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试点病房发放110份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观察组,在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非试点病房发放110份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病房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实施效果较好,可进一步完善并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住院患者 护士
  • 简介: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强化基础护理及规范护理行为,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实惠的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是随着2010年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对护理工作提出新要求,是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改革。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士工作压力 护理服务质量 手术室 临床护理工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升疼痛护理质量。方法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第四章第十三节"疼痛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中的要求,制定疼痛护理专项检查表单,分别从疼痛评估、疼痛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患者疼痛健康宣教、疼痛记录、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疼痛管理团队建章立制及活动记录六个维度,由专人对外科片护理单元进行三轮术后疼痛护理专项检查,并落实PDCA循环。结果疼痛评估合格率由45%提升到98%,措施落实合格率由60%上升到99%,健康宣教合格率由50%上升到98%,疼痛记录合格率由30%上升到96%,知识掌握合格率由52%上升到95%,团队管理合格率由25%上升到98%。结论专项护理检查使疼痛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是全面提升专项护理质量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疼痛护理 护理专项检查 护理质量
  • 简介:柯大夫:正在念大学的弟弟摔伤了,X光片显示:右侧肱骨内上髁骨折,见骨折碎片,骨折块向远端移位,右肘关节未见脱位,余骨质未见明显骨折、他现在已经做完了手术,身上带着铜板。我们全家人都为这件事焦虑不安,请问这种情况要多久才能好,怎么护理调养?

  • 标签: 骨折术后 护理 肱骨内上髁骨折 焦虑不安 柯大夫 X光片
  • 简介:对于患某些疾病的患者来说。为了配合治疗,医生在为其施行相关治疗措施时,会依据病情选择一些“外来设备”辅助患者病情的治疗和恢复,如肠癌术后患者自身携带的造口袋,喉癌术后患者携带的气管套管,长期化疗或需要长期输液患者携带的深静脉导管等。在医院内,医务人员会给予相关的护理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而当患者在家时,面对这些“设备”,如何做到正确护理呢?本期策划将为您一一解答。

  • 标签: 肠造口患者 日常护理 设备 身体 配合治疗 术后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术期护理护理效果。方法4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焦虑情绪、心率、血压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为(34.8±6.1)分;麻醉前心率为(71.3±5.8)次/min;麻醉前的收缩压为(127.3±9.4)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患者麻醉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为(43.6±5.5)分;麻醉前心率为(86.3±8.8)次/min;麻醉前的收缩压为(137.6±6.4)mmHg。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麻醉前的心率低于对照组,麻醉前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围术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理情绪,稳定麻醉前血压、心率,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围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循证护理路径用于泌尿外科专病护理的疗效。方法将96例泌尿外科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对比观察2组护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护士能力成长和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效率得分、护理质量评分、护士能力成长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循证护理路径用于泌尿外科专病护理能提高护理绩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路径 泌尿外科 专病 绩效
  • 简介:眼科急诊多较为危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诊断与处理,如处置不及时则会导致患者的眼睛严重损伤乃至失明,这就需要临床眼科医师及眼科急诊护士熟练了解和掌握急救技巧。笔者总结眼科急诊护理心得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眼科 急诊 心理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踝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9例踝部骨折患者展开研究,采用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护理干预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干预,89例踝部骨折患者优55例,良23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为87.6%。结论对踝部骨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术前与术后等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踝部的早日康复。

  • 标签: 踝部骨折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102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依从率为96.1%,对照组患者依从率为78.4%,研究组患者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血糖的发生比例为7.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3%、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依从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系统护理干预 治疗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在军队医院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磁性医院”管理模式,结合本院护理队伍现状,通过健全护理管理组织,考核竞争上岗模式,开展“品管圈”活动等方法,完善和创新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由89.3%增长至95.5%(P<0.05);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明显降低,其中去人格化由31.48%降低至18.52%(P<0.05)、个人成就感由47.22%增长至62.96%(P<0.05)。结论通过“磁性医院”管理模式的应用,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有效稳定了护理队伍,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磁性医院 护理质量 品管圈 军队医院
  • 简介: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专家爱德华·戴明提出了PDCA循环概念,其属于质量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的循环系统,是一项不断提高、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过程主要包括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四大过程,该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各大企业管理之中,而且也逐渐被应用于临床护理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临床护理 应用 质量管理 管理科学化 循环系统
  • 简介: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74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D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14.26±2.68)分、(71.06±10.68)分,对照组护理后HAMD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19.86±3.55)分、(51.26±10.0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症 心理护理 护理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的护理。方法对本院20例外阴白斑患者施行聚焦超声治疗。目的所有病例经过聚焦超声治疗及正确的护理后痊愈。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对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很重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聚焦超声 外阴白斑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行PCI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给予支持性心理疗法及认知疗法,观察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干预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PCI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

  • 标签: 冠心病 PCI术后 焦虑 抑郁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胃镜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经过严格护理风险管理)85例和对照组(未经过严格护理风险管理)71例,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中胃出血1例,贲门撕裂1例,肿瘤出血2例,死亡0例,总不良反应率为4.7%;对照组中胃出血2例,贲门撕裂4例,肿瘤出血3例,死亡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4.3%,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4,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助于胃镜检查的安全实施,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胃镜 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抽搐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方法将128例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四组,每组32例,A组在患者出现口唇发麻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缓慢静脉推注;B组、C组和D组分别在血液透析2.5h、3h、3.5h常规给予5%葡萄糖250ml+10%葡萄糖酸钙20ml,从透析通路输入。结果在血液透析2.5h给予5%葡萄糖250ml+10%葡萄糖酸钙20ml预防患者抽搐的效果明显。B组患者抽搐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早做好预防措施,是预防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血液透析 抽搐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护理的质量。方法25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尚未实施风险管理前收治的2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比如护理差错事件、风险发生率、护理投诉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件和护理投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风险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外科住院患者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减少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护理投诉情况的发生,降低护理工作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外科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