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处方流出的N条渠道中,最潮、最有前途的恐怕是互联网医院,目前各家药店都把哪些互联网医院搬回了家?店员们是否能“无缝对接”?顾客们又买不买账?

  • 标签: 互联网 医院 药店 无缝对接
  • 简介:肾炎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大多数慢性肾炎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用药,少部分可以治愈.不过只要控制病情让其稳定了,一般不会发展为尿毒症.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应该说中西医结合是最佳方案,因为单用西药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果配合中药调理,就可以减轻副作用.

  • 标签: 慢性肾炎 尿毒症 中西医结合 治疗方法 单用西药 中药调理
  • 简介:最近几年,因政策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鼓励员工考执业药师,执业药师的数量因此有明显的增长。但有执业药师证不代表有提供药事服务的能力,有人甚至预言,只会考试的执业药师未来必然会被机器人所代替。本期我们终端透视的主题便是:有多少执业药师具备PK掉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

  • 标签: 执业药师 美国标准 核心竞争力 机器人
  • 简介:与睡眠相关的研究数量不在少数,我们都知道睡眠不足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会使人更容易得抑郁症、肥胖症,并且压力增加、易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但经常熬夜究竟对人的寿命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呢?据美国《时尚》杂志报道,英国南部萨里大学及美国西北大学联合进行了一项睡眠不足对身体健康所产生的影响的调查。

  • 标签: 睡眠不足 寿命缩短 科学研究 注意力不集中 身体健康 睡眠相关
  • 简介:目的:了解药品零加前后对安徽省立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4月1至2017年4月1日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数据,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药品零加实施前后(以2015年4月1日为界)门诊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销售金额排序/用药频度排序的比值及科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零加前和药品零加后销售金额排序居前15位的中成药中,虽有9种药品相同,但其位次发生了一些变化;药品零加实施后,中成药整体销售金额稳步提升,用药频度增长幅度较大的中成药以理血剂为主;药品零加实施后,百令胶囊销售金额排序连续2年居第1位;药品零加实施前后,复方丹参滴丸的用药频度排序均居第1位。结论:取消药品加成后,我院门诊中成药用药结构发生变化,患者日均用药费用降低,但也不排除有不合理用药的地方,尤其是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较低。

  • 标签: 药品零加成 中成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保健干预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个月为期,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1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干预组,另一组为参照组,以母乳是否成功喂养作为对比指标,对比两组的母乳喂养效果及母子身心健康状况。结果干预组的母乳喂养更充足、更合理,婴儿发育指标良好,母婴身心健康。结论母乳喂养过程中应用产后保健干预的效果良好,简单易行,具备可推广性。

  • 标签: 母乳喂养 产后保健 干预 效果
  • 简介: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药品检验技术水平日趋成熟,社会对药品检验工作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我国药品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交由专业的药品检验机构全权负责。为了保证药品品质,消除质量风险因素,客观上要求药品检验人员全面分析药品检验工作流程,结合药品种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检验质量控制方案。本文以药品检验为切入点分析其现存问题,以提出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药品检验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高检验工作有效性。

  • 标签: 药品检验 质量控制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相关的防护手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42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添加辅食、预防注射以及喂养护理等手段,并对新生儿进行持续性的观察,分析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同时,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家属实施问卷调查,使家长反馈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进而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家属提出的意见实施总结,分析最终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人员因素,护理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 护理危险 防护手段
  • 简介:目的探讨透析液钙浓度(DCC)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6—10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行维持性透析治疗的稳定终末期肾病患者。按照DCC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1.25mmol/L组、1.35mmol/L组、1.50mmol/L组),观察时间为12周。比较3组患者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透析前后平均动脉压,透析前后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为273例,男性159例,女性114例;年龄25-83岁,平均(52±9)岁;1.25mmol/L、1.35mmol/L和1.50mmol/L组各91例,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血液透析后,3组患者Kt/V和U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5mmol/L组和1.35mmol/L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02±9)mmHg、(103±11)mmHg]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1.50mmol/L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透析前[(120±12)mmHg比(103±9)mmHg,P〈0.01]且明显高于1.25mmol/L组和1.35mmol/L组(均P〈0.01);1.25mmol/L组患者血钙水平低于透析前[(1.94±0.31)mmol/L比(2.24±0.18)mmol/L,P〈0.01],1.50mmol/L组血钙水平高于透析前[(2.54±0.18)mmol/L比(2.24±0.17)mmol/L,P〈0.01];1.25mmol/L组iPTH和ALP水平均明显高于透析前[(356±68)ng/L比(291±49)ng/L,(443±45)U/L比(343±58)U/L,均P〈0.01]。1.35mmol/L组患者透析12周后血钙、血磷、iPTH、ALP水平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透析过程中,1.25mmol/L组肌肉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1.35mmol/L组和1.50mmol/L组[14.28%(13/91)比5.49%(5/91)、4.39%(4/91),均P〈0.05];1.50mmol/L组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1.25mmol/L组和1.35mmol/L组[14.28%

  • 标签: 血液透析液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