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将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作为主要方向,选取部分住院患儿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共计60例,均发生过用药不良事件,收集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采用安全风险管理,之后分析儿科临床用药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关管理对策。结果:所有的患儿用药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医嘱执行不到位或出现错误、缺乏完善的查对、用药操作引起的错误、护理素质因素、实习带教缺乏严格性、过期药品未检出所致的错误,分别有24例(40.0%)、13例(21.66%)、11例(18.33%)、6例(10.0%)、5(8.33%)、1例(1.67%)。结论:在儿童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存在较多护理安全隐患,需要临床中加强用药安全风险的管理,并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并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从而避免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 标签: 儿科 临床用药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肝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之所以十分复杂棘手,不仅因为肝具有特殊的代谢和合成功能,而且因为肝脏疾病损害了肝的功能。术前要准确估计肝病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是有一定困难的。一项研究表明:1/3患有肝实质病变的患者死于剖腹探查术。因此,有必要术前对肝病患者作一次全面的评价,以鉴别和纠正可逆转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手术的死亡率。

  • 标签: 肝病 麻醉 手术风险
  • 简介:昔布类药物是一类新型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能选择性抑制环氧酶-2(COX-2),而对环氧酸-1(COX-1)影响较小。因较COX-1抑制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小,该类产品自1998年问世后的5年间拥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在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但2004年9月,美国默沙东公司突然主动宣布从全球撤回罗非昔布(rofecoxib),引发了学术界对选择性COX-2抑制剂心血管安全性问题的关注。

  • 标签: 昔布类药物 心血管 选择性COX-2抑制剂 风险评价 解热镇痛抗炎药 胃肠道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均为4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消化内科 实施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国外效益风险评价体系与评估要点,为进一步研究效益风险评价提供建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与国际管理科学创新中心关于药品效益风险评价体系与要点进行研究。结果各国在评价对象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但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纳入多方意见,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公开透明。结论建议开展药品效益风险方法学与实证研究,为构建符合我国监管需要的评价体系提供思路。

  • 标签: 药品 效益 风险 评价
  • 简介: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尤其大棚草莓受害严重。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在适宜条件下迅速扩展到全株,发病重可显著降低果实产量,同时使秧苗素质变差,移栽后不易成活;果实受害后,失去商品价值。草莓的叶片、果实对药剂十分敏感,若用药不当,易产生药害;又因直接食用其果实,还会发生食物中毒现象。因此选择适当的药剂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抑霉菌素 草莓白粉病 田间药效试验 防治效果 发病率
  • 简介:初步建立的慢病风险指数公式为慢病风险指数=体质指数+3.5腰围,ROC(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慢病风险指数切点为300,并且慢病风险指数比体重指数和腰围有更高的筛查效率。

  • 标签: 风险指数 慢病 病效 预测 体质指数 曲线分析
  • 简介:摘要:目 的仔细探究加强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自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收取的104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的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息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以及心理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性明显;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心理功能也要由于对照组,其数据存在统计价值。结论面对临床神经内科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提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严重创伤休克患者于急诊部门应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价值探究。方法:样本均取自在我院急诊部门接收的严重创伤休克患者,共计收录90例,收录于2022.1——2023.1,样本入组后,规范性分组,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案,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护理安全干预)。统计组间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评价两组护理质量,从专业水平、转运处理、服务态度以及心理指导、科室环境方面的评分值均以观察组更高,P<0.05。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观察组评价值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评价值77.78%,P<0.05。结论:严重创伤休克患者于急诊部门应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价值显著。

  • 标签: 急诊部门 严重创伤休克 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干预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精神科住院患者130例,使用奇偶数方式分配,常规组做基础管理,研究组行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评价管理效果。结果:跌倒发生率,两组护理后研究组跌倒发生率得到较为有效控制(P<0.05),精神病病情评定,研究组相比常规组精神病病情有更为显著改善(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住院期间,采取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促进其精神病病情改善。

  • 标签: 精神科住院患者 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并比较常规护理及针对性护理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时间区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研究人员对70例肾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患者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分析肾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性风险护理来完成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护理任务,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分别4人及1人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占比分别为11.43%及2.86%,组间对应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在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结论: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医院管理因素等均有可能导致肾内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出现,针对性护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肾内科 护理风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医院急诊内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选取300位在我院急诊就诊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位,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分析效果。结果:对比数据可知,研究组的指定科室不满意度(7.45%)比对照组(23.40%)的低,研究组的意外发生率(10.05%)比对照组(31.99%)的低,P<0.05。结论:在急诊病人院内转运过程的护理中使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较好,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 标签: 护理风险 院内转运 急诊科 危重患者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呼吸内科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我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满意度 风险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风险护理在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本医院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70例患者,使用硬币投掷法进行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予以风险护理。对比两组的血压变化和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对其血压控制效果和妊娠结局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风险护理 硝苯地平 妊娠期高血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在精神科住院病人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精神科住院病人共62例,均在2022.04-2023.04期间入我院进行治疗。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匀分组,31例/组。常规组:开展常规管理,观察组:开展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各组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跌倒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常规组而言,观察组管理后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跌倒发生率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为精神科住院病人管理后,开展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改善患者精神病病情,维持良好生活质量,减少跌倒情况,建议应用。

  • 标签: 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 精神科 住院病人 生活质量评分 跌倒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7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35例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实习35例患儿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并采用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安全评分、风险事件出现情况,并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安全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在教育与人文关怀、管理追溯、预测与分析、危机处置与设施、风险档案建设等方面的评分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儿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人数分别为5人及0人,占比分别为14.29%及0.00%,相关数据加以比较分析,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其对护理安全评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 标签: 重症肺炎 患儿 护理安全评分 主动防范风险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108例耳鼻喉手术室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用于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效果确切。

  • 标签: 安全隐患自查模式 耳鼻喉手术室 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并发症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70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所有患者都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IMT增厚的增加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不同部位的BMD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各部位BMD都有所升高,但是观察组的BM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IMT增厚增加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骨质疏松 阿托伐他汀 阿仑膦酸钠 并发症风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