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17种抗抑郁药说明书关于潜在生育人群的修改情况进行调查对比,分析FDA新孕妇用药规则正式实行后抗抑郁药的说明书修改情况,通过临床药学方法为临床提供更为详细的用药策略。方法:本课题分别对17种抗抑郁药的中文说明书、英文说明书和Micromedex进行检索对比,调查目前抗抑郁药说明书的修改情况;通过不同种属间体表面积换算,利用动物实验数据为,临床用药提供药学服务。结果:目前17种抗抑郁药均已除去ABCDX字母分类法,关于潜在生育人群17种药物未进行增补;目前有11种抗抑郁药具备大鼠生殖毒性实验;体表面积换算结果显示对生育力存在影响的药物中,2倍MRHD(人体推荐最大剂量)剂量药物5种,2~5倍MRHD剂量药物6种,5~10倍MRHD剂量药物2种,10倍MRHD药物共4种。结论:FDA新孕妇用药规则实行后,17种抗抑郁药的说明书均已除去ABCDX字母分类,但关于潜在生育人群均未进行修改,通过,临床药学方法,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更为详尽的用药信息。

  • 标签: 抗抑郁药 潜在生育人群 生殖毒性 剂量换算
  • 简介:目的:评价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性。方法:检索的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的外文数据库为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BSCO)和PubMed。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共78篇,纳入系统评价文献17篇,患者1570名。利用JADAD评分量表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量表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分。根据纳入RCT百令胶囊及其联合用药的情况,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有效率(RR=1.22,95%CI:1.10~1.35,P〈0.01),改善尿素氮(RR=-3.18,95%CI:-4.38~1.91,P〈0.01)发表偏倚方面,纳入的RCT研究均为低偏倚风险,结论:基于当前证据,使用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确有疗效;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

  • 标签: 百令胶囊 慢性肾衰 有效性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探究步长脑心通用于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130例脑梗死患者,依照治疗差异将其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65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步长脑心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9%显著高于参照组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6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经步长脑心通治疗的临床效果可观,患者临床症状可得到尽快改善,建议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步长脑心通 有效性
  • 简介:目的:研究纳布啡对硬膜外组滞分娩镇痛时布比卡因最低有效的影响,通过建立临床模型进行。方法:选取鹰潭市中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产妇8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产妇各43例。给予对照组产妇采用布比卡因进行麻醉镇痛,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纳布啡进行麻醉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产妇使用药物后Bromage评分、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情况与观察组产妇使用药物后的效果Bromage评分、第一、二产程时间、镇痛情况相比,对照组的效果较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纳布啡与布比卡因对产妇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纳布啡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 布比卡因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舒他西林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BM,VIP,CNKI和万方数据库,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舒他西林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月,采用Rev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RCT研究,886例患者,其中儿童132例。舒他西林与阳性药物(包括头孢拉定、氨苄西林、青霉素)相比,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4,95%CI(0.89,1.21)],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0.88,1.31)];亚组分析显示,舒他西林有效性均优于氨苄西林,和头孢类、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对儿童的2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舒他西林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优于氨苄西林,与青霉素组无差异。舒他西林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反应,大多数可耐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他西林能有效治疗成人和儿童呼吸道感染,由于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尚需开展高质量的RCT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舒他西林 呼吸道感染 有效性 安全性 系统评价
  • 简介:研究背景和临床问题幽门螺杆菌感染被报道影响全世界50%以上的人群。来自中国灵丘地区胃癌高风险人群的大样本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7.6%。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中,约10%发展为胃溃疡,1%~3%随后进展为胃恶性肿瘤。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症状。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随机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低剂量阿立哌唑(Aripiprazole)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TR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ofScience、CochraneLibrary、中国期-T,J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医药信息资源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2015年12月以前公开或未公开发表的关于低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2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1034例TRD患者,其中阿立哌唑组459例,对照组57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立哌唑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1.72,95%CI:1.33-2.22,P〈0.01);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RR=1.52,95%CI:1.25~1.8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1,95%CI:0.94~1.81,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抗抑郁药物相比,低剂量阿立哌唑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TRD即可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低剂量 阿立哌唑 难治性抑郁症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2组均采用克拉霉素及甲硝唑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用药后临床效果,Hp清除率,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腹痛消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5%,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观察组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腹痛消除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药物,埃索美拉唑较雷贝拉唑治疗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雷贝拉唑 消化性溃疡 克拉霉素 甲硝唑
  • 简介:目的评价高龄老年(≥80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科室使用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的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各50例,达比加群组使用110mg,2次/d,利伐沙班组使用10mg,1次/d,华法林组将国际标准化比值调整至2.0~2.5,比较3组间的出血、栓塞事件的发生率,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1)华法林组、达比加群组、利伐沙班组组间比较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与利伐沙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组及利伐沙班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华法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达比加群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等指标用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用药前[(34.25±0.59)s]、用药后3d[(44.73±2.60)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利伐沙班组血红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用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血酶原时间(PT)用药前[(14.94±0.31)s]、用药后3d[(18.05±0.58)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d、1个月、3个月、6个月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结论(1)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NOACs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安全性优于华法林。(2)使用NOACs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但当应用于特殊人�

  • 标签: 抗凝药 心房颤动 老年人 80以上 评价研究
  • 简介:目的评价伊曲康唑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北京友谊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急诊科收治的年龄≥80岁(高龄组)或40~60岁(中年组)A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接受伊曲康唑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药方案为第1、2天伊曲康唑200mg、1次/12h静脉滴注,之后200mg、1次/d静脉滴注,至留观结束或改为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巩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真菌清除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32例,高龄组60例,中年组72例.高龄组静脉应用伊曲康唑时间平均为(19±5)d,中年组为(1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药物抗感染、二羟丙茶碱等药物平喘和盐酸氨溴索等药物祛痰等对症治疗.痰培养结果示高龄组60例患者中念珠菌感染35例(58.3%),曲霉菌感染25例(41.7%);中年组72例患者中念珠菌感染48例(66.7%),曲霉菌感染24例(33.3%).伊曲康唑静脉用药结束时,2组患者体温、WBC、中性粒细胞占比均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咳嗽、喘息、肺部啰音者占比均较用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组临床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8.3%(47/60)和75.0%(45/60),中年组均为80.6%(58/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年组和高龄组各有1例患者分别在静脉滴注伊曲康唑第5、10天出现消化道反应,对症治疗2、7d后不良反应发生消失.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高龄A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疗效肯定,且较安全.

  • 标签: 伊曲康唑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 真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