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作者: 王明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王明勇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主要成因包括饮水不足、长期卧床、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尿路梗阻、尿路感染等的泌尿系常见疾病,又称尿石症或泌尿结石。一般多见于尿道、输尿管、膀胱、肾的任何部位,这类疾病若只治疗不预防,易导致结石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病案管理信息化应用效果研究及分析。 方法:选取近 3年 100例病案进行分析,其中 50例应用常规管理,另外 50例应用信息管理,比较病案索引用时、查询用时,以及病案准确度、完整度。 结果:索引、查询用时,信息管理模式明显少于常规管理信息管理的病案准确度和完整度也明显较高,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 采取信息化模式管理病案,能够明显缩短索引、查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显著降低病案错误率,保障工作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病案管理 信息化 应用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新时期病案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2名病案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医院管理中实施新时期病案信息管理,观察分析新时期病案信息管理的运用情况。结果32名病案管理人员实施新时期病案信息管理方案后,所取得工作效率评分、医院管理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实施管理方案前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新时期病案信息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新时期病案信息 医院管理 运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2例急性髓白血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患者,观察组给予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与阿糖胞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90.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30%,且观察组的一年复发情况为1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7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髓白血病患者采用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进行治疗,效果更好,能够使得患者得到更好的疗关键词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急性髓白血病

  • 标签:
  • 简介:科学与记录完善的医院档案,包括医院各类以文字、图表等形式的记载文件能够在保障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记录医院的各项工作以及一些重要的医疗记录,对于医院的未来的发展以及信息的查找与使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影响医院工作整体效果,推动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与时俱进与发展创新。本文通过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介绍以及其有效的创新管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展开论述,为信息化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 标签: 信息化 医院档案管理 创新性研究
  • 简介: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部门的细化和管理系统的建立,对医院的档案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给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档案管理 信息化 解决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院内血糖信息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糖管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院内血糖信息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完成血糖检测、记录与反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糖数值准确率、信息识别准确率、血糖记录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血糖信息管理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 标签: 2型糖尿病 院内血糖信息化管理 血糖水平
  • 简介:【摘 要】中药饮片是当前的中药市场中流通的重要产品之一,药品销售企业在购入大量中药饮片时应当注意控制采购成本,医院也经常会有购入中药饮片的需求,如果没有专门落实成本管控工作,很容易在采购环节中出现采购过量的情况,进而形成严重的成本损失问题。无论是医院还是销售企业都要严格把控采购中药饮片时的成本管控工作,现对信息管理策略展开研究。

  • 标签: 中药饮片 采购成本 信息控制策略 控制方法
  • 简介:目的对比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管理效果,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急诊部收治的14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急救时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时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确诊时间、确诊到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4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t=5.214,P=0.001。结论在对脑出血患者急救时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就行推广和研究。

  • 标签: 风险管理 常规管理 脑出血 急救时间
  • 简介:我国药品上市持有人应主动收集和呈报药品的不良反应,但是目前对于这一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对于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途径与有效性还不够完善,主体责任等相关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相关工作的先进经验,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加强药品上市持有人的主动报告能力,拓宽信息收集的途径渠道,提高相应水平。

  • 标签: 药品上市 不良反应 主动 收集 途径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儿科工作人员中随机抽取36名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行为,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可以减轻儿科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儿童早日康复,提高儿童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管理 儿科护理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与之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呼吸疾病患者276例作为观察对象,以2016年1~6月实施常规护理的13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并对此期间存在的护理管理风险因素分析;通过分析因素后,于2017年7~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将在此期间护理的14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意外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意外不良事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存在态度不佳、操作不规范、欠缺有效沟通、记录不规范等护理风险因素,应注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其责任心,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水平。

  • 标签: 呼吸科 护理管理 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 简介:目的针对产科护理管理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产科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然后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4%,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护理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且明显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 标签: 产科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 92 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46 例患者进行风险管理,设为研究组,另外的 46 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相比于常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11例消毒供应室医务人员,选取时间是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所有医务人员需要接受细节管理模式学习,观察学习之后的护理质量。结果发现所有医务人员的学习之后的护理质量(安全识别能力、服务意识、风险防范能力)高于学习之前数据,其结果是p<0.05.结论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使用细节管理不仅能将护理质量提高,还能降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其优势明显。

  • 标签: 细节管理 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电子病案是指将传统的纸张病例实现电子化,并使用计算机将病人的医疗记录进行数据的储存,传输,管理等。在医学领域当中,电子病案的内容当中不仅包括了纸张病案,同时是将患者整个的医疗进程,如医疗信息,病史,实施过的各类检验或是原先的一些影像资料等进行囊括入内。其对于现代医学的整个病案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院中,电子病案管理系统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本文主要是探讨电子病案管理系统在医院当中运用后所产生的优势以及劣势进行对比,以进一步的保障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 标签: 电子病案管理系统 医院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探究在ICU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的样本为300例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这一年时间内在我院进行ICU护理工作的患者,将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人数相同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的ICU护理工作时增加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对照组患者的ICU护理工作采用常规ICU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对比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P<0.05。结论通过数据结果可知,在医院ICU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ICU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将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应用在ICU护理管理中可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 护理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