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近90%来源于医疗卫生机构,但目前,我国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没有统一模式,各家医院多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制定监测工作方案,开展监测工作。通过从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优势、监测模式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院前转运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包括转运医护人员及司机的感染知识培训、转运途中的院感防控措施、随车家属宣教:转运后的处置。结果医护人员、司机及其家人在隔离期内无感染发生,收治及处置手足口病患者过程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做好转运途中的感染预防控制及床边隔离,可减少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的隐性感染,为控制疾病传播或再次感染、防止疫情蔓延、减低发病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院前转运 医院感染 顸防控制
  • 简介: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药师的职能正由传统的药品供应型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以药学服务为重点"的人性化服务模式转变。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已成为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在门诊药房开展药学咨询工作是药师与医务人员和病人之间重要的沟通渠道,也是医院临床药学的一项基础工作。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于2009年开始在门诊药房开设药学咨询窗口,由主管药师及以上职称药师担任咨询工作,

  • 标签: 药学咨询 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胸腺瘤患者共23例,上述患者均有重症肌无力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组所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观察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情况。结果本组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没有1例患者死亡,术后1例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肺部感染,但经积极治疗后好转6例,患者在术后48~72h内发生危象,均经过机械通气及积极处理后好转。术后3例患者发生肺不张,但积极治疗后好转。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1例患者的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其余3例患者术后症状又加重,而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又得到缓解。结论手术治疗是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治疗措施,而手术效果与胸腺瘤本身等因素有关,围手术期的有效处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方面,值得借鉴。

  • 标签: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不同用药方案的药物动力学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4例成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且正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两组(n=12),分别每日1次或2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500mg,同时每日滴注1次拉维酸1g,连续静脉滴注10d,经过2d的治疗达到稳定状态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上皮细胞衬液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并比较两组间药动学参数。结果:每日滴注1次的患者,左氧氟沙星的血浆值浓度和上皮细胞衬液浓度分别为(12.6±2.3)mg/L和(11.9±2.7)mg/L,每日滴注2次的患者分别为(19.7±1.8)mg/L和(17.8±1.7)mg/L,这表明左氧氟沙星在肺组织的穿透率都大于100%。每日滴注1次和2次的患者全身暴露浓度(AUC24h)分别为(151.2±12.8)mg·h·L^-1和(208.6±15.1)mg·h·L^-1,均高于常见重症肺炎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每日滴注1次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3%(10/12),每日滴注2次组为92%(11/1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因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每日静脉滴注500mg左氧氟沙星1次或2次均能达到最小的抑菌浓度。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药物动力学 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监护
  • 简介:本文介绍了某军队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做法,包括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注重宣传引导、提升基地能力,严格轮转考勤、强化培训考核,重视薪酬设计、提高保障水平等,分析了医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困难,并提出了充分整合临床教学资源、注重做好政策协调衔接、探索培训招聘一体化模式等思考。

  • 标签: 军队医院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用药教育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达标率的影响。方法:依据是否实施用药教育将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用药教育前和教育后半年对2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和治疗达标率的调查。结果:临床药师通过用药教育可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降压调脂治疗达标率。结论:影响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药师可通过个体化的用药指导,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达标率。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临床药师 用药教育 用药依从性
  • 简介:3例重症肝病合并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0、68、50岁)接受碳青霉烯类、利奈唑胺及氟康唑联合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血象变化。因疗效不佳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8h/次静脉滴注。其中例1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11d后出现贫血及血小板计数下降;例2、例3分别于换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7d后出现贫血加重及血小板计数下降。3例患者分别在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31、21、7d,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明显恢复。

  • 标签: 哌拉西林 贫血 血小板减少
  • 简介:在第六届中美药典论坛和第三届全球·药典领导者会议期间,国家药典委代表团利用会议期间开展多项交流活动:(一)与美国Waters公司第署合作备忘录;

  • 标签: 国家药典委员会 领导者 代表团 会议 论坛 WA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