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造成很多种类的疾病,其中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活动性胃炎这样的慢性病,同样可能由于病情的恶化造成胃癌等重大疾病。为了对上述疾病进行治疗与预防,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治疗很有必要。随着传统治疗手段的持续使用,幽门螺旋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提高,为此本文将对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特点及研究情况进行论述。

  • 标签: 中药 幽门螺旋杆菌 防治 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前心监护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宜黄县梨溪镇中心卫生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心监护孕妇100例,按照入选顺序的单双数将孕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孕妇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孕妇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及护理后心理状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86%,高于对照组的32%(P〈0.05);试验组孕妇护理依从性为92%,高于对照组的76%;试验组孕妇护理后心理状况评价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58%(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产前心监护孕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孕妇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

  • 标签: 孕妇 产前胎心监护 心理护理
  • 简介:随着现代女性的工作压力增大,生育年龄推后,辅助生殖的应用,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先兆流产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育龄期妇女造成了生理及心理的双重伤害,如何防止早期妊娠丢失,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 标签: 胎动不安 肾虚型 寿胎丸
  • 简介:目的:介绍医院处方质控新模式,为提高处方质量提供管理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门诊处方全量点评、住院医嘱精细化评估、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全面跟踪的立体式处方质控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体现立体式处方质控的效果。结果:通过此种模式质控处方后,2017年第一季度的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与2016年第一季度对比均得到明显改善,月平均绩效得分分别由248.41、516.21升高至272.78、526.96,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和住院医嘱点评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此种质控模式能够全面提高管理效率和医疗质量,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处方质控 工作模式 药事管理 处方点评
  • 简介:胃产生甲蛋白(α-fetoprotein,AFP)的癌(AFP-produc-inggastriccancer,AFPGC)作为胃癌中的特殊类型,发病率极低。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仅为1.3%~15%[1-5],且相关文献报道甚少。尽管AFPGC的发病率如此之低,但是其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易发生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预后极差,且易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混淆,有误诊、误治的可能,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 标签: 文献分析 甲胎蛋白 胃癌 CARCINOMA AFPGC PROTEIN
  • 简介:目的对螺旋CT容积扫描诊断胸廓骨骨折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讨论。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0例疑似胸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X线与CT轴位扫描,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CT轴位扫描图像为金标准,X线诊断灵敏度为与特异度均不如3DVR诊断,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情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全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4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内接受健康检查者54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比较2组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部位(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旋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的效果较好,该诊断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 螺旋CT 钙化积分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2018年收治的82例侵蚀性葡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实验组(n=41)予以米非司酮与化疗药物联合方案,参照组(n=41)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HCG水平。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参照组的78.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清HCG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配合化疗药物治疗侵蚀性葡萄,可获得良好效果,较比单纯化疗药物治疗更为理想。

  • 标签: 米非司酮 化疗药物 侵蚀性葡萄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国内外医学对于疮护理的认识,预防、治疗方法等方面的不同观点,阐述基础循证研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明确疮发生机制,以求进一步提高压疮护理技术。

  • 标签: 压疮 护理 预防 循证研究
  • 简介:目的比较X线摄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飞利浦DRX线机检查,观察组则采用飞利浦64层螺旋CT机检查。比较2种检查方法下各种征象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厚壁空洞、毛刺征、胸膜凹陷、肺门与纵隔淋巴结肿大、空泡征与支气管气象征等临床征象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分叶征及胸水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摄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均可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但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进行选择。

