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作者: 曾华彪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感染疾病科曾华彪摘要:目前,抗感染类药物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随之也出现了很多不良反应与耐药性等问题。而通过结合中西医,对感染性疾病进行治疗,能将临床疗效提高的同时,减轻不良反应,因此,获得了临床医疗工作人员的广泛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感染性疾病,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进展与问题,并着重进行了展望。
  • 简介:目的整理、探究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的确诊手段、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疗效。方法任意抽选70名已出院病人的病历资料,病人收治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整理、归纳病人的病因、症状、确诊手段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案,并对病人接受治疗方案后的恢复情况进行考察。结果病人在经过适当的确诊手段明确病情并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后,痊愈的有27名(38.57%),症状减轻的有38名(54.28%),没有效果或者病情加重的有5名(7.14%),成功治疗者65名(92.85%)。结论经过合理的诊断与正确方案的实施,感染性疾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除此之外,基层医院工作人员应加强预防意识,减少该类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临床诊疗分析
  • 简介: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学术团体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简称DID中国论坛)将于2019年3月29日至3月3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第七届INRUD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全体会议将同期召开。

  • 标签: 中国药理学会 临床安全用药 药源性疾病 会议 论坛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新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6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60例,并将之按照数字抽签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0)。实验组应用加替沙星,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比较细菌清除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细菌清除率为86.67%,同对照组的86.67%、83.3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替沙星具有抗菌活性强、药物副作用轻以及抗菌谱广等特点,将之合理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可取得显著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 加替沙星 应用价值 细菌清除率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儿童保健对婴幼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社区内的婴幼儿95例,随机将幼儿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3),对照组幼儿不给予儿童保健,给予研究幼儿儿童保健措施,对两组幼儿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及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幼儿神经心理及体格发育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不给予本组幼儿任何措施;1.2.2研究组给予本组幼儿儿童保健,具体措施为①健康教育首先组织幼儿家长参与到婴幼儿的健康教育活动中,为其讲解婴幼儿的语言、感觉、抚摸等早期健康教育方法,同时叮嘱家长一定要按照要求给予幼儿及早的教育;②营养保健针对处理哺乳期的婴幼儿,相关人员应鼓励母亲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婴幼儿在喂养至六个月时,可给予患儿适当的辅食,以保证微量元素的补充,辅食添加遵循由少至多,由稀至稠,由细至粗;同时还应该纠正幼儿偏食的现象,辅助家长为患儿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1;③疾病保健指导家长定期对幼儿进行常见疾病的筛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进行及早的干预;定期给予家长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指导,避免婴幼儿出现微量元素缺乏以及营养过剩等现象出现;叮嘱家长定期为幼儿接种疫苗;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幼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及体格及神经心理生长发育情况;其中神经心理发育主要包括幼儿的语言、适应性及精细运动等方面。1.4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研究组幼儿缺铁性贫血1例,佝偻病1例,腹泻2例,疾病发生率9.3%,身高(75.34±4.28)cm,体重(9.45±1.13)kg,神经心理发育评分(115.28±11.23)分;对照组,幼儿缺铁性贫血4例,佝偻病3例,腹泻4例,疾病发生率26.2%,身高(66.24±5.52)cm,体重(8.29±2.36)kg,神经心理发育评分(102.38±12.43)分;以上两组数据经计算得出,疾病发生率(x2=9.782,p=0.002),身高(t=8.505,p=0.000),体重(t=2.901,p=0.005),神经心理发育评分体重(t=5.023,p=0.000),可将研究组幼儿营养性疾病发生率及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康复护理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本文将选择我院呼吸内科2016年5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患者34例。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行肺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肺功能、ADL等方面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肺康复护理运用到稳定期COPD患者中可对患者呼吸功能有效改善,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值及心率(HR)、临床疗效、气管插管情况、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SaO2、PaO2及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HR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HR及气管插管率,提高总体疗效。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营养风险及相关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视黄醇蛋白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28例作为观察组,单纯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2002)进行营养筛查评分,并统计心功能分级情况。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比观察两组的营养风险及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蛋白水平营养相关指标,并分析营养风险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轻度营养风险、中度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16、6、3例,共计25例;对照组分别为15、3、1例,共计19例;观察组白蛋白(34.26±5.22)g·L-1,前白蛋白(20.60±7.03)mg·L-1,视黄醇蛋白(22.80±5.70)ng·L-1,均低于对照组。营养风险与心功能分级相关系数r=0.469,P=0.018。结论老年COPD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心功能水平分级与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呈正相关。临床上对于老年COPD稳定期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积极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早期进行合理的营养干预。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冠心病 营养筛查
  • 简介:目的:评价康妇消炎栓与妇科千金胶囊联用对产褥期产妇子宫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产褥期子宫感染性疾病产妇84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为78.57%(P〈0.05),而两组产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妇消炎栓与妇科千金胶囊联用治疗产褥期子宫感染性疾病产妇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康妇消炎栓 妇科千金 产褥期 子宫感染性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4个月后肺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施予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味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8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西医治疗的43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加味的43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小陷胸汤合苇茎汤在运用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施予治疗后,能够增强其相应的治疗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小陷胸汤合苇茎汤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 急性加重期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以临床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实习护生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质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5至2018年6月间在某医院实习的临床护生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人数分别为100人,对照组的教学形式是幻灯授课、床旁指导为主。实验组则采取CBL联合PBL两种教学模式,运用互联网和微信平台教学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结束实习后对两组实习护生进行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理论及操作实践的入科、出科考核。评价两种教学方法对实习护生掌握延续护理能力的影响以及实习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与此同时,选取某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COPD患者200例,将自愿参与该科研项目的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抽查COPD稳定期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同期生活质量及复住院率、复门诊率。结果结束实习后实验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以及延续性护理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住院率及复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疾病量表(SGRQ)中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习护生学习和能力提升,提高教学满意度。

