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鹿药中黄酮类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含量。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HPLC法对分离得到的黄酮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共分离得到3个黄酮类化合物,HPLC法测得其含量分别为:木犀草素0.186mg·g^-1,槲皮素0.158mg·g^-1,山柰酚0.297mg·g^-1。结论山柰酚为首次从鹿药属中分离鉴定,HPLC法测定3种黄酮类成分,方法简捷,专属性良好,重现性良好,可作为鹿药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 标签: 鹿药 黄酮 化学成分 木犀草素 槲皮素 山柰酚
  • 简介:目的:用气相色谱法对胃痛丸中的活性成分桂皮醛、乙酸龙脑酯、丁香酚、α-香附酮、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为HP-5柱(30m×0.32mm,0.25μm);柱温采取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0℃、保持2min,以6℃·min-1升温至100℃、保持5min,以8℃·min-1升温至150℃、保持5min,再以8℃·min-1升温至260℃、保持10min;进�

  • 标签: 中成分 丸中 成分含量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酮洛芬的有关物质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苯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AgilentZORBAXSB—Phenyl(4.6mm×250mm,5μm);流动相A为0.15%三氟乙酸乙腈溶液,流动相B为0.15%三氟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量为1.3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5nm。结果:酮洛芬与各已知杂质及强降解产生杂质均可达到完全分离。结论:首次采用苯基柱分离分析了酮洛芬及其10个已知杂质,所建方法专属性高,简便易操作,适用于酮洛芬原料药有关物质的检查。

  • 标签: 酮洛芬 杂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新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中苯扎氯铵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mmX4.6mm,5|jun),以0.02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含0.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3.45±0.1)]-乙腈(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mn,流速1.0mL?mm-1,柱温40T:,进样体积20|xL。结果苯扎氯铵三种同系物在其各自的线性范围内(0.98~126.08、0.85~109.17、0.77~98.25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苯扎氯铵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3%,RSD为1.7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同时测定新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中苯扎氯铵三种同系物的含量,为其安全性考察提供参考。

  • 标签: 苯扎氯铵 新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药用辅料硬脂酸镁中铅(^208Pb)、砷(^75As)、镉(^114Cd)、镍(^60Ni)、铜(^63Cu)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药用辅料硬脂酸镁微波消解的最佳条件,以^72Ge、^115In、^20)Bi为内标,采用ICP-MS同时测定5种痕量重金属元素。结果硬脂酸镁微波消解最佳条件:料液比1∶6,消解功率为400Hz,消解时间为10min;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99~1.0000之间;检出限为6.006~49.582μg·kg^-1;加样回收率为95.0%~101.3%,标准物质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硬脂酸镁中痕量重金属元素铅、砷、镉、镍、铜的测定,同时为药用辅料硬脂酸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硬脂酸镁 微波消解 重金属元素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亚细胞组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探讨阿德福韦(adefovir,ADV)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损伤的机制,以及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抑制剂对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磁选分离法分离亚细胞组分;利用液质联用仪(LC-MS/MS)测定亚细胞组分中的ADV的浓度;利用realtimePCR测定线粒体DNA(mtDNA)的相对含量。结果:ADV处理组HK-2细胞线粒体组分中ADV含量为(9.16±2.78)amol/cell,显著高于细胞核组分中ADV含量(1.68±1.25)amol/cell,经Mdivi-1预处理的线粒体组分中ADV含量显著降低,而细胞核中组分无影响(P〈0.05)。ADV干预后mtDNA相对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Mdivi-1可逆转这一变化。结论:ADV主要分布在HK-2细胞线粒体中;ADV对mtDNA明显抑制作用;Mdivi-1可逆转ADV对HK-2细胞mtDNA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线粒体动力学 阿德福韦 急性肾损伤 LC-MS/MS
  • 简介: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觉功能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6年12月治疗的湿性AMD135例(共135只眼)。均给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视觉功能、血清血管新生调控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a波振幅、b波振幅、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高于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效果越明显(P〈0.05)。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均较治疗前下降,内皮抑素(ES)、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ES/VEGF、ES/PDG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变化越明显(P〈0.05)。本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04%,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

  • 标签: 湿性黄斑变性 玻璃体内注射 雷珠单抗 视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简介: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盐血滤置换液中钾(K)、钙(Ca)、镁(Mg)、钠(Na)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钠、镁元素以氯化锶为掩蔽剂,钙元素以氧化镧为掩蔽剂,钾、钙、镁、钠4种元素分别于766.5、422.7、285.2、589.0nm波长处进行测定。结果:钾元素在0.2029~1.622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8.1±0.98)%;钙元素在5.0704~15.2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100.0±1.80)%;镁元素在0.0800~0.4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100.4±1.60)%;钠元素在0.2044~1.635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100.7±1.91)%。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乳酸盐血滤置换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血滤置换液 含量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研究小儿感冒宁颗粒(XRG)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中ERK途径和核转录因子(NF-κB)途径的影响。方法以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分别感染小鼠,治疗组给予小儿感冒宁颗粒28、14及7g·kg^-13个剂量组,利巴韦林为阳性药对照。感染病毒后5天取材,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流感病毒PR8株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血清中的MCP-1表达;采用Westernblot技术,测定流感病毒FM1株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肺组织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血清中MCP-1的含量,3个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儿感冒宁颗粒中剂量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肺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儿感冒宁颗粒3个剂量均有降低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的趋势。结论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通过抑制MCP-1炎症因子表达、抑制ERK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方式,来增强机体的免疫作用,控制流感病毒在体内的增殖,从而缓解炎症反应,达到药物的抗病毒作用。

  • 标签: 小儿感冒宁颗粒 流感病毒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核转录因子
  • 简介:11月23日,在这初冬时节,"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21次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此次年会上举办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建会30周年庆祝活动,表彰了中国高校系统科技期刊的"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李军司长、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等领导到会祝贺。

  • 标签: 中国药学 期刊 研究会 召开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