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是骨与关节以及肌肉、血管、皮肤等结缔组织发生弥漫性病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代表种有系统红斑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gren’ssyndrome,pSS)等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病。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ERYTHEMATOSUS 类风湿关节炎 CONNECTIVE 弥漫性病变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缔组织合并肺间质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并对上述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31例合并肺间质变的结缔组织病中,其中类风湿关节炎12例,系统红斑狼疮2例,干燥综合征5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8例,系统硬化(SSC)2例,混合结缔组织(MCTD)2例;除原发病的表现外,患者气喘、呼吸困难最常见,6例(19.3%),活动后气喘11例(35.5%),进行呼吸困难3例(9.7%),咳嗽、咳痰2例(6.5%),心悸、胸闷3例(9.7%),体检肺部闻及爆裂音15例(48.4%),胸部CT异常有囊状改变5例(16.1%),结节状阴影8例(25.9%),网状阴影16例(51.7%),小叶间隔增厚2例(6.5%)。31例患者其中26例行肺功能检查,均有肺弥散功能障碍,肺活量和肺总量降低,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Hg13例(41.9%),PaCO2不高提示无二氧化碳潴留。31例无1例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31例经确诊后均给予中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及N-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临床症状完全消退或好转23例,无效7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结论我们应提高对风湿性疾病合并肺间质变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肺间质变 肺功能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病案号56521。于1998年5月19日自用野辣椒叶及糯米外敷右足、双手及双膝部,当时有轻度疼痛,次日右手、双膝、左手先后出现水泡,在外院用硼酸及去炎松软膏外敷,自行将水泡放液,121服螺旋霉素和利君沙,无发热及皮疹,第三日来我院治疗。既往患“慢性活动性肝炎”13年,1989年在协和医院确诊为“结缔组织”,长期口服泼尼松,未曾中断至今,对青链霉素过敏。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过敏性皮炎 长期服用 慢性活动性肝炎 激素 去炎松软膏
  • 简介:目的研究结缔组织(CTD)患者的肺功能改变。方法本研究测定了134例CTD患者的肺通气、弥散功能,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研究发现多数CTD患者存在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弥散功能障碍、小气道阻塞、肺容量减少。结论肺功能检查对CTD患者肺部病变的早期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十分重要。

  • 标签: 结缔组织疾病 肺功能 患者 临床分析
  • 简介:1病历摘要患者男,48岁。主因不慎跌到,右膝关节疼痛明显,活动受限,于2006年11月26日受伤当日入院。查X线平片示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近1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疼痛。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查体:T36.5℃,P80次/min,血压150/100mmHg(1mmHg=0.133kPa)。

  • 标签: 骨促结缔组织 增生性纤维瘤 关节疼痛 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时应用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以及不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手术取得的效果,评估修复后软组织美学效果及牙槽骨吸收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26例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手术治疗满意度,评估修复后半年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以及红色美学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满意度为92.31%,所得数值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上颌前牙区 即刻种植 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 不硬腭带蒂结缔组织移植
  • 简介:目的对拮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小分子化合物进行综述和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针对现有的药物和新型结构类型化合物研究能够拮抗CTGF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拮抗CTGF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针对现有的药物或天然产物展开的;另一部分是一系列不同结构类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结论CTGF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细胞因子,只在间质细胞中表达,主要介导TGF-β的促纤维化作用,是一个更有效和特异的抗纤维化作用的靶点,虽然仅有几种结构类型,但是也开启了能够拮抗CTGF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序幕。

  • 标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组织纤维化 小分子化合物
  • 简介:我患有直肠脱垂症,还有盆底肌肉松池,结肠冗长,曾做过直肠黏膜结扎术+耻骨直肠肌部分挂线术。现在仍是排便困难,虽便意极浓却排不出,天天疼痛难忍。顾同进教授在贵刊2003年第8和第9期发表的《再谈便秘》一文对我帮助很大。请问,我应该怎样检查和治疗?

