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珊瑚人工骨(naturalcoral,NC)作为骨组织工程学载体吸附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的可行,并比较两种可降解屏障膜PLGA-NC复合膜和PLGA膜的生物相容及用于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可行.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狗的BMSCs,检测其成骨活性;将NC和可降解屏障膜材料分别吸附原代培养的BMSCs,观察复合物的形态,进行细胞蛋白含量测定.结果:BMSCs在NC的孔隙中生长良好,并有细胞基质的分泌;两种屏障膜与细胞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但PLGA-NC复合膜较PLGA膜有更多的微孔和更好的成形.结论:NC可作为牙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细胞载体;PLGA-NC复合膜比单纯的PLGA膜更适合作为牙周引导组织再生的屏障膜材料.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可降解性膜 珊瑚人工骨 生物相容性
  • 简介:蛋白多糖是颞下颌关节软骨的重要基质成份,与相应组织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其组织完整密切相关.蛋白多糖主要由核心蛋白和糖胺多糖组成,蛋白成分主要包括蛋白多糖聚集素,双糖链蛋白多糖和蛋白核心多糖.糖胺多糖主要包括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和硫酸肤质素.蛋白多糖聚集素存在于承受较大压力的组织,主要通过糖胺多糖链中硫酸软骨素的水合作用,为组织提供压缩刚度;双糖链蛋白多糖通过它的核心蛋白与Ⅱ型胶原纤维存在强相互作用,而蛋白核心多糖主要是通过它的核心蛋白与Ⅰ型和Ⅱ型胶原纤维产生相互作用,双糖链蛋白多糖和蛋白核心多糖在胶原纤维的抗张力负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蛋白多糖 颞下颌关节 生物力学 细胞外基质 髁状突软骨
  • 简介:生物活性玻璃(Bioglass,BG)是一种新型人工合成的骨替代材料,突出特点是具有成骨迅速,不仅可以和骨组织结合,还可以和软组织结合.在牙周病骨缺损、牙槽骨重建以及听骨链重建等临床应用方面获得很高的成功率,本文就BG的成骨作用、成骨机制、性能的改进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生物活性玻璃 实验 骨替代材料 研究进展 牙周病 骨缺损
  • 简介:目前,大部分美学部位缺失牙的修复是通过延期外科种植方法来完成的。但不幸的是,这种延期导致了愈合时软、硬组织的缺失,从而需要在种植同期采用组织引导再生技术。锥状种植体的进展促进了预期良好的即刻种植。这种方法能够保护拔牙窝周围的骨结构。个别愈合基台的开发使保护牙槽嵴软组织,包括牙龈乳头,成为可能。本文回顾了为改善种植体周围美学效果而采用的软、硬组织保护技术。

  • 标签: 组织保护 理想美学效果 维护 缺失牙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实验兔下颌骨缺损中引导骨形成的作用,为骨组织的修复与重建筛选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方法: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兔两侧下颌骨均制作1.0cm×0.8cm大小的贯通性骨缺损,实验侧植入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材料,对照侧植入自体骨骼.术后第2、4、8、12周时,分别处死一组动物,对标本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颌骨缺损处的成骨情况.结果: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植入体内后,并不引起明显的排斥反应,缺损周围类骨组织逐渐长入材料周边孔隙,并逐渐矿化成骨,术后12周时,材料与周围组织形成牢固的骨连接.结论:多孔状生物微晶玻璃具有较强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 标签: 生物微晶玻璃 骨缺损 骨形成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生物学宽度在牙冠延长术后能否及如何重建的问题。以3只成年猴为实验对象,对其上下颌的右侧或左侧中、侧切牙实施牙冠延长术,以未手术的对侧牙为对照。术后12周,切除组织块进行组织学分析。组织测量结果显示,生物学宽度在牙冠延长术后得以重建;结合上皮多迁移至根面平整区的根方;骨嵴顶上方结缔组织纤维束的距离由牙槽嵴顶发生骨吸收而产生。

