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用FiltekZ350复合树脂和瓷嵌体修复Ⅰ类、Ⅱ类洞的边缘微渗漏的差异.方法选取40颗新鲜拔除的第三磨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10颗.A1组为Ⅰ类洞树脂直接充填,A2组为Ⅱ类洞树脂直接充填,B1组为Ⅰ类洞型瓷嵌体修复,B2组为Ⅱ类洞瓷嵌体修复.4组均置于1%碱性品红溶液染色21d.用低速金刚砂锯沿牙体长轴近远中向切开,制备牙齿切片,体视显微镜观测粘接界面染色剂渗透深度.结果(1)Ⅰ类(Z=5.909)、Ⅱ类洞(轴壁Z=5.504,龈壁Z=2.958)瓷嵌体的边缘微渗漏都显著小于Z350复合树脂直接充填(P<0.05);(2)无论树脂直接充填(Z=1.413)还是嵌体修复(Z=0.455),Ⅰ类、Ⅱ类洞的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瓷嵌体修复是牙体缺损理想的修复方法.

  • 标签: 树脂 直接充填 间接修复 超瓷嵌体 微渗漏
  • 简介:根管治疗效果与根管封闭剂密切相关,而在充填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根管封闭剂充填的情况。商品化的根管封闭剂种类众多,iRootSP作为一种新型生物陶瓷类根管封闭剂,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封闭性和抗菌性而逐渐被重视,其充是否会影响患牙的预后也引起了关注。本文总结了iRootSP理化及生物学性能,以及根管封闭剂充填的研究进展,结合随访病例分析iRootSP充的预后情况。

  • 标签: 根管充填材料 根管充填 预后 iRoot SP
  • 简介:本文介绍标准型生物调节器的构造、作用原理与适应症,使用时机与方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 标签: 矫治器.功能 上颌骨 错
  • 简介:目的探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在口腔正畸治疗的护理过程中护士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丛性的实践效果。方法对286例错胎畸形患者在口腔正畸治疗时采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指导临床。开展相关护理。结果整个护理过程护患沟通良好.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逐年上升,2012年患者的满意率为95.2%、依从性为93.8%,2013年满意率为97.3%、依丛性为95.6%,2014年满意率为99.5%、依丛性为98.5%。结论Peplau人际关系理论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可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互动与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 口腔正畸治疗 护患关系 治疗依从性
  • 简介:以重建发育方式为主导的手术设计与方法源于唇裂功能基质修复外科的概念。其手术设计与方法的应用原则概括为:(1)矫正畸形组织的顺序为先软组织后骨骼结构:(2)手术不仅要矫正唇裂的外形,更要从其形成原因上予以矫正:(3)骨膜是功能基质.在矫正畸形组织时应采用骨膜下的分离.以保护骨形成的新生层的血供.骨膜上的分离将有损正常血供的解剖结构:(4)消除作用于裂隙的异常生物力.将不连续的解剖结构重新建立;(5)将所有发育中的结构恢复到正常位置。

  • 标签: 先天性唇裂 矫正畸形 整复 手术设计 功能基质 骨骼结构
  • 简介:目的:对瓷材/复合纤维(Targis/Vectris)材料应用于儿童及青少年恒牙牙体缺损修复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78例88件Targis/Vectris修复体进行综合性复查.复查时参照Ryge标准及改良USPHS标准对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表面质地、颜色、牙髓反应进行质量评价,并对修复体对对颌牙釉质的磨耗情况及基牙的根尖周状况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对84件修复体采用龈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评价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结果: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除修复体的颜色及质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其余观察项目均表现为优良,84件修复体与其对照牙相比,牙龈指数无显著性差异(χ2=2.462,P>0.05);菌斑指数较低(χ2=22.837,P<0.05).结论:Targis/Vectris修复体是适合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固定修复材料,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恒牙牙体缺损 超瓷材/复合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