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初步建立的慢病风险指数公式为慢病风险指数=体质指数+3.5腰围,ROC(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慢病风险指数切点为300,并且慢病风险指数比体重指数和腰围有更高的筛查效率。

  • 标签: 风险指数 慢病 病效 预测 体质指数 曲线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判别分析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锡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08—2009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89例,按照头颅MRI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47例和无腔隙性脑梗死组42例。对两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用来建立判别函数模型,对两组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预测。结果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进入最终判别模型的指标有3个:年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IMT。所建立的判别模型预测两组脑梗死发生风险的敏感性为82.98%,特异度为88.10%,诊断符合率为85.39%。结论所建立的判别模型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准确度较高,可用于预测糖尿病发生脑梗死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脑梗死 判别分析 危险性评估
  • 简介: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它每日担负着各病区,医疗器械和敷料的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保证各临床科室下收下送的供应.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是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而供应室回收间工作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护理和病人的安危.因此,我科加强回收间工作管理及人员防护具体做法如下: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工作管理 回收间 防护具 医疗护理工作 临床科室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a)[Lp(a)]及相关血脂指标预测缺血性卒中颈动脉斑块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9例缺血性卒中病人纳人研究样本,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无斑块组(48例)与斑块组(61例),结合斑块及超声特征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34例)与不稳定斑块组(27例),比较三组LP(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血脂异常与颈动脉斑块阳性的相关性及血脂异常检测颈动脉斑块的符合率、敏感性及特异性,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血脂指标与IMT厚度的相关性,建立Lp(a)对颈动脉斑块的风险预测模型,分析LP(a)预测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有效界值。结果无斑块组、斑块稳定组及斑块不稳定组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05),无斑块组^斑块稳定组^斑块不稳定组HDL-C呈递减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LP(a)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共63例,血脂异常与IMT增厚存在正相关关系〇=0.413,P=0.021),血脂异常诊断颈动脉斑块符合率85.32%(93/109),敏感性88.52%(54/61),特异性81.25%(39/48);—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冗、11)1^、14)(&)与11\0'厚度正相关(浐=0.911、0.741、0.946)^01^与11\?'厚度负相关(浐=0.356);LP(a)对颈动脉斑块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15,标准误0.047,P=0.000,95%C/=0.723~0.907。最佳截断值为325mg?L-1,此时敏感性78.3%,特异性93.9%。结论血脂水平异常可作为颈动脉斑块阳性的辅助预测指标,而LP(a)可预测颈动脉斑块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脂蛋白(a) 颈动脉斑块 调脂
  • 简介:美国科学家宣称,他们找到一种新方式可以确定自杀风险,根据验血结果测定基因。研究人员对自杀死者的大脑进行基因扫描,发现自杀者缺少一种特殊的基因,同时一种体内的化学成分数值偏高。那种基因可能同人们应对压力的反应有关。据报道,研究人员将研究结果用于325名研究对象身上,预测参与者是否有自杀想法,准确率高达80%~90%。

  • 标签: 自杀倾向 预测 验血 基因扫描 研究人员 美国科学家
  • 简介:为了准确分析连翘的后期走势,笔者将2001年5月份以来九大药市连翘、青翘的平均成交价,逐月统计,并画出一张走势图(连翘、青翘九大药市2001年5月——2004年3月平均市价走势图附后)。从图中我们看出,连翘价位高于青翘,曲线在上,青翘在下,形成了二条曲线。