  • 标签: 灵长类动物 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形成
  • 简介:本文介绍标准型生物调节器的构造、作用原理与适应症,使用时机与方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 标签: 矫治器.功能 上颌骨 错
  • 简介:目的评价各种表面处理对于树脂改性玻璃离子修复材料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由3种材料:Vitremer、Fuji2LC和Photac-FilAplicap,制成224块样本,每种材料又分为5组共15组。每5组中阴性和阳性对照组样本未做保护,而实验组样本分别用Heliobond光固化粘接剂,Colorama指甲油封闭剂或玻璃离子制造商建议的表面保护剂进行保护。将处理后的样本分别浸入0.05%的美蓝溶液中,24小时后取出冲洗,去保护层,研碎,分别放入1ml65%的硝酸中24小时。溶液离心分离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颜料浓度以表示染料摄入情况。结果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结果在染料摄入方面,3种树脂改性玻璃离子修复材料之间无差异;但是,3种材料的实验组结果明显优于其阳性对照组。结论3组实验材料都需要表面保护,其中使用Heliobond光固化粘接剂获得了最佳表面保护效果。

  • 标签: 表面保护 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材料 光固化粘接剂
  • 简介:金属烤瓷修复体技术,目前已经在口腔修复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令人关注的问题,如固位力差,瓷裂,瓷剥脱及基牙继发病变.本文将重点从金属烤瓷修复体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及防护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体 牙周组织 口腔修复 义齿 临时冠 口腔材料学
  • 简介:本实验室研究调查了螺钉固位的双套冠修复体的载荷传导情况。实验中在铝块内埋入了3个连接了拉力计的Branemark系统种植体,它们包括中间的一个EsthetiCone和两侧的Ti-Adapt基台,并在其上制作双套冠式修复体,该修复体还包括了近远中各一个悬臂桥体。实验研究了螺钉固位和粘结固位相结合的修复体固剂的缓冲能力。在EsthetiCone下应用不同厚度的垫片,可调整修复体的不密合程度,在每个种植体和单端桥体上轮流加载50N的载荷,并测量其载荷的分布。结果显示;上紧中间修复体的螺钉,可加大载荷分布范围。粘固剂调节了双套冠冠层间的不密合,明显减小了一些支持种植体上的弯曲力矩,系统表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对不密合的耐受力,并能够提供多方面的修复选择。

  • 标签: 种植体 双套冠修复体 生物力学
  • 简介:对于重度拥挤错He,拔除双尖牙是获得间隙、排齐牙列的唯一的方法。通常,为达到或保持中线正确和良好的咬合关系,绝大多数正畸医生倾向于对称拔牙。但是,如果患者已经因龋病而失去第一磨牙,那么对称拔牙的矫治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本文作者将报告2个病例,均采取非对称拔牙,并且达到了功能He和良好的面部外观。

  • 标签: 非对称性拔牙 正畸治疗 拔牙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根向复位瓣术的临床与微生物作用。1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了包括洁治和根面平整的基础治疗(initialpreparationIP),3个月后对牙周袋深度>4mm的位点行根向复位瓣术。受试者在基线、基础治疗后3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进行临床和微生物学监测。每个牙6个位点检查菌斑堆积、牙龈充血、溢脓、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和附着水平。取每个牙的近中位点龈下菌斑,用棋盘式DNA-DNA杂交法检测40种龈下微生物的有无和水平。在单纯IP位点和IP加手术位点中,平均袋深、牙龈充血和探诊出血位点的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位点的平均附着水平均显著增加,但在手术治疗位点增加较多。2组治疗位点的总DNA探针计数均明显降低。手术位点的40种微生物中有19种在治疗后明显降低,而在单纯IP组有16种逐渐明显减少。虽然该组位点IP后微生物平均计数有所降低,但降低主要出现在患者接受手术后,尽管单纯IP位点并未接受手术。手术后袋深降低及伴随而来的牙周致病菌储库的减少可能是获得长期牙周稳定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根向复位瓣术 临床指标 龈下微生物 慢性牙周炎 菌斑堆积 牙龈充血
  • 简介:种植体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支抗方式。本研究采用16只雄性NewZealand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8)和对照组(n=8)。在左右两侧的鼻骨和额骨上分别用骨融钛钉固定好钛板构成施力系统。骨融合后在矢状方向上钛板之间加力并始终保持力的大小为55.00g。实验结束后制成干燥颅骨,对其进行直接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从本研究实验结果来看,种植体其本身并没有发生松动和移动,这表明骨融种植体在正畸力的作用下还是稳固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推力或拉力种植体本身所受的应力并无大的区别,只是反应的部位不同而以。因而该种植体在拉力的作用下也同样不会发生移动。

