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测量髁突颈后缘锚固钉植入位置骨皮质的厚度,为建立2种医用锚固钉植入髁突颈后缘拔出力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本院拍摄CT的成年患者中,随机选取116例,共232侧髁突.利用CT采集颌面部数据并测量髁突颈后缘骨皮质厚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32侧髁突颈后缘骨皮质厚度均值为2.05mm,男性骨皮质厚度均值为2.04mm,女性骨皮质厚度均值为2.05mm,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0~34岁髁突颈后缘骨皮质厚度均值为2.05mm.35.49岁均值为2.06mm,≥50岁均值为2.03mm。经统计学分析.只有20-34岁和35-49岁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其他2组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为建立2种医用锚固钉植入髁突后缘拔出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奠定了基础.骨皮质厚度与锚固钉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关系。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 髁突颈后缘 骨皮质厚度 CT
  • 简介:目的研究牙列咬合特征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及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学生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TMDs症状分为阴性(28例)和阳性(98例)两组。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双轴诊断(RDC—TMD)轴1诊断标准进行颞下颌关节(TMJ)检查,取牙列模型,对两组模型前牙覆袷、前牙覆盖、后牙覆袷覆盖和Spee曲线等4种主要的咬合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史对于TMDs的发生并无显著影响(P〉0.05);而前牙覆铪、覆盖对TMDs发生均有一定影响(均P〈0.05),后牙反铪、锁铪对TMDs症状无明显影响(P〉0.05)。无论左侧还是右侧,TMJ出现杂音者的同侧Spee曲线曲度均较TMJ无杂音者的同侧Spee曲线曲度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MJ肌肉群扪诊疼痛与否对Spee曲线曲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牙覆袷、覆盖异常可能是TMD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TMJ出现杂音与Spee曲线的曲度有显著相关性,当Spee曲线较平直时,TMJ杂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Spee曲线 覆铪 覆盖
  • 简介:颞下颌关节是双侧联动关节,是人体内最复杂、最精密的骨关节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有很多因素会导致颞下颌骨关节病的发生,如遗传、精神因素、老龄化、骨密度降低、关节损伤、某些营养因素缺乏等。活性维生素D[1,25-(OH)2D3]是细胞外钙磷平衡的重要调节者,同时对骨骼肌系统也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活性维生素D缺乏对颞下颌关节病影响重大,主要表现在对关节髁突结构、软骨细胞、软骨下骨及关节内炎症因子等方面,本文主要就活性维生素D对颞下颌关节病的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活性维生素D 颞下颌关节病 软骨细胞
  • 简介:目的:错(牙合)畸形是否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风险因素,目前仍有很大争议。已有研究证明,牙齿的咬合功能与TMD之间并没有很强的联系。即便是有联系,也没有真正地在临床应用。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静态和动态错(牙合)畸形在TMD患者中的发病率,并将其与文献中所获得的正常人群数据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本研究纳入了625例TMD患者(75%为女性:年龄平均为34,2±6,7岁,范围25~44岁),根据临床检查-无痛[即:关节置换和(或)非疼痛性关节病]、肌肉和(或)颞下颌关节(TMJ)中疼痛与否,可将所有样本分为4组,记录静态和动态的错(牙合)畸形。静态的错(牙合)畸形包括咬合,后牙锁殆,深覆殆,前牙开殆,深覆盖,以及磨牙尖牙的不对称。动态的错(牙合)畸形包括正中/侧方骀干扰,以及从后退接触位(RCP)到最大牙尖交错位(M1)的滑动距离是否大于2mm。采用相关系数母评估每组样本中错(牙合)畸形与TMD疼痛状态之间的关联强度。结果:不同的错(牙合)畸形与TMD疼痛状态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磨牙不对称和侧方耠干扰上的φ数值从-0.081~+0.043。TMD人群中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与正常人群的患病率类似。结论:不管TMD患者的疼痛状况如何,TMD患者中静态和动态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与文献中报道的正常人群的发病率相似。因此,口腔全科医师应注意,错(牙合)畸形不应作为TMD的鉴别点。

  • 标签: 流行病学 错(牙合)畸形 发病率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简介:目的研究颌骨囊性病变采用开窗减压和刮治截骨的治疗效果及义齿式囊肿塞的应用。方法81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分别采用开窗减压(36例)和刮治截骨(45例),比较两组中相关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以x±s表示,对两种治疗方法手术用时、出血量、受累牙拔除、下唇麻木情况及术后治疗效果与复发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窗减压患者手术时间为(31.2±4.1)min,中出血量为(20.3±7.2)ml、受累牙拔除为(0.7±0.04)个,术后疼痛、下唇麻木、感染及术后3年咀嚼功能下降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刮治截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年刮治截骨组有6例面形发生轻度不对称,2例复发(4.44%),开窗组无面形改变和复发,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减压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留了颌骨的完整性及病变区的患牙,相对应刮治截骨是一种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囊肿 开窗减压术 囊肿塞 义齿
  • 简介: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fibrin,PRF)联合自体骨在拔牙同期自体牙即刻移植中充填牙周骨缺损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行拔牙同期自体牙即刻移植的130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和C3组。在移植牙根周骨质缺损区分别填塞不同的移植材料。A组60例采用PRF联合自体骨植入;B组35例单纯植入PRF;C组35例单纯植入自体骨,随访12个月,对术后移植牙松动度和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价。采用SPSSl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2个月,A组成功率为80%.有效率为96.4%;B组成功率为51.4%,有效率为80%;C组成功率为57.1%,有效率为77.1%;经,检验,A组与B组、C组间的成功率、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成功率、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体牙移植中植入PRF联合自体骨可促进牙周成骨.有利于移植牙的稳固。

  • 标签: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即刻移植 骨缺损 自体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