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电复和胺碘酮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42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术前常规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术中采用环肺静脉隔离方法,术后第一次复发时随机分为电复组(行电复治疗)和胺碘酮复组(行胺碘酮复治疗),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成功率、转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复组转复时间为(4.09±0.23)h,住院时间为(4.65±0.85)d。电复组转复时间为(3.02±0.16)h,住院时间(3.18±0.57)d。电复组转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胺碘酮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复成功率与胺碘酮复组相同,转复时间短于胺碘酮,所以电复有效、快速。

  • 标签: 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电复律 胺碘酮
  • 简介:炎炎夏日给老年人身体健康带来考验。祖国传统养生学讲究"顺四时而适寒暑",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如能顺应时节做好夏季养生,不仅能够顺利度夏,还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以下5个夏季养生原则,涉及起居、饮食、养生、防病,老年朋友不妨看看自己做到没有。作息:晚睡早起夏季日照时间延长,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要相对"晚睡早起",建议晚上10点就寝,早上6点左右起床。掌握"子午觉"原则,即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 标签: 传统养生学 昼长 金律 夏季日照 阳盛阴虚 即子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81岁,以间断心悸、胸闷3年,加重5日于2001年3月5日入院治疗,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腹部B超等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律失常、频发室早、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2型糖尿病、胆囊炎、胆结石”。住院后立即给静脉推注利多

  • 标签: 美西律 精神症状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其主要死因之一是并发了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室速、室颤,对挽救病人生命,降低心梗病人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自1994年12月至1999年12月间,我们对1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速、室颤病人抢救过程中,均电击复成功。现总结临床应用及体会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电复律 恶性心律失常 室速 原发性室颤 心电监护
  •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因常导致心功能障碍,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而为临床医师所重视。临床报道治疗方法众多,结合基层医院的条件,现就2002年1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5例房颤患者采用药物转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心房颤动 药物转律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与平均治疗日数(ATD)指标综合评价我院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从而评价药物利用理论增加ATD监测指标的必要性.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值)为测定药物利用单位,以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DUI和ATD为指标,回顾性调查分析19547张急诊处方药物利用的合理性.结果统计分析的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11616张,其中注射剂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138张,占35.6%,口服剂抗菌药物的处方有7478张,占64.4%注射剂抗菌药物DUI≤1的有12种,占85.7%,DUI>1的有2种,占14.3%,口服剂抗菌药物DUI≤1的有8种,占80.0%,DUI>1的有2种,占20.0%注射剂抗菌药物ATD<3d的有14种,占100.0%,口服剂抗菌药物ATD≤在7d的有7种,占70.0%,ATD>7d的有3种,占30.0%.结论我院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菌药 限定日剂量 药物利用指数 平均治疗日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试验中监管部门推荐的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样本量估计。方法:在统计模型框架下推导两种重复交叉设计的方差,结合监管部门推荐的参比制剂校正方法,通过检验效能与样本量的关系得到样本量估计。同时编写了SAS程序以方便实际研究中的应用。结果:两种重复交叉设计推导出的方差相等,结合EMA和FDA参比制剂校正方法估计样本量,EMA对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需要的样本量在相同参数配置下比FDA指南需要的样本量大。CV等于30%时,EMA的样本量是连续变化的,而FDA的样本量是不连续的。当CV大于50%时,因为EMA采用了固定的等效性界值,所以样本量开始增加,而FDA则因为等效性界值继续放宽,因而样本量则变化不大。结论:本文基于两种重复交叉设计,采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的方法推导的方差,结合监管部门要求的参比制剂校正方法算出的样本量估计具有严谨的数理统计基础,希望能给研究者进行高变异药物生物等效性研究时的样本量估计提供帮助。

  • 标签: 高变异药物 平均生物等效性 重复交叉设计 样本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前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中施行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的效果。20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选自我县孕前检查者在2018年1月一2021年1月期间。方法:。按照地中海贫血类型,分为79例α地中海贫血患者,117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以及4例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患者。对上述患者均行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观察分析平均红细胞体积诊断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以及各种类型地中海贫血的检出率。结果:根据平均红细胞体积小于82%表示阳性予以判定,阳性185例,阴性15例,平均红细胞体积于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2.50%。 α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94.94%,β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90.60%,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100.00%。 结论: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采取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有效筛查地中海贫血,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平均红细胞体积测定 孕前检查 地中海贫血 价值
  • 简介:目的就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采用胺碘酮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复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情况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复的过程中,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胺碘酮 快速型心律失常复律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脑出血对其平均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恢复率、致死率、致残率,并比较两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GCS评分。结果:两组恢复率、致死率、致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GCS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案中,小骨窗开颅术与钻孔引流术所能够达到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平均出血量更少,术后患者昏迷程度更轻,因此选择钻孔引流术更具有安全性。

  • 标签: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钻孔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就多学科协作护理在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手术患者中对平均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展开研究探讨。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9例A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研究组26例,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多学科协作护理,分析各组护理价值。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更具优势,指标对比差异强烈(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日1次)静脉滴注,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4d后评定治疗效果、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8/60,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3/60,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PV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降低的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IB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降低的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能通过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的状态,对脑梗死患者有一定的积极治疗作用。

  • 标签: 前列地尔注射液 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浆纤维蛋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