  • 标签: 骨融性种植体 支抗
  • 简介:牙种植技术已成为目前缺牙修复的一种常用的重要手段.但临床常有一些牙槽嵴过低、过窄和局部有凹陷的病例,在种植过程中常发生侧方穿孔,导致种植失败.随着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上述问题能够得以解决.自1999年7月起,我科开始将Bio-Oss骨代用品及Bio-Gide生物膜用于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 标签: 骨代用品 治疗 牙种植体 骨缺损 BIO-OSS 例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比较上颌骨大型缺损后,行颧区成形术,在颧骨体底部垂直于(牙合)平面方向植入的种植体,与直接往颧骨体斜向30°植入的种植体在垂直(牙合)力作用下表现的生物力学行为差异.方法:按照两个不同种植体义颌的设计特点建立两个一侧上颌骨大型缺损种植体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相同的垂直于(牙合)平面加载100N,比较两者的受力情况.结果:斜向植入种植体颈部最大等效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4倍;最大拉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10倍;最大压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5倍;最大剪应力约是垂直植入种植体的4倍.虽然两者在颧骨体以外其余部位的应力分布均类似于颧突支柱的应力传导路径,但斜向种植体受侧向力后在主要传导路径上的最大应力值都要明显高于垂直种植体的轴向受力情况.结论:无论是颧骨体研究区的应力分布,还是颧骨体以外其余颅骨骨质的应力情况,垂直植入都要明显优于斜向植入.提示采用在颧区垂直种植的颧颊翼种植体义颌,比颧骨体斜向种植的常规种植体义颌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表现.

  • 标签: 种植体 植入 颧骨 生物力学 义颌 骨内种植
  • 简介:先天缺牙可系遗传因素引起,也可在胚胎发育阶段因牙胚发育障碍造成。牙缺失可导致牙槽突生长发育不足,可影响面部美观,也可造成发音和咀嚼功能障碍。本文二例先天缺牙病例具有明显家族。病例一:陈××,女,7岁,替牙,11部位两颗多生牙,已萌,呈圆锥形;11...

  • 标签: 家族性 数目异常 先天缺失 先天缺牙 牙齿 牙缺失
  • 简介:目的研究下颌骨外形线与颅颌面结构的关系,为下颌骨重建提供指导.方法对80例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头颅定位正、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数据以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下颌骨外形线变量(ArGo、GoPg、GoGo)与颅颌面结构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且性别差异显著(P<0.01),但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建立了华东地区正常(牙合)汉族成年人下颌骨外形线变量的回归方程(P<0.01).结论下颌骨外形线与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显著的定量相关关系.

  • 标签: 下颌骨 外形线 头影测量 相关性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咬合创伤牙痛的特点。确定早期咬合的概念范围与定义,初步探讨诊断标准及防治方法。材料与方法:对临床诊断早期咬合创伤牙痛的17例病例进行检查,治疗的临床分析。结果:17例早期咬合创伤牙痛病例包括前牙3例,前磨牙5例,磨牙9例,表现为不明原因的牙痛,偶有咬合至某一个位置疼痛,有时定位不准确,检查偶有叩痛,经反复检查可查及咬合高点,但X线片检查牙体及牙周膜并未见改变,经调He治疗后1周内症状可得到明显的缓解。结论:临床上确实存在单纯因咬合创伤引起的早期牙痛,仔细检查可查到咬合创伤点,但不能查到牙体及牙周组织的损害,在临床应引起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引起进一步的损伤,有关单纯咬合创伤引起早期牙痛的发病原因及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咬合创伤性牙痛 诊断 临床分析 咬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