。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医疗机构开展此项技术的不过10家。

  • 标签: 武汉协和医院 肱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 治疗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近骨折治疗中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肱骨近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4例为1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则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肿胀缓解优良率明显较高,同时疼痛评分明显较优,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随访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肱骨近骨折治疗中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对其预后有改善作用,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股骨近锁定板(LPFP)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FI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射阳县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FIF患者80例,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成DHS组36例与LPFP组44例。术后随访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FP组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PFP术式治疗老年FIF较DHS疗效好、恢复快、安全性高。

  • 标签: 股骨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器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右美托咪定对大鼠体感皮层神经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电流峰值和激活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大鼠脑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测定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0.1~10μM)对体感皮层神经的延迟整流钾离子电流以及通道激活过程的影响。结果右美托咪定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大鼠体感皮层神经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电流,IC50为7.2μM,但对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的稳态激活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右美托咪定对大鼠体感皮层神经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是其中枢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钾离子通道 膜片钳 体感皮层
  • 简介: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主要病理机制是β-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本实验利用大鼠皮层神经研究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FK506)对Aβ产生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过表达突变型APP基因,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FK506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分泌Aβ40及Aβ42水平;Western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β-分泌酶(BACE1)和synaptophysin的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FK506显著降低Aβ40及Aβ42水平、下调BACE1的表达并上调synaptophysin的表达。结论FK506可减少大鼠皮层神经分泌Aβ,阻止突触的丢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ACE1表达有关。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他克莫司 突触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将所有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和乌司他丁处理组,每组各24只。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3组大鼠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occluden-1,ZO-1)及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相比,乌司他丁处理组大鼠脑组织中ZO-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NSE表达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增加、减少NSE表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其保护血-脑脊液屏障的机制可能与增加ZO-1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乌司他丁 血脑屏障 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