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揭示BMP2指节肽(BKP)结合后的Ta2O5纳米是否具有促进种植体表面骨整合的能力。方法:以多巴胺为中间介质,将BKP结合于Ta2O5纳米表面,通过接触角测量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BKP和Ta2O5纳米的成功结合。将种植体植入新西兰白兔的胫骨内,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术后1、2、3、4周种植体表面成骨相关基因ALP和Col-I的表达,制作骨-种植体不脱钙磨片,观察术后2、4、8周种植体周围骨的组织学表现。结果:BKP成功结合至Ta2O5纳米表面。相对于两组对照组,实验组表面基因表达量有显著的提高且在骨-种植体接触面积和新骨形成方面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Ta2O5纳米表面附着BKP可明显促进种植体骨整合,这种表面处理方法可用于改善钽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 标签: BMP2指节肽(BKP) Ta2O5纳米管 多巴胺 基因表达 骨整合
  • 简介:目的探讨多壁纳米增强义齿基托树脂(MWCNTs/PMMA)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方法进行MWCNTs/PMMA复合材料制备,参照ISO7406技术报告相关标准,对MWCNTs/PMMA复合材料生物安全性进行体内及体外试验.包括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及口腔黏膜刺激试验.评价复合材料的生物学性能。结果细胞毒性试验评价级别为1级.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口腔黏膜刺激试验未见异常组织学反应。结论MWCNTs/PMM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安全无毒。

  • 标签: 纳米碳管 基托树脂 复合材料 生物安全性
  • 简介:与手用不锈钢器械相比,镍钛机用器械具有良好的超弹性、形态记忆功能,因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然而镍钛机用器械的分离也给临床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改善其安全性,根预备器械不断发展创新,新型镍钛根器械也在不断涌现。本文从镍钛器械几何形状、运动方式、机械物理性能以及根预备混合系统4个方面介绍目前常见的以及新型镍钛器械特性。

  • 标签: 镍钛机用器械 根管预备 机械性能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枝接长链烷基季铵盐的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在大鼠口腔内的抗菌防龋功能.方法:选取5周龄SD雄性大鼠20只,口腔内接种变形链球菌,同时辅以致龋饮食,建立大鼠口腔龋病模型;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以自行合成的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刷洗牙齿而对照组则用以普通的纳米二氧化硅无机填料.4周后进行大鼠口腔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随后处死大鼠,鼠齿按照Keyes龋齿计分标准进行计分,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口腔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少于二氧化硅处理组(P<0.05);Keyes计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牙齿验面窝沟及平滑面龋损均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动物实验表明,新型纳米抗菌无机填料具有明显的抗菌防龋功能.

  • 标签: 季铵盐 无机填料 大鼠 变形链球菌 Keyes计分
  • 简介:钛金属自身不具有抗菌性能,因而细菌容易聚集和黏附在钛种植体表面,导致种植体相关感染,这是种植义齿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种植体表面纳米改性可通过形成的纳米级形貌或引入的纳米材料赋予种植体表面不同程度的抗菌性能,同时不影响甚至增加成骨活性,从而提高种植义齿修复的成功率。本文将从纳米形貌和纳米材料两方面对钛种植体表面纳米改性在抗菌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种植体 抗菌 纳米形貌 纳米材料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胶原基纳米骨复合材料(nHAC)修复牙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小型猪牙周骨缺损模型,设立rhBMP-2-nHAC复合材料植入组、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植入胶原基纳米骨组.术后8周观察各组间修复效果及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分析评价牙周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术后8周可见复合材料植入组大量新生牙周组织生长,四环素单标记表面、四环素双标记表面、骨矿化沉积率、骨体积、类骨质表面、成骨细胞表面等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胶原基纳米骨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MP-2和nHAC可明显促进牙周骨缺损修复。