  • 标签: CBL联合PBL教学 实习护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延续性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找出规律,利用调整收缩压预防相应疾病,通过监测收缩压水平的变化对相应疾病进行预警、筛检。方法选取厦门市某三级医院2017年10月-11月的住院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心脑血管组42例、肿瘤组41例、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组29例,比较3组收缩压水平。结果3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进行不同因素分层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疾病患者的收缩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可通过调整并监测收缩压水平进行相应疾病的分类、预防、预警和筛检。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 非心脑血管且非肿瘤 收缩压
  • 简介:目的探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痰热蕴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月于利川市谋道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痰热蕴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中西医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感染、祛痰等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咳嗽咳痰消失时间、气短气喘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VC],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FEV1/FVC、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FEV1/FVC、FVC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患者咳嗽咳痰消失时间、气短气喘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痰热蕴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促使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痰热蕴肺型 定喘汤 清气化痰丸 治疗结果
  • 简介:17岁的夏同学性格内向、孤僻,初二时喜欢地理老师,但因为老师已婚,又觉得喜欢老师是不对的,怕老师看出自己的想法,不敢与老师对视,逐渐发展到对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敢对视,不敢出现在公共场合,在公共场所就会脸红、心慌、胸闷、手心出汗等,就诊时已不能正常上学,视为社交恐惧症。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心理疾病 社交恐惧症 公共场合 公共场所 老师
  • 简介:目的:评价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COPD伴重症肺炎患者84例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比阿培南或美罗培南降阶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C反应蛋白和肺功能各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PEF、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测得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比阿培南降阶梯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C反应蛋白水平和肺功能各指标值。

  • 标签: 比阿培南 美罗培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肺炎 抗生素降阶梯 C反应蛋白
  • 简介:在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呼吸系统的疾病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炎、感冒、哮喘还有肺炎等一些疾病。我们当今生活得社会,环境质量开始变差,空气中总是弥漫着各种各样的微粒、雾霾和尘埃,儿童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弱,就很容易感染上呼吸系统疾病。对儿童的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实时记录好患儿的病况以及发展,能够有效制定出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帮助尽早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恢复健康,也能够提高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有效率。

  • 标签: 儿童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相关的经验以及临床资料对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期在今后的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结果在进行诊断前,对肩关节相关的运动机制以及结构的了解,在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时,可以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效的选择正确的诊断方式以及影像学手段,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并为有效的治疗提供保障。结论在对肩关节疾病和运动损伤进行诊断和治疗时,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对人体的肩关节以及周围的肌肉等组织的运动机制和结构有详细的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入研究,进一步的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肩关节疾病 运动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人性化护理是医学护理的基本要求和宗旨。其中以尊重患者的人格、生命价值、个人隐私为核心的护理模式,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针对乳腺疾病患者护理、心理需求,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乳腺疾病具体体现,以推进护理质量更快发展,为患者提供更优质、舒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 标签: 乳腺疾病 人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假性肠梗阻58例临床治疗。方法选取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所收治假性慢性的肠梗阻症病患58例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58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29例病患。常规组实施常规疗法,干预组则在常规疗法基础,实施中西医联合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病患住院治疗时间、中转手术及1年内复发各项临床指标评分,临床治疗效果指标评分,均略占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假性慢性的肠梗阻症,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中西医联合疗法,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几率,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 标签: 慢性 假性 肠梗阻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