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网络医院正式上线启动,一直被称为可能'颠覆传统医疗模式'的移动医疗终于亮剑。于是,关于网络诊疗这一新型医疗模式是否合法,是否靠谱,是否适应中国国情,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移动医疗发展的另一个标志——应用移动设备向健康管理领域的渗透,已势不可挡。移动医疗在健康管理上的应用,开拓了健康管理的新模式。而关于网络医院、网络诊疗的争议,主要体现在法律主体、责任主体、运营模式、准入制度、管理

  • 标签: 网络医院 Part1 医疗成本 就医流程 卫生行政部门 医政管理
  • 简介:NO.1"垃圾DNA"才是掌控者人体基因组中98%是没有编码的基因,以往它们被当作无用的"垃圾"。如今,人们却发现这才是基因掌控者和新陈代谢开关!科学家正在探索这一新发现的生物信息宝库,以期找到能控制、甚至治愈某些疾病的基因开关。

  • 标签: 新陈代谢 生物信息 基因 科学家 垃圾 开关
  • 简介:关键词:处方药惠特尼·休斯顿是继迈克尔·杰克逊之后又一位死于药物的巨星。迈克尔·杰克逊死于强效镇静剂异丙酚,惠特尼·休斯顿的死因跟镇静药阿普唑仑有关。这两种药有好几个共同点:第一,两者都属于镇静类药物;第二,两者都属于处方药。无怪乎席琳·迪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真该想想这一切是因为什么?"

  • 标签: 镇静类药物 阿普唑仑 处方药 关键词 异丙酚 镇静剂
  • 简介:2013·医学突破(背景)按惯例,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评出了2013年十大医疗突破。这十大突破分别是:1.一名感染HIV病毒的孕妇生下的婴儿在经过两年的治疗之后似平摆脱了病毒。这名感染HIV病毒的婴儿获得功能性治愈。

  • 标签: HIV病毒 医学突破 《时代》 功能性 婴儿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女,52岁,来诊前13天无诱因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体温最高达38.9℃。化验室检查尿常规:WBC满视野、RBC0-2/HP、PRO±、PC3-5/HP。血常规:WBC12.1×10^9/L、NE0.84。当时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4g,每日一次。经治疗一周,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尿路刺激症状减轻。为巩固治疗,继续使用左氧氟沙星。

  • 标签: 药物热 左氧氟沙星 急性肾盂肾炎 尿路刺激症状 巩固治疗 化验室检查
  • 简介:我儿子12岁,两周前因受寒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和胸病,到附近医院就诊,当时测体温为39.6℃。做血常规检查,其中白细胞总数为14.9×10^9/升,中性粒细胞92%、X线片示左上叶实变,诊断为肺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十天后症状减轻,在进行第11天治疗时,虽然咳嗽咳痰缓解,却叉出现了高热伴寒战,

  • 标签: 药物热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抗感染治疗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总数 中性粒细胞
  • 简介:患者女,40岁,以“右侧胸痛、胸闷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T38℃,P102次·min-1,R28次·min-1,BP105/75mmHg。神志清,精神差,右侧叩诊呈浊音,语颤,触觉及呼吸音消失,心音有力,各辨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血沉88mm·h-1,结核抗体(+),胸片及B超均示:右侧胸腔积液,入院后按“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给以抽胸水,利福平0.45g,qd,po,雷米封0.3g,qd,po,乙胺丁醇0.75g,qd,po,吡嗪酰胺0.5g,tid,po,治疗一周后,体温降到正常,半月后胸

  • 标签: 乙胺丁醇 药物热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冬天,宝宝发烧很常见。看着哼哼唧唧的小心肝的难受劲儿,而且还不懂得表达哪里不舒服,真是让人很揪心。别着急,让我们一起分析下发烧原因和照顾宝贝的最佳方式吧!

  • 标签: “热” 降温 发烧
  • 简介:古话说,“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等于砒霜”。虽然晚上吃姜并不真像砒霜一样有剧毒,但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养生的真理:早上要吃热性的食物,而晚上吃热性食物则对身体有害,应吃一些凉性的食物。

  • 标签: 热性食物 保健知识 饮食健康 营养学
  • 简介:【典型病例】陈先生是一位中学教师,长期为学生备课、批改作业养成了熬夜抽烟的习惯,近几年经常咳嗽、咯黏稠的黄脓痰。冬天咳得厉害时就照着广告自己去药店买些止咳化痰药,服药后咳嗽好一阵,不久又故态复萌,甚至愈发严重。陈老师疑惑不解,药服了不少为何咳嗽愈发严重。不得已去医院看专家门诊,医生询问了病情,查了舌脉,告之他的症状属于典型的老慢支痰咳嗽,除戒烟、御寒保暖外,还需对症选用治疗痰咳嗽的药,如贝羚胶囊。药不对症,是陈老师咳嗽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

  • 标签: 痰热咳嗽 止咳化痰药 中学教师 典型病例 专家门诊 对症选用
  • 简介:散光是指平行光线通过眼球折射后所成像并非一个焦点,而是在空间不同位置的两条焦线和最小弥散圈的一种屈状态,多因角膜弯曲度不同所致.散光在屈不正病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率,也是矫治屈不正的重点.本研究对我院2001-2003年期间门诊记载的6014例3~80岁患者中散光的分布及散光屈光度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屈光不正 散光 屈光状态 统计分析 结果报告 弯曲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CC治疗雀斑的疗效。设置此次研究时间的区间范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邀请院内的40例雀斑患者参与到本次研究之中,依照随机的模式,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LPL治疗)与观察组(CC治疗)。对比两组的最终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感。结果:干预完成后,观察组的最终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结束后患者的疼痛感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雀斑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CC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CC光 雀斑 治疗有效率 疼痛程度
  • 简介:美国因炭疽的出现而陷入了一片恐慌。炭疽检测正致力于解决两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如何快速确定某人接触的是炭疽菌还是其他无害细菌;第二则是如何快速诊断出有可能致命的吸人性炭疽感染,以挽救病人生命。目前调查人员最常用的是使用快速“现场检测法”来探测炭疽感染,但这些测试并不十分准确,还需6到48小时来进一步检测验证。这段等待的时间对于那些忧虑中的被测者真算得上是一种折磨。即使检测结果呈阴性反应,因检测而导致的混乱与恐慌也已达到恐怖主义者所希望的效果。

  • 标签: 炭疽热 炭疽感染 恐慌 性反应 阴性 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