  • 标签: 牙周骨缺损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胶原基纳米骨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 简介:预备目的是通过根清理彻底去除根管内坏死组织、细菌及其代谢产物、牙本质碎屑,并为根严密充填建立理想形态。如处理不当会导致根偏移、台阶形成、根堵塞、根侧穿、器械折断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根预备操作失误,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标签: 根管系统 预备 操作失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根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阻塞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根阻塞患者89例(89颗患牙),共134个根因钙化、器械折断、塑化治疗、折断根桩等原因造成根阻塞,在根显微镜下应用超声技术进行根治疗,统计成功率。结果有71颗患牙(107个根)完成根治疗,成功率为79.8%;根再通率为79.9%。其中钙化根的再通率为85.3%.器械折断根再通率为76.5%,塑化根的再通率为73.0%,折断根桩的根再通率为100%,折断根桩的根再通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超声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阻塞根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根管显微镜 超声根管技术 根管阻塞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使用新型根糊剂,比较四种充填方法对根密合度的影响,从而指导临床根充填法的选择。方法:在离体前牙上行根预备及根充填,而后用印度墨水染色法在显微镜下比较充填效果。结果:显微镜下观察糊剂加牙胶的侧方加压充填法组和单纯使用糊剂的机用螺旋充填法组有较好的封闭性能。结论:本实验为新型糊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根管预备 根管充填 微渗漏 根管糊剂
  • 简介:充填的目的是用根充材料将根系统三维严密封闭,防止微渗漏,促进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愈合。本文主要介绍根充填中的操作失误,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标签: 根管系统 根管充填 操作失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对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弯曲强度的影响。方法:36个镍铬合金烤瓷试件随机分为6组(n=6),其中5组的整个试件的表面分别镀覆非晶金刚石膜厚为20nm、40nm、60nm、80nm、100nm,对照组不镀膜;按照ISO9693-1标准的三点弯曲法测试试件的弯曲强度。结果:镀膜后镍铬合金烤瓷试件的弯曲强度分别是:20nm组为60.84±6.75MPa、40nm组为79.16±9.82MPa、60nm组为86.23±11.43MPa、80nm组为81.40±9.69MPa、100nm组为64.56±7.07MPa,未镀膜组为46.15±5.53MPa。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复合体的整个试件经镀覆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后其弯曲强度显著增加;镀膜时选择40-80nm的膜厚可以获得较高的弯曲强度。

  • 标签: 纳米材料 非晶金刚石膜 镍铬合金 烤瓷 弯曲强度
  • 简介:目的对比研究纯钛表面不同微纳米图案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探讨微米与纳米结构在影响细胞行为当中的不同作用。方法制备4组纯钛微纳米复合表面形貌:喷砂(S)、喷砂-酸蚀(SLA)、喷砂-碱热(SAH)及喷砂-阳极氧化(SAN)。检测各组材料表面理化性能,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材料表面形貌及细胞黏附形态,CCK-8法测定细胞在材料表面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分化能力。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最小有意义差异(LSD)t检验对同时间点不同组的CCK-8及ALP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粗糙度结果示:SLA组粗糙度大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Ra=38.449,PRa<0.001;FRq=29.564,PRq<0.001)。(2)扫描电镜示:S组仅形成弹坑状一级微米结构,黏附细胞伪足短小,SLA、SAH及SAN组分别修饰沟壑状、网状及管状二级纳米多孔图案,细胞于SAH、SAN组表面伪足更为伸展,其中SAH组表面细胞伪足生长进入孔隙形成机械锁结。(3)CCK-8结果示:第5天,SAH和SAN组细胞增殖A值(1.546和1.528)显著高于S组(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29,P=0.042);第7天时,SAH和SAN组细胞增殖A值(2.646和2.57)显著高于S组(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P=0.035)。(4)细胞分化检测示:接种7d后,SAH组ALP活性(77.656)显著高于S、SLA及SAN组(53.132、51.052和62.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734,P<0.001);接种14d后,SAH与SAN组ALP活性(104.107和109.963)显著高于S与SLA两组(82.885和73.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52,P<0.001)。结论钛片表面微纳米图案影响细胞伪足形态,促进细胞增殖及ALP活性,其中多孔形貌显著增加细胞活性,碱热处理表面早期ALP活性显著增加,且形成纳米网比纳米更有利于形成机械锁结

