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3月28日我国首部口腔健康蓝皮书——中国人牙本质敏感现状正式发布了。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教授、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相建强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蔡继辉编审、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嵘先生以及口腔健康蓝皮书主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胡德渝教授分别致辞,并与全场嘉宾一起,在无比的期待中共同迎来了口腔健康蓝皮书的亮相。

  • 标签: 口腔健康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首部 中华口腔医学会 护理用品 牙本质敏感
  • 简介:冠修复体牙周组织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材料选择和冠修复体的设计对牙周组织健康起重要作用。牙周组织健康正确的临床操作、良好的口腔健康维护关系密切。本文就冠修复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冠修复 冠边缘 粗糙度 牙体预备
  • 简介:目的通过对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COHRQoL11-14)中文版的验证研究.探讨其在中国适龄人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国际生存质量评价项目的标准程序,对原版COHRQoL11-14系列问卷11-14岁儿童感知问卷(CPQ11-14)、父母感知问卷(PPQ)和家庭影响问卷(FIS)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改造,建立COHRQoL11-14中文版。使用该系列量表对11-14岁的儿童及其家长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调查,考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67对儿童及家长接受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CPQ11-1462份,PPQ和FIS各65份,量表的完成率在89%以上。CPQ11-14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92,条目-量表相关系数为0.49~0.70,ICCs为0.90.分半信度系数为0.85。PPO和FIS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和0.89,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4和0.83。因子分析显示中文版量表所包含的条目存在预想的逻辑关系。结论COHRQoL11-14具有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其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性质为其在中国适龄儿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 口腔健康 生存质量 量表
  • 简介:目的探讨错胎畸形及正畸治疗对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QoL)的影响趋势和程度,分析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用口腔健康研究量表(OHIP-14中文版)测量不同类型错骀畸形人群治疗前后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比较162例成人患者正畸治疗开始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12个月(T4)、治疗结束拆除矫正器(T5)、治疗结束后6个月(T6)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变化,分析患者OH.QoL的变化趋势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量表各领域中AngleⅠ类错殆组及AngleⅡ类错黯组在心理不适(领域3)得分最高,而AngleⅢ类错殆组在功能限制(领域1)得分最高,患者正畸治疗开始后1个月(T1)OHIP.14平均总得分最高(P〈0.05):同时TOT1、T1T2、T2T3、T4T5、T5T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后(T6)得分低于治疗前(TO)(P〈0.05),即患者治疗后总体OH-QoL比治疗前提高。各条目中,正畸治疗前(T0)“其他人面前觉得不自在”最常给错殆畸形患者带来负面影响,T1“出现过明显疼痛”、“吃什么东西都不舒服”、“在其他人面前觉得不自在”、“感到紧张不安”、“对自己的饮食不满意”给固定正畸患者带来负面影响最大,正畸治疗前(T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健康状况对本研究患者OH-QoL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心理不适领域,而对于AngleⅢ类错殆畸形患者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功能障碍方面;错黯畸形的固定正畸矫治过程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治疗后能改善患者口腔健康,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 标签: 错畸形 固定矫治器 口腔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山东省桓台县中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探讨中学生口腔疾病患病特点,为龋病、错殆畸形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桓台县城区所有中学生共15893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检查项目包括冠龋、错胎畸形情况。结果桓台县中学生恒牙患龋率为30.58%,龋均为0.69.女生患龋率、龋均高于男生,15~18岁年龄组高于12~14岁年龄组。其中第一、二磨牙龋分别占恒牙龋的53.12%、41.32%。错殆畸形率为60.22%。安氏错殆畸形构成比为安氏Ⅰ类76.84%、安氏Ⅱ类12.81%、安氏Ⅲ类10.35%。结论桓台县中学生龋病及错殆畸形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关键词】龋病;错殆畸形;患病率;口腔健康调查

