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牙合)重建患者进行义齿修复,恢复正确的垂直距离是重要一步,它为恢复患者理想的脸部外形和正常的口(牙合)功能奠定了基础.上下颌间距离正常者,面部表情协调自然,颌面部各器官、组织都处在生理和谐的状态下,咀嚼系统能发挥最大的咀嚼效能;反之,咬合垂直距离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本文对近年来垂直距离口颌系统健康的研究包括下颌姿势位的相对稳定性及垂直距离咀嚼肌肌电活动、(牙合)力、咀嚼效能、颞下颌关节功能、面部软组织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垂直距离 口颌系统 咬合 患者 下颌 正常
  • 简介:目的研究胶原复合梯度磷酸三钙(Col/TCP)修复髁突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在实验动物的右侧髁突前斜面形成3mm×4mm的全层缺损后,植入复合材料;左侧仅造成同样的缺损。分别于术后4、6、8、12和24周各处死6只实验动物,对缺损区的新生软骨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4周后复合材料即可诱导关节软骨的修复;12周时缺损区周围正常软骨基本一致,且关节下骨结合紧密;24周后再生软骨未见明显褪变;对照组缺损区由纤维组织充填,未见软骨形成。实验组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对照组为阴性;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见典型软骨细胞出现,对照组为纤维组织。结论Col/TCP可以修复髁突软骨缺损,形成类似正常的关节软骨。

  • 标签: 胶原 磷酸三钙 下颌骨髁状突 软骨
  • 简介:目的:探讨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的变化固定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5例129颗重度磨耗牙,根据垂直距离有无变化,分为三类修复:①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尚能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②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③重度磨耗牙伴有垂直距离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固定修复,须升高垂直距离。追踪观察1-7年,其中56例为两年以上。结果:65例病例中有63例修复后牙体、牙髓、牙周基本健康,修复体无脱落、无破损;咀嚼功能、美观改善均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未出现颞下颌关节问题或未加重。结论:根据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有无变化进行固定修复方法选择,临床思路明确,便于临床医师掌握,在临床是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牙体重度磨耗 垂直距离 固定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变化颞下颌关节凹改建的相关性.方法:对两组不同垂直高度的无牙颌患者,分别拍摄息止颌位双侧颞下颌关节(TMJ)标准薛氏位片,用硫酸纸描绘双侧关节凹轮廓,在描记图上测量关节凹最高点H到关节凹底边的垂直距离HH'代表关节凹深度;HH'的中点O'关节凹底边中点O之间的水平距离,代表关节凹中心位置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对左侧TMJ,关节凹中心位置在对照组平均为(-1.0±0.5)mm,而在实验组平均为(0.45±0.61)mm;对右侧TMJ,关节凹中心位置在对照组平均为(-1.19±0.63)mm,而在实验组平均为(0.65±0.52)mm.统计学检验显示,不论是左侧还是右侧,实验组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列长期缺失或总义齿人工牙列长期重度磨耗致垂直距离明显降低时,其颞下颌关节凹有向前改建的趋势.

  • 标签: 无牙颌 义齿 全口 垂直距离 颞下颌关节凹
  • 简介:目的:采用近距离投照技术,探索在下颌骨体多部位的临床检查方法。方法:利用放大入射点空间,近光源物像模糊,近片物像清晰的原理。使用普通牙片x光机,60~70kv、6~7mA、5″×7″片盒。将被检部位体表置于x线片盒中心并贴紧,x线管遮线筒口贴紧入射点皮肤表面,(实际焦点距皮肤20cm),中心线对准片盒中心曝光。结果:新创建下颌8-4及4-8口外投照位、下颌骨体侧位、下颌骨升支侧位、下颌骨单尖牙位、下颌骨切牙区后前位、腮腺造影侧位,共6个投照位置。结论:使用近距离投照技术,新创建上述六个投照新位置,摆位方便,操作简单,入射准确,影像清晰,增加了对颌面部新的平片观察点。在放射诊断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近距离投照法 下颌骨 X线平片 牙片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iOVD)动物模型的可重复更好的建模方法,及OVD升高对大鼠牙体牙周、颞下颌关节及全身体重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平均分为对照组和iOVD组(双侧上颌后牙戴1.5mm咬合板).运用修复技术完成iOVD咬合板的制作和黏结,分别在实验3天、1周、2周、3周、4周处死动物。观察项目包括体重分析、头侧位X线片、头颅标本解剖、下颌磨牙区骨段及髁状突组织学切片观察等。结果两组大鼠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侧位X线片示iOVD组大鼠髁突位置前移。上切牙腭侧磨耗面发生改变。iOVD组大鼠磨牙根分又区牙槽骨及髁状突中后区软骨出现组织学形态改建。结论采用修复技术可成功建立成年期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动物模型.咬合板的戴入引起了牙体牙周组织和颞下颌关节髁状突软骨的组织适应性改建.但对全身营养摄入无影响。