  • 标签: 表面改性 微纳米结构 纯钛 纳米网 纳米管
  • 简介:目的:比较镍钛机用根器械,和不锈钢K锉用于老年根预备时的清理能力和操作时间,为老年牙根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门诊拔除的老年患者单根患牙40颗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不锈钢K锉、HEROShaper镍钛机用根器械做根预备,分析评价其操作时间和根清理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根冠部、根尖部的清理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冠部和根部,根中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根预备时间为5.74±0.61min,对照组为6.38±0.75min.结论:HEROShaper根预备器械与不锈钢K锉相比有较彻底的清理能力且节省操作时间.

  • 标签: 镍钛器械 根管预备 老年人
  • 简介: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随着根管治疗术在临床中的逐步推广和完善,使许多患牙得以保留。然而,根治疗有6%~34%的失败率,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对临床中1例由根治疗失败而导致患牙被拔除的病例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临床中如何避免医方因素导致根治疗失败及根治疗失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警示。

  • 标签: 根管治疗失败 根管治疗后疾病
  • 简介:患者,男,76岁。因下颌牙列缺损于2006年10月5日来校医院口腔科就诊。

  • 标签: 下颌侧切牙 双根管
  • 简介:本文提出了通过牙根全身给药的假说,目的为探讨一种全身给药的新途径,即通过牙齿的根将治疗全身疾病的药物通过根尖周组织吸收到全身,发挥治疗作用。本文在提出假说的基础上,对牙根全身给药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对其研究内容做了探讨。该假说需要验证及研究的内容包括:牙根给药药物的吸收、转运、代谢及其对局部和全身的影响,关键是药物能否通过根经根尖周组织吸收达到全身而发挥作用;给药牙齿的选择;根管内给药的剂量控制;给药的形式与给药的制剂等。

  • 标签: 根管 根管给药 根管全身给药 假说 药物 给药途径
  • 简介:近15年来,影响根治疗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手术显微镜的引入和推广应用。手术显微镜多级放大功能和良好的照明技术,使医生能够看清髓室底及根管内部结构,精确定位手术位置,把握操作细节,从而改善并提高根管治疗术的质量。显微根治疗可以对传统根治疗无法完成或难以完成的病例包括根遗漏、塑化根、钙化根、根台阶形成、器械断针、侧壁穿孔等进行治疗,使更多患牙得以保留。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及国内外文献,对根手术显微镜的组成、显微治疗辅助设备器械的功能和显微镜在疑难根治疗中的应用等进行评述。强调根显微镜在疑难病例治疗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在进行显微根治疗前须进行显微镜应用技巧培训。

  • 标签: 手术显微镜 牙髓病学 根管治疗
  • 简介:对根管内感染的失败病例进行根再治疗,并辅以显微镜、超声等现代技术,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严密充填根防止再感染,可达到保存患牙的目的。本文对临床上根再治疗的病例选择、感染控制、常见的临床技术问题和对策加以总结,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标签: 根管治疗 再治疗 显微镜 超声
  • 简介:根管外科通常是应用于根治疗失败的病例.但是并非所有根治疗失败的病例都是根管外科的适应症:是否应进行根管外科治疗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本视频讲座将详细讨论这些因素以及根尖外科的临床技术。

  • 标签: 根管治疗失败 外科处理 根尖 根管外科 外科治疗 临床技术
  • 简介:治疗的根尖止点控制包括确定工作长度、工作宽度以及根尖区的根形态等。本文从根尖区解剖、保持根尖通路和通畅、根尖区预备以及根尖止点和预后的关系等四方面讨论根尖止点控制的重要性。

  • 标签: 根尖止点 根尖解剖 通路锉 通畅锉 根尖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