  • 标签: 连翘 青翘 中药材 市场销售 市场价格
  • 简介:目的比较国外5种评分系统在中国人群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风险预测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262例AIS患者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应用HAT模型、MSS模型、GRASPS模型、SEDAN模型以及SITS模型的量表进行测评。观察5种评分系统与HT发生率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5种评分系统对HT的预测能力;单因素分析5种评分系统内的指标和HT的相关因素,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认为是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种评分系统测评的分值增加,HT发生率随之上升,在5种评分系统组间中HT发生率的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种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5;两两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显示GRASPS模型优于MSS模型和SITS模型(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的心房颤动剔除,余下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基线NIHSS评分均是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五种评分系统均可以预测中国人群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发生HT的风险,其中GRASPS模型可能拥有相对较好的预测价值;对非心源性脑栓塞rt-PA静脉溶栓患者应注意了解其年龄、既往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史,评估入院行头颅CT的早期梗死征象和基线NIHSS评分,以避免发生HT。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刺麻醉近一年多来在全国城乡已普遍开展起来。随着普遍开展,针麻效果也有所提高,但是针麻的规律性仍未阐明,少数病例在针麻下仍不能完成手术,在手术前不易预计效果。有些兄弟单位为了掌握针麻的规律性,开展了预测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我们学习了兄弟院校的经验,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从今年三月起开展了针麻的预测工作,至9月底共预测63例,其中甲伏腺手术47例,上腹部手术6例,颅脑手术10

  • 标签: 麻醉术 上腹部手术 颅脑手术 手术时间 甲状腺手术 预测工作
  • 简介:针刺麻醉近一年多来在全国城乡已普遍开展起来。随着普遍开展,针麻效果也有所提高,但是针麻的规律性仍未阐明,少数病例在针麻下仍不能完成手术,在手术前不易预计效果。有些兄弟单位为了掌握针麻的规律性,开展了预测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我们学习了兄弟院校的经验,根据自己的现有条件,从今年三月起开展了针麻的预

  • 标签: 初步经验 甲状腺手术 上腹部手术 辨证分型 预测工作 颅脑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自体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体会。方法选择100例外科择期与急诊手术,麻醉方法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应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自体血连续回输系统(ContinousAutotransfusionsvstemC、A、T、S)。回收术野出血。结果100例外科手术病人经C、A、T、S回输给病人经洗涤的浓缩红细胞总量为38000ml,平均每例回输38ml。血流动力学监测稳定,无一例出现血红蛋白尿。结论通过FreseniusC、A、T、S在100例外科手术的应用。缓解了血源紧张,病人能够及时得到回收的自体血,从而避免感染一些传染性疾病,减少了大量输库血的费用,在节约用血、保护血液诸多方面,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标签: 回输 术中应用 外科手术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 病人 浓缩红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6例冠心痛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试验等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记录患者随访期内死亡情况。结果86例患者平均随访(29±10)月,随访期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38例(44.2%),其中猝死10例,心力衰竭恶化19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单变量显示高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肌酐水平高,心功能、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DSV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距离与病死率相关(均为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糖尿病、心肌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6mg/L、肌钙蛋白T〉0.01μg/L、血肌酐≥116μmol/L、心功能分级≥Ⅲ级、LVEF〈0.35、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试验〈305m/6min是影响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心肌炎性反应标志物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血肌酐、心功能分级、LVE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6min步行试验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近年的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一些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增高。此外,非糖尿病个体动态检测与观察上述炎性指标,可以较好地预测,T2DM的发生与进展。

  • 标签: 2型糖尿病 炎性预测因子 T2DM C反应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血糖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关系,探讨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住院保胎的43例28~36周先兆早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经阴道B超测量其宫颈长度,并追踪分娩结局。结果:43例孕妇中,11例宫颈长度≤3.0cm,其中1周内早产者9例;32例〉3.0cm,其中1周内早产者2例。宫颈长度与早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宫颈长度〉3.0cm早产发生率为6.25%,宫颈长度≤3.0cm早产的发生率为81.8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预测早产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该方法测量简单、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颈 超声波 早产
  • 简介:冠狀動脉粥樣硬化的確診有賴于血管内超聲檢查和冠狀動脉造影檢查,但這兩種檢查方法均存在費用高、有創傷性的缺點,不利于臨床廣泛應用。近年來國内外有文獻報道頸動脉粥樣硬化與冠狀動脉粥樣硬化之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而應用頸動脉超聲檢測頸動脉粥樣硬化的方法簡便、快捷,有利于臨床早期檢測冠心病高危病人。

  • 标签: 頸動脈 超聲檢查 預測 冠心病 臨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