  • 标签: 口腔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调查 高中学生 桓台县 山东省 健康流行病学
  • 简介:口腔正畸学和牙周病学有着较广泛的联系。本文将从错矜畸形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牙周病患者在正畸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治疗后保持3个方面阐述正畸治疗牙周病的关系,以期为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正畸学 牙周病 错袷畸形 牙菌斑
  • 简介: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肿瘤生物样本库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日益受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世界各地也相继建立了肿瘤生物样本库。高质量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将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及个体差异,发展“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数据,也是决定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限速性因素。本文就国内外肿瘤生物样本库建立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做一论述。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转化医学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牙周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本实验于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比较医学科完成。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正常饲养;B组,单纯牙周结扎;C组,单纯高脂饮食;D组,牙周结扎+高脂饮食。3个月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同时,取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做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1)牙周结扎大鼠磨牙牙槽骨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吸收。(2)各组大鼠血清T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HDL-C和LDL-C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饮食大鼠,且D组大鼠血清CHO浓度高于C组(均P〈0.05);C、13组HDL-C和LDL-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高脂喂养和磨牙牙周结扎可建立高脂血症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牙周炎可致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浓度升高。

  • 标签: 牙周炎 高脂血症 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抗菌肽是构成生物天然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抗菌肽中,主要以防御素家族和cathelicidins家族为代表。文章对抗菌肽的分类和生物学性能研究的新进展及口腔疾病的关系加以综述。由于抗菌肽对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有望发展成为一类抗生素药物得以临床应用。

  • 标签: 抗菌肽 防御素 LL-37 口腔疾病
  • 简介:本文着重介绍应用复合树脂对临床不同类型牙体美容缺陷进行美学修复的临床设计方案、洞斜面设计、牙体美学分层修复颜色设计理念方法,并结合临床病例对修复过程中重要环节如口腔微笑分析、牙体比色、牙体预备、酸蚀、粘接、牙体修复、抛光修整等操作步骤及临床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复合树脂进行牙体修复,获得良好美学效果提供借鉴和帮助,以期共同努力提高复合树脂牙体美学修复水平。

  • 标签: 复合树脂 美学牙科 牙体修复 粘接技术 临床治疗 微笑美学
  • 简介:目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可能导致邻近的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面的牙周并发症。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采用3种不同的全厚瓣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对第二磨牙远中牙周愈合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择45例双侧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志愿者纳人研究。每个患者被随机分到以下3组。A组经Thibauld和Parant改良的袋状瓣.B组经Laskin设计的三角瓣.C组经Laskin改良的袋状瓣。通过临床测量评估患者术后3、6、12、24个月的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周健康状况。结果:21d后,术后并发症(水肿、干槽症)翻瓣的设计无相关关系。但是术后24个月后,B组与其他组相比,牙周探诊深度的降低及临床附着水平的增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不同的翻瓣设计行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对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周健康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由于翻瓣.在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后.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采用何种翻瓣设计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可能与手术医师的使用习惯和偏好有关。

  • 标签: 并发症 翻瓣设计 阻生牙 牙周探诊深度 第三磨牙手术
  • 简介:目的定性分析不同基底材料饰面瓷之间化学结合的方式。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3—9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和大连交通大学完成。以上颌侧切牙为模型,选用镍铬(Ni—Cr)合金、氧化锆、金钯(Au—Pd)合金、压铸瓷、钴铬(Co—Cr)合金、混合Au—Pd合金6种基底材料,按照厂家的操作要求在不同基底材料上烧结饰面瓷。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各基底材料饰面瓷界面,并用能谱分析仪进行元素分析。结果Ni—Cr合金、氧化锆、Au—Pd合金、Co-Cr合金、混合Au—Pd合金5种基底饰面瓷之间均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元素扩散,扩散范围约1~2μm。随着远离界面,扩散元素含量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压铸瓷基底在实验条件下未明显观察到饰面瓷压铸瓷的结合界面。结论Ni~Cr合金、氧化锆、Au—Pd合金、Co—Cr合金、混合Au—Pd合金及压铸瓷基底在和饰面瓷的烧结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结合。

