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经过5年随访研究证实.在后牙缺失种植修复的应用中,氧化锆基与钛基的成功率相似。材料和方法:采用两段式种植方案。最终修复体戴入后.对每位患者进行了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每年通过临床及影像学参数来进行评估,记录修复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数据分析(Wilcoxonsignedranktest)来观察比较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与对侧同名牙之间在生物学及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差异。描述·性数据用于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基准到最后一次随访)临床及影像参数的变化。结果:85名患者均存在单颗后牙缺失.植入85颗种植体,其中38颗氧化锆基和47颗钛基,分别安装38个全瓷冠及47个金属烤瓷冠。其中4名患者中途退出试验。81颗种植体分别支持44颗钛基、37颗氧化锆基.完成了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均未发现种植体失败,骨组织改建失败及基失败。因此.5年随访的所有基及修复体的成功率为100%。并且通过对比种植牙与对侧天然牙.发现钛基及氧化锆基之间在生物学及影像学参数指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随访记录中还发现,钛基与氧化锆基不会引起明显的边缘骨吸收。结论:通过中期随访研究发现,氧化锆基在单颗后牙缺失中的应用类似于钛基。但仍需要长期的观察研究来证实。

  • 标签: 氧化锆基台 钛基台 单牙缺失固定修复 存活率
  • 简介:随着可选择的种植体和可用的、经上皮的基台数量不断增加,选择合适的基可能成为既复杂又易引起混乱的问题。许多修复科医生采取制作昂贵的个别基的办法来避开这种选择过程。尽管个别式基在当时是必不可少的,但预成的基常常是更称心的。此文将描述适用的各类基,并有条理性和系统性地展示对于特定临床条件下如何选择适宜的基。讨论的标准包括种植体的位置,角度,软组织高度以及颌间间隙。本文就实验室条件下用间接方法选择基的内容综述种植体基的最新改变和发展。

  • 标签: 种植体 支持式固定修复体 基台
  • 简介:目的:探讨控制口腔综合治疗(DU)手接触部位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抽取门诊DU10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张。实验组采用消毒避污法,对照组采用擦拭消毒法控制交叉感染。每组牙椅控感前后各随机采样30次,比较两组控感前后细菌菌落数和操作时间、成本核算的差异。结果两种措施均能有效控制交叉感染,两组间控感前菌落数(t=-0.775,P=0.338)、控感后菌落数(t=0.383,P=0.845)、成本核算(t=-1.726,P=0.421)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操作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0,P=0.000)。结论消毒避污法和擦拭消毒法均能有效控制DU手接触部位交叉感染,消毒避污法能减少消毒剂气溶胶对空气的二次污染,擦拭消毒法更快捷省时。

  • 标签: 口腔综合治疗台 交叉感染 消毒 避污
  • 简介:目的探讨个性化全瓷基在前牙区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临床上收集51例前牙缺失患者(共植入60枚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26例选择个性化金属纯钛基纳入对照组即:个性化钛基+全瓷冠修复(30枚);25例患者选择个性化全瓷基纳入实验组即:个性化全瓷基+全瓷冠修复(30枚)。通过两组对照研究,术后1、6、12个月复诊,分别记录红白复合美学指数、牙龈指数及菌斑指数,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6个月红白美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比较:(1)红色美学指数:实验组(30例)高于对照组(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6,P=0.020);(2)白色美学指数:实验组(30例)高于于对照组(2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4,P=0.021)。术后1个月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菌斑指数(t=3.128,P=0.003)和牙龈指数(Z=-3.537,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菌斑指数(t=3.027,P=0.004)和牙龈指数(Z=-6.785,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前牙种植美容修复中,个性化全瓷基较钛基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桥基 全瓷 牙种植体
  • 简介:目的:研究个性化牙龈塑形与美观基的种植修复应用,提高前牙种植修复的红色美学效果.方法:75例患者96颗植体牙龈应用高频电刀个性化牙龈塑形、树脂冠压迫塑形,CAD/CAM设计制作美观基修复前牙缺损,并进行半年以上随访观察.结果:96颗修复体,91颗牙龈塑形效果满意,3颗较满意,2颗欠佳,成功率为:94.7%.结论:个性化牙龈塑形能形成与同名牙相近的牙龈形态,美观基具有牙龈塑形、穿龈愈合、维持牙龈乳头形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前牙种植修复的红色美学效果.

  • 标签: 个性化牙龈塑形 美观基台 种植修复 红色美学
  • 简介:目前,牵引延长成骨主要是采用仅在特定方向上牵引延长器械来实