  • 标签: X线摄片 多层螺旋CT 鉴别 诊断 周围型肺癌
  • 简介: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中老年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脑胶质瘤治疗的中老年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12小时之内实施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结果60例患者常规CT多呈现出圆形与类圆形,且实质影块相对较多。成像检查显示不同级别脑质瘤患者的CBC、CBV、PD检测值比较,差异具备统计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中老年脑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当中具备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对脑胶质瘤进行准确定量和定性分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中老年;脑胶质瘤;诊断价值本次就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脑胶质瘤治疗的中老年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于中老年脑胶质瘤的诊断作用。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脑胶质瘤治疗的中老年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60例患者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均在60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6±4.2)岁。此次研究获得医药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根据我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指南,按照非典型、核分裂指数、内皮细胞增殖与坏死程度的相关指标,把患者分为低级别组(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组(高级别胶质瘤),主要包括三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与四级多形形胶质母细胞瘤。仪器采用多层螺旋CT与高压注射器。扫描参数设置为管电压为120千伏,管电流为170毫安,探测器层列为128×0.625mm,矩阵512×512,螺距为1.0,旋转时间设置为0.33秒,图像重建层厚设置为3毫米,重建间隔设置为2毫米。扫描的方法是患者在检查之前,要将头部金属饰物去除,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头部先进,按照眦耳线作为基线,实施常规的平扫,并且确定肿瘤的位置,再进行CT灌注扫描,通过3~4ml/s的速度注入碘海醇50毫升。再使用20毫升生理盐水进行冲管,注药之后5秒启动灌注相应的扫描程序,扫描的时间间隔为4秒,供扫描15个循环。检查完之后,对图像实施平滑处理,减小图像噪声,对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的时间、血管表面通透性进行测量。1.3观察指标对各级别脑质瘤患者的CBC、CBV、PD检测值进行比较,CBC正常范围参考值为20~40m5/100g·min,CBV正常范围参考值为0.5~2m5/100g,PD正常范围参考值为0.01~0.05m5/100g·min。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满意度指标以(%)表示,行X2检验。评分情况以(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60例患者常规CT多呈现出圆形与类圆形,且实质影块相对较多。高级脑质瘤患者有28例,低级脑质瘤患者有32例。高级脑质瘤患者CBC、CBV、PD检测值分别为(168.6±82.6)m5/100g·min、(8.24±5.4)m5/100g、(14.2±6.0)m5/100g·min。低级别脑质瘤患者CBC、CBV、PD检测值分别为(120.6±40.8)m5/100g·min、(4.2±2.0)m5/100g、(0.38±0.22)m5/100g·min。成像检查显示不同级别脑质瘤患者的CBC、CBV、PD检测值比较,差异具备统计意义(t=2.91、3.94、13.04,P<0.05)。3讨论伴随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多层螺旋CT检测具备较高时间分辨度与空间分辨度,让脑部CT灌注成像可以有效的把脑组织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相结合,提供组织功能性信息。以上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检测可以有效分辨出脑质瘤级别,且高级脑质瘤的CBC、CBV、PD检测值要显著高于低级脑质瘤患者,因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检测在中老年患者的疾病诊断当中具备重要价值。中老年患者体质特殊,若不能够及时进行准确判断,则容易耽误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而多层螺旋CT检测能够对脑质瘤进行准确判断,有助于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中老年脑胶质瘤的诊断治疗当中具备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对脑胶质瘤进行准确定量和定性分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刘刚,崔国胜,孙宝山等.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6)61-62.2王伟,罗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5,26(9)673-675.3林静.CT在脑胶质瘤卒中与单纯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1519,1521.4王宇,吴文,许敬辉等.脑胶质瘤共面、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及螺旋断层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8,15(2)47-50.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骨科创伤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通常会造成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软组织损伤,并伴有严重感染,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常规的换药,待肉芽生长丰满后再缝合或植皮,当创面较大、软组织缺损较多或感染严重时,常规换药难以达到使肉芽组织充填创面缺损的目的而往往需要行皮瓣转移手术来消灭创面,且常规换药时间长,患者痛苦大,医生劳动强度大。随着医学、生物学及材料学的发展,负封闭引流VSD作为一种新的引流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骨科创伤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析使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疮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72例老年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3.33%,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00%,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老年患者在疮护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压疮 集束化护理管理 老年
  • 简介: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诊断术前结肠癌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的5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术前和术后半年所有结肠癌患者皆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术和病理组织学进行检查,比较术前和术后半年两种方法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前和术后半年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和术后运用多排螺旋CT诊断术诊断结肠癌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诊断术 结肠癌 结肠癌复发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的8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CT平扫,研究组采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比较两组的病理检查结果和比较两组的检出率。结果对照组的CT平扫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相比,检出结果具有明显差异,且研究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采用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诊断率,有利于降低失误率,临床应用价值高,可广泛用于临床推广中。

  • 标签: 64层螺旋CT 多期增强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冲洗加封闭式负引流术在眼镜蛇咬伤创面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入住我院急诊科施行冲洗加封闭式负引流术的眼镜蛇咬伤创面患者40例,观察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较护理前有无好转。结果冲洗加封闭式负引流术在眼镜蛇咬伤创面中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较护理前好转,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采用封闭式负引流术,缩短了眼镜蛇咬伤患者治疗时间,让患者得到恢复。

