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沟通系统对永久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4例永久造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患者按照治疗沟通系统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干预前(术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除自护责任感维度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随着干预时间的推移而升高.结论治疗沟通系统有利于提高永久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治疗性沟通系统 永久性肠造口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在术后永久肠造口的肠癌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内,选择对象为术后永久肠造口的肠癌患者60例,经不同方案研究分组,设2组,各为3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在此前提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试验组。比较2组患者总满意率及自我形象评分。结果:2组对比患者总满意率、自我形象满意、预后期望、人际关系改变等评分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满足统计要求(P

  • 标签: 术后肠造口 永久性肠癌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造口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8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模式护理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护理 直肠癌 永久性造口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永久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韧性在自我护理能力与希望水平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行永久结肠造口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表评估患者的心理韧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状况,分析心理韧性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心理韧性、自我护理能力及希望水平评分分别为(50.44±2.11)分、(104.29±3.29)分、(34.50±2.09)分;经Pearson分析显示,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评分均呈正相关;且患者自我护理能与希望水平评分同样存在正相关(p

  • 标签: 永久性结肠造口 心理韧性 自我护理能力 希望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激励式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03月至2018年11月的82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1例。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励式护理应用于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中有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及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激励式护理 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FDA于2013年8月15日发布药物安全信息通报,要求更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说明书和相关用药指导,以便更好地提醒这类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外周神经炎的副作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导致的这种严重的神经损害可以出现在用药后不久,这种损害可能是永久的,而且目前证据仅支持口服或注射给药有此风险眼睛和耳朵等局部应用尚不清楚是否会导致外周神经炎。

  • 标签: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外周神经炎 药物口服 局部应用 注射给药 永久性
  • 简介:目的:探讨炎标志物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检测48例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等炎因子变化,与冠脉造影结果和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ACS组血清CRP与sICAM-1、sVCAM-1水平均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组和正常对照组;②sVCAM-1≥870ng/ml者3个月内主要冠脉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870nm/ml者;③血清肌钙蛋白阳性者CRP、sICAM-1、sVCAM-1浓度均明显高于阴性者;④冠脉狭窄程度在ACS组与SA组无统计学差异;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和TC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CRP、sICAM-1、sVCAM-1及血浆Fig水平均无相关;⑤sVCAM-1、Fig和肌钙蛋白预测3个月内MACE发生的敏感性分别为67.5%、82.4%、57.1%;特异性分别为54.8%、58.1%、81.5%。结论:血清炎标志物对ACS患者临床危险分层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炎性标志物 急性冠脉综合征 C-反应蛋白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血清CA125、CA19-9、CEA、CA72-4、AFP对结节肝占位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98例发现结节肝占位的患者,按照肝穿刺后的结果和临床诊断分为肝硬化代偿期组2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26例;肝转移癌组21例;原发性肝癌组24例;17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乙型患者作为肝区无占位的对照组。后回顾分析各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CEA、CA72-4、AFP与结节肝占位病灶良恶性的关系。结果CA125在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中明显增高,这种增高与肝硬化代偿和慢性肝炎的患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EA在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显著高于各组(P〈0.05);AFP在原发性肝癌中显著高于各组(P〈0.01);CA19-9、CA72-4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发现肝占位的患者中病灶为恶性的患者普遍出现CEA的增高,原发性肝癌出现AFP与CEA的共同增高,CA125的单纯增高主要出现在肝硬化失代偿的患者中。该研究对于辅助医师决策肝穿刺的时机和肝穿刺前病情的告知具有意义。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结节性肝占位 鉴别诊断
  • 简介:身体负荷过大时,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体力不支,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也会发出多种信号。美国“奥普拉生活网”载文,总结了“身体超越极限的6个暗号”。

  • 标签: 老年人 养生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医学心理学
  • 简介:目的:了解心脏专科医院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情况,以期为医院规范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和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1—6月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221例,统计并分析其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221例患者中,符合入选标准的仅204例。纳入的20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预防给药时间合理的有179例(占87.75%);预防给药持续时间合理的有175例(占85.78%)。预防使用的抗菌药物涉及4大类,使用病例数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182例),其余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1例)、氟喹诺酮类(1例)、林可酰胺类(20例)。结论:我院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标签: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抗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整体化护理对于心脏植入永久起搏器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收集我院入住的心脏病患者并有永久起搏器治疗的患者96例,整体化护理患者49例,传统护理患者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心理因素进行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发现,整体化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缓解人数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小,患者心理状况良好,心理焦虑,产生恐惧心理的人数有下降趋势。结论 整体化护理模式比较适用于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辅助治疗,在临床上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心脏疾病 永久起搏植入 整体化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在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中的应用。方法:1990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者,共903例。将安置了临时起搏器的77例设为观察组,未安置临时起搏器的82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所花费的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异丙肾上腺素使用比例。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术中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比例、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或严重依赖起搏患者,安置临时起搏器能增加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安全,有效防止术中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心脏 起搏器 临时起搏 永久性起搏 阿斯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是对我们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肿瘤的治疗以及预防一直以来都是医学上值得花时间与精力去研究的。肿瘤标志物的提出,可以为肿瘤的相关病情做出一个初步的辅助诊断,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肿瘤标志物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包括肿瘤标志物的作用,以及肿瘤标志物的不准确,肿瘤标志物升高我们应该怎么办。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更多人了解肿瘤标志物的相关知识。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D二聚体和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入院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静脉血中的D-二聚体和血清肿瘤标记物(主要检测CEA、CA199、CA724水平)并予以观察组患者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综合分析D二聚体和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的相关。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724以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EA、CA199、CA724以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且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血清CEA、CA199、CA724以及D-二聚体高水平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肿瘤标志物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情况有一定相关,可以作为本病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 标签: 结直肠癌 D-二聚体 肿瘤标志物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考察前期发现的肾毒性小分子代谢标志物在中药毒性评价中的适用.方法以已知具有肾毒性的5种中药雷公藤、马钱子、广防己、大黄和苍耳子提取液ig给予大鼠建立肾脏损伤模型,收集给药1和7d后的血样,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Q-TOF-MS)检测5种肾毒性生物标志物胸苷、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LPC(18:4)、LPC(20:5)和LPC(22:5)水平,建立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对其毒性进行判断;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Cr和BUN的水平;各组大鼠于取血后处死,迅速取肾脏进行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表现.结果对照组没有表现出毒性.5种中药在给药ld后,生化检测没有发现肾脏损伤,肾毒性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发现异常;在给药7天后,SVM的预测结果与生化和病理检测结果一致,均出现肾毒性.结论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可将肾毒性小分子代谢物更加灵敏、快速、准确地用于中药肾脏毒性评价,对于临床药源性肾损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代谢组学 支持向量机 肾毒性 雷公藤 马钱子 广防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孤立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收治的48例孤立肺结节病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和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CEA、NSE、CYFRA21-1)。所有检查都在病理活检前一周内完成,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别统计18F-FDG PET/CT(经典指标SUVmax)、单项肿瘤标志物、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诊断效力。结果:恶性结节组CEA、NSE、CYFRA21-1均高于良性结节组,但只有CE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在恶性结节组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将SUVmax与CEA联合,获得最大诊断效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在孤立肺结节的诊断中,CEA和18F-FDG PET/CT联合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力。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血清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