  • 标签: 治疗 便秘 患者 检查 结扎术 排便困难
  • 简介: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不仅是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独立的、可变的危险因素,而且是预测冠心病发病危险的主要指标,全面调节血脂是预防CHD的主要措施。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下降约30%“但仍有约70%的心血管事件不能通过他汀类药物单药治疗来预防。胆酸螫合剂可以通过反馈机制刺激肝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数目和活性增加,加速LDL受体从血浆中摄取LDL,结果使LDL—C水平降低,所以对难治高LDL—C血症患者可考虑他汀类药物与此类药物联合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辛伐他汀与考来稀胺合用治疗混合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

  • 标签: 辛伐他汀 联合用药 考来烯胺 治疗 混合性高脂血症 临床评价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机会混合感染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后,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就HIV感染者潜伏结核的诊断,HAART引起的免疫重建炎综合征的诊断,水痘疫苗对HIV感染儿童带状疱疹的预防,HIV感染与社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CA-MRSA)相关,HIV和乙肝病毒(HBV)混合感染的抗病毒治疗,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以及HAART的临床终点等七方面对HIV机会混合感染的诊断、预防及抗病毒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机会性感染 混合感染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布氏杆菌病患者骨髓组织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25例急性期布氏杆菌病患者的血常规、骨髓常规检查及涂片染色镜检,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5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减少10例,血红蛋白减少6例,血小板减少9例,三系减少4例,出现异形淋巴细胞16例;骨髓组织细胞均不同程度增多,占3%-22%,其中正常组织细胞25例、淋巴样细胞7例、单核样细胞20例、异常组织细胞3例、吞噬组织细胞23例,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90~245。经治疗3周后所有患者血细胞计数恢复正常,但仍有12例可见异型淋巴细胞;10例患者复查骨髓常规,仍有1例组织细胞增多。结论骨髓组织细胞的变化对急性期布氏杆菌的诊断及疗效判断有参考价值,但要注意与恶性组织细胞相鉴别。而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的消失较慢,不能作为判断疗效的标准。

  • 标签: 布氏杆菌病 异形淋巴细胞 组织细胞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2年作者用磁场疗法综合治疗糖尿血管320例,胰岛素依赖型(Ⅰ型)糖尿188例(56%),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132例(44%),年龄17~70岁。病程最长者30年。中、重型微血管270例,半数合并大血管。70%有糖尿视网膜、肾病或脑。2%有皮肤溃疡,直径3cm,深0.3~0.5cm。病人主诉易疲劳,腓肠肌痛,怕冷,皮肤感觉异常,有蚁走感,小腿和足出现麻木区,腓肠肌痉挛,间歇跛行。磁场疗法用磁疗机“ABpopa-MK-01”,磁感应密度0.25~0.5MT,用可移动的脉冲磁场,磁场移动速度和向量取决于患者肢体干血管血流速度和血流

  • 标签: 综合治疗 磁场疗法 糖尿 脉冲磁场 磁感应密度 皮肤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伴反流胃食管现状。方法:在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随机选择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00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伴反流胃食管现状研究,从其反流胃食管发生率、GERD症状积分以及糖尿伴反流胃食管相关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现状调研;并经过严格的控制血糖及治疗胃食管反流,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血糖、临床症状、胃镜分级。结果:糖尿组的RDQ评分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反流性胃食管病 现状 相关性
  • 简介:白血关节是指由于骨髓白血细胞恶性增生累及关节所致。异常增生的白血细胞数量增多,质量异常,主要侵犯肝、脾及淋巴结。也可侵犯全身其它器官包括骨和关节,多见于急性白血特别是在早期,关节症状可在白血诊断前数周或数月发生,临床上易被误诊,现报告1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本

  • 标签: 病性 关节病 文献复习 白血病细胞 诊断 关节症状
  • 简介:系指由肝功能严重失调或障碍所致,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有肝功能失调或障碍的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在排除其他大脑疾病后,即可诊断为肝。美国胃肠学院实践资料委员会的《肝实践指导》提出,肝的防治应该在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分级的前提下,采用综合的防治方案。目前认为,对肝的治疗主要以预防和药物治疗为主,其中药物治疗包括营养支持,降低肠道氮质负荷,脱氨药物、支链氦基酸、影响神经传导药物以及纳络酮等药物的综合应用等。

  • 标签: 肝性脑病 药物疗法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