  • 标签: 蛇咬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冲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对足踝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足踝创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为三组,每组35例,A组行负封闭引流术治疗,B组行植皮术治疗,C组行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两两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足踝创伤临床治疗中,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比单纯的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治疗效果更优,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负封闭引流术;植皮术;足踝创伤;临床疗效足踝创伤在临床医学中很常见,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以植皮术居多。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负封闭引流术在该病治疗中的使用率也逐渐多起来。想来这与负封闭引流术良好的临床治疗疗效所以息息相关的1。借此,本文将选取本院收治的105例足踝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在该病中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足踝创伤患者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足踝创伤鉴别诊断标准》纳入,分组原则为整群随机化,分三组,每组各35例,三组患者中男66例,女39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57.4±5.0)岁;三组患者常规资料有对比价值(P>0.05)。1.2治疗方法1.2.1A组行负封闭引流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对创面济宁渗液、脓液和坏死皮肤组织清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创面形状、大小等进行负封闭引流术敷料剪取,并保证能与创面形状和大小吻合。对创面进行消毒处理,覆盖敷料,建立引流管和负装置并连接,确保无漏气现象。定时观察患者的创面与负封闭引流术方案敷料的吻合度,适时更换。1.2.2B组行植皮术治疗。按照患者床上部位情况选择植皮皮瓣,裁剪成与患者创伤部位相同形状与大小后进行移植,待皮瓣覆盖完成后进行无张力缝合,术后定时观察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1.2.3C组行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治疗。步骤与内容与A组和B组相同,故不赘述。1.3观察指标三组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1.4统计学方法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x2检验,表示方式以(%)为主,P<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2结果A组总有效30例,占比为85.71%;B组总有效26例,占比为74.29%;C组总有效34例,占比为97.14%;A组与B组有效率相比有差异,x2=4.076,P=0.044,P<0.05;A组与C组相比总有效率有差异x2=8.332,P=0.003,P<0.05;B组与C组相比总有效率有差异,x2=21.321,P=0.000,P<0.05。3讨论3.1足踝损伤的相关性分析就目前足踝损伤的发生条件来看,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是引起足踝损伤的最常见的因素。其中直接暴力包括直接撞击或车轮碾压,继而导致横骨折、短斜骨折等;间接暴力包括高处跌坠,强烈扭转或滑跌等造成斜骨折等。当发生足踝损伤后,常出现局部疼痛、肿胀、畸形等2。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或这两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3.2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在足踝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在本研究中,三组患者在予以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C组总有效率最高,A组次之,B组最差,三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而C组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良好的疗效,与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联合应用良好的临床效果是息息相关的。首先,负封闭引流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方法,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去除足踝损伤部位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的效果更佳,且对骨髓炎等内部难以治疗的疾病也有良好的根治效果,创伤小、纳米级药物直达病灶、治疗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等都是它字临床医学上的优势3。其次,植皮术的应用。通过在患者自身健康皮肤部位取下部分皮肤,对足踝损伤部位的皮肤组织进行修补,能有效的提升损伤部位的血管供血成活率高4。因此,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联合应用时,就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所有C组临床疗效当然比A组和B组均更占有更高的优势。综上所述,在足踝损伤治疗中,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联合应用后的临床疗效与单纯行植皮术或负封闭引流术相比效果均更具优势,壳子临床医学应用中大力推广与普及。参考文献1何少康.联用负封闭引流术和植皮术对足踝创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3)132-133.2李静,潘秀娟,李飘还.负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创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7,37(4)399-400.3尹一然,陈歌,鲁晓波.植皮联合VSD处理足踝创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4,37(3)313-314.4杜巍.负封闭引流术在急诊治疗四肢软组织严重创伤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101-1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水平,找出规律,利用调整收缩预防相应疾病,通过监测收缩水平的变化对相应疾病进行预警、筛检。方法选取厦门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10月-11月的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脑血管组42例、肿瘤组41例、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组29例,比较3组收缩水平。结果3组收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进行不同因素分层后的收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整并监测收缩水平进行相应疾病的分类、预防、预警和筛检。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 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 收缩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