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与高原健康人PLT的水平。方法采用sysmexF-820型血液分析仪对5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实验组)和50例高原健康人(对照组)进行肿检测。结果实验组肿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的PLT水平,P<0.0l。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PLT水平会相对降低。

  • 标签: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PLT 检测 慢性高山病 缺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王老师的“小宝箱”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海拔升高也为机体带来各种高原反应,甚至某些灾难性的高原疾病。这些隐匿性危机,通常发生在一些特定人群,包括初到高原的旅游者、盲目从事大运动量工作活动者或本身具有基础疾病的人。

  • 标签: 青藏高原 失眠 头痛 高原疾病 高原反应 大运动量
  • 简介: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强烈地震,我部奉上级命令以摩托化行军速度在72h内急进高原对灾区进行医疗援助。在高原驻队4个月余的时间里,抢救数千例急重症患者,救治上万例当地普通患者,积累了许多急性高原病及高原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经验,并进一步对方舱医院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其问同时查阅国内外数个数据库上千篇文献。现结合我们的高原救治经验及文献报道对急进高原执行医疗救助模式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提高急进高原医疗救援能力和水平。

  • 标签: 军队卫生 急救医疗服务 高原
  • 简介:目的研究和探讨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下,新生儿室息复苏与护理问题,为积极有效预防和治疗高原或平原地区新生儿颅内出血提出有关防治措施。方法通过总结和分析我院(海拔3658米)自1997年以来实施复苏的21例新生儿室息病例,就复苏与护理方面内容进行了临床的研究和探讨;分析高原低氧环境与新生儿室息间的关系和窒息复苏中的难题,并探讨性提出有关应对办法和措施。结果21例均经复苏抢救;死亡3例(其中体重小于400g1例,合并先心病1例,颅内出血重度窒息各1例)。复苏成功率86%结论(1)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及低氧环境造成胎儿早产、窒息居多,而且使高原新生儿窒息缺氧较重,不易纠正;加之窒息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增多,形成窒息复苏有一定难度;(2)高原条件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显然不同于一般成人和平原地区的新生儿简单。成功的复苏与护理应该及早纠正缺氧,抓好保暖、清理呼吸道、充分通气、适时心脏按压及气管插管术,包括复苏后护理等关键环节。

  • 标签: 高原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低氧环境
  • 简介:实施高原地区卫生人才战略工程,是摆在高原人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卫生人才建设,是关系到高原地区卫生事业发展与否的当务之急。

  • 标签: 高原 卫生人才 卫生事业 发展 人才建设 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研究和探讨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抢救与防治问题,为积极有效预防和治疗高原或平原地区新生儿颅内出血提出有关应对办法和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海拔3658米)自1998年以来救治的1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就其治疗与护理方面问题作出临床研究和探讨;探讨性提出高原低氧条件下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和护理的有关应对方法和措施。结果治愈11例,其中2例愈后后遗症(脑积水及癫痫各1例)。死亡1例,为脑血管畸形所引起的颅内出血。治愈率90%。结论(1)高原的低氧环境既是造成胎儿早产、高原新生儿缺氧型颅内出血居多的主要因素,也是加重新生儿缺氧型颅内出血病情及妨碍治疗的危险因素。因高原条件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抢救与防治有一定难度,放提高围生期保健的质量,早期发现胎儿窘迫并给予适当的预防措施,有效地减少发病率,不失为防治颅内出血的重要措施。(2)高原新生儿颅内出血因潜在脑疝并发症、窒息、感染的可能性极大,与颅内出血有关潜在的后遗症可能较多;治疗上强调早期救治和及早纠正缺氧,合理氧疗,是提高抢救和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高原 新生儿 颅内出血 抢救 预防 低氧
  • 简介:目的对青藏高原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进行分析。方法对88例伤者的伤情,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痊愈5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4例,死亡74例。结论①脑损伤程度与伤者预后关系极为密切,严重原发脑损伤足伤者短期内死亡的关键回素。②创造条件及时解除脑受压是伤者可能获救的重要救治环节。③高寒缺氧地区纠正此类伤者严重缺氧环境,防治伤后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十分重要,是降低死亡半的重要救治手段之一。

  • 标签: 青藏高原 颅脑损伤 救治 意识障碍 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