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79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进行分类构成分析,为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9年79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病种构成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男性(587例)比女性(212例)多见,男女之比为2.77: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40岁以上所占比例高,尤其是60~79岁的比例[61.2%(489/799)]明显增高,80岁以上比例[3.5%(28/799)]降低.肿瘤发生部位前3位男性为胃、肝脏和食管,女性为胃、肝脏和直肠.结论79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胃癌、肝癌居多,临床分期以中、晚期为主,应加强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防治,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肿瘤 消化系统 构成分析
  • 简介:摘要:儿科的服务对象是自新生儿期至青春期的儿童。儿童相较于成年人发育不够完善,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容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但同时对疾病所造成的损伤恢复能力比成人强。本文对2018—2019年与2020年我院儿科住院患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后儿科疾病谱的变化。

  • 标签: 儿科 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 简介:【摘要】药品监管体系,主要包含五大类,即药品行政垂直监管组织体系,药品监管决策支撑体系,药品监管法律保障体系,药品监管信用保障体系,药品监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五大要素。因为药品的特殊性,如果出现监管不到位,很容易让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药品监管体系的框架构成,把药品的管理方向分段管理,建立合适的机制,逐渐满足社会人民以及公众的需求。

  • 标签: 药品监管体系 框架 构成要素
  • 简介:盐酸左氧氟沙星是合成的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现有药物中,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实践的比较,证明左氧氟沙星是安全性最好的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独特(有研究提示也可作用于静止期细菌),抗菌谱广,穿透力强,组织和细胞内浓度高,且耐药率低,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但临床存在滥用的现象,导致不良反应(ADR)逐渐增多[1],本文旨在分析总结我院输入盐酸左氧氟沙星导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和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药物信息。

  • 标签: 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 氟喹诺酮类药物 药物信息 安全合理用药 作用机制
  • 简介: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是反映某地区一定时期内疾病构成及其变化的重要依据.为充分了解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蚌埠三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评价卫生保健措施的效果,探讨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医疗技术发展的方向,现对蚌埠三院2004年11月~2005年10月住院病人资料统计分析如下.

  • 标签: 住院病人 疾病构成 统计分析
  • 简介:脓毒败血症(sepsis)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性综合征,以广泛的炎症反应及感染的器官细胞死亡为特征,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organfailure,MOF),其中肝损伤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标志。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

  • 标签: 肝损伤 LPS诱导 保护作用 多器官功能衰竭 胰损伤 线粒体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