  • 标签: 陶瓷 基底-瓷界面 基底材料 元素扩散
  • 简介:肿瘤、外伤等原因常造成颌面部骨组织的缺损缺失,而组织工程已成为骨缺损修复研究的新热点。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支架材料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现就复合支架材料在口腔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颌面骨缺损 支架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纳米材料
  • 简介:目的:比较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和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的CT表现特点。方法:对2005—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11例和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8例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病变髁突大小、病变范围以及病变周围软硬组织改变。结果:11例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病例CT显示肿瘤病变髁突无明显分界(8/11)或与患侧髁突有蒂相连(3/11);肿瘤骨皮质及骨髓腔均与患侧髁突相续,瘤体表面均有特征性薄层软骨帽覆盖,瘤体外周密度通常高于中心;瘤体周围均有薄层软组织包绕。患侧颞骨关节面表面均有明显矿化,且因受瘤体压迫改建而较对侧平坦,患侧关节上、下腔间隙较对侧明显变窄;肿瘤生长方向不尽相同。8例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病例CT显示髁突颈部和(或)下颌支延长,髁突形状改变;增生的髁突外周骨皮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化,硬化层厚度较对侧大;骨髓腔密度较不均匀。结论:CT检查能有效提供病变髁突及其周围软硬组织情况,为鉴别诊断下颌骨髁突骨软骨瘤和单侧下颌骨髁突增生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髁突 骨软骨瘤 增生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颌骨畸形
  • 简介:目的评价Er:YAG激光照射对牙本质瓷块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因正畸拔除的完整无龋坏、无隐裂的前磨牙30颗,分别制备3mm×3mm的牙本质面,随机分为以下3组:Er:YAG激光组、酸蚀组、酸蚀+Er:YAG激光组,每组10个样本。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样本的表面形态,并检测牙本质瓷块间的粘接强度。结果酸蚀+Er:YAG激光组粘接强度值最高,酸蚀组和Er:YAG激光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酸蚀组Er:YAG激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蚀联合Er:YAG激光照射能够增强牙本质瓷块间的粘接强度,是牙体组织粘接前有效的表面处理方式。

  • 标签: ER YAG激光 酸蚀 牙本质 粘接强度
  • 简介:唾液中存在着多种肿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相当一部分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存在、颈转移、复发等关系密切.检测和监测唾液中肿瘤相关生物标记物可有助于发现部位深在的、隐匿性肿瘤,判断颈淋巴结转移和治疗后的复发趋势.本文就文献报道的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相关的唾液生物标记物作一综述.

  • 标签: 唾液标记物 口腔恶性肿瘤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forsythus,Tf)和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denticola,Td)逆行性牙髓炎的相关性。方法:采集逆行性牙髓炎患牙的牙髓组织(40例),应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定量监测患牙牙髓组织中Pg、Tf、Td三种微生物以及总的细菌量。结果:逆行性牙髓炎患牙牙髓组织中Pg、Tf和Td的检出率分别为22.5%、82.5%和47.5%,三种微生物之间具有协同致病效应,OR值及95%可信区间为2.83(1.26~6.38)。结论:红色复合体(Pg、Tf、Td)逆行性牙髓炎牙髓组织的感染密切相关。

  • 标签: 逆行性牙髓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福赛坦氏菌 齿垢密螺旋体 红色复合体
  • 简介:乙醛脱氢酶-1(aldehydedehydrogenase1,ALDH1)是正常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之一,ALDH1的异常表达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现ALDH1也是头颈部鳞癌干细胞的标记之一,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

  • 标签: ALDH1 头颈部鳞癌 肿瘤干细胞
  • 简介: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和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全英文口腔医学专业期刊InternationalJotcrnalofOralScience(IJOS,《国际口腔科学》)自然出版集团(NaturePublishingGroup)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成为Nature系列合作期刊。这也是我国口腔医学界Nature首次合作出版学术期刊。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出版集团 合作协议 学术期刊 国家重点实验室 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