  • 标签: 咬合垂直距离 大鼠 咬合 髁状突 动物模型
  • 简介:分别将1颗放射性125I粒子或粒子空壳植入新西兰大耳白兔右侧面神经旁(n=12),另取12只家兔作为正常对照。植入后7、14、30、60d时取相应面神经行HE、AgNO3染色及丽春红G-亮绿sF双重染色,并制作透射电镜标本。结果:空壳粒子组面神经组织病理学结构正常面神经结构相似;粒子组髓鞘及轴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修复性变化。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可引起面神经损伤性以及修复性变化。

  • 标签: 放射性125I粒子 神经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观 近距离照射 面神经 家兔
  • 简介:作者对30例前牙牙列缺损同时伴有错的患者进行了修复前的正畸。目的是使正畸治疗能为前牙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前牙修复后无论在功能上、美观上都达到满意的效果。正畸治疗主要应用了方丝弓、细丝弓固定矫治器。前牙的修复以固定义齿为主。疗程长者二年,短者三个月。保持主要以各类修复体兼做永久性保持器。

  • 标签: 正畸 前牙 矫治器 义齿
  • 简介:口腔是外界通向人体的一个重要“窗口”,口腔健康也是全身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许多老年人也都患有一种或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胃炎等等,这些全身疾病口腔疾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牙周病。一般来说,口腔疾病作为病灶可引起或加重全身疾病;同样全身疾病也可引起或加重口腔疾病。

  • 标签: 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全身系统性疾病 口腔疾病 全身疾病
  • 简介:口腔正畸学和牙周病学有着较广泛的联系。本文将从错矜畸形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牙周病患者在正畸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治疗后保持3个方面阐述正畸治疗牙周病的关系,以期为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正畸学 牙周病 错袷畸形 牙菌斑
  • 简介:牙痛属于神经痛的一种。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是神经性疼痛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这种异常兴奋钠离子通道亚单位的可塑性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钠通道在牙痛发病机制中作用的阐明,发展特异性的钠通道亚型阻断药物将成为牙痛的重要研究方向。

  • 标签: 电压门控钠通道 牙痛 神经性疼痛 钠通道阻断剂
  • 简介:托槽镊的改制应用雷道光,邓益辉在托槽粘合过程中,正畸医师往往使用的是常规口腔科镊或用其它镊代替,由于镊喙光滑,常易导致托槽滑脱。鉴于此,作者用口腔科镊改制成一种夹持托槽的专用镊──托槽镊。附图托槽镊夹持托槽示意田A镊刀B镊锥托槽镊镊喙由镊锥镊刃组...

  • 标签: 湖北医科大学 口腔科 方丝托槽 进修医师 正畸医师 粘合剂
  • 简介:SCI论文是目前评价教育界和学术界成就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发表SCI论文是广大临床基础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之一。本文主要介绍SCI论文撰写和发表的体会.针对论文的语言基础、构思、准备、撰写、投稿、修改等步骤展开讨论,抛砖引玉,以期对广大科研人员有所启迪和帮助。

  • 标签: 科学引文索引 SCI 科学论文 英文写作
  • 简介:本期"世界名刊导读"栏目所载文章系编者向日本德岛大学口腔科学教育部刘大力医生特约稿件。结合本刊办刊宗旨,刘医生最终选择了发表于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的"Treatmentofperiodontaldiseaseandtheriskofpretermbirth"一文。有趣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刘医生又发现了3篇针对此文进行的评论文章,其中不乏直接提出质疑观点者。在此,以"牙周治疗早产"为总题目,将此4篇译文一并刊登,供广大口腔科医生参考。

  • 标签: 牙周治疗 牙周炎 早产 根面平整 新生儿出生体重 自发性流产
  • 简介:牙拔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术后因机体对拔牙创伤的生理反应会不可避免地引起局部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肿胀,这种由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肿胀虽然是正常手术的继发过程,但会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并可使很多由于恐惧而不敢拔牙的患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本文就拔牙术后疼痛和肿胀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为临床上如何避免或减轻拔牙术后的疼痛和肿胀提供帮助。

  • 标签: 拔牙 并发症 疼痛 肿胀
  • 简介:《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创刊五个年头了。在各级领导、各位专家、作者、读者以及广大口腔界同仁的关怀支持下,通过编委会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杂志以其独特的栏目内容、稿件的迅捷刊发、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新颖的版面设计,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逐渐得到了各界的认同。

  • 标签: 口腔医学杂志 期望 工作人员 栏目内容 版面设计 编辑部
  • 简介: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肿瘤生物样本库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日益受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世界各地也相继建立了肿瘤生物样本库。高质量肿瘤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将为研究肿瘤发病机制及个体差异,发展“个体化”治疗提供基础数据,也是决定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限速性因素。本文就国内外肿瘤生物样本库建立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做一论述。

  • 标签: 生物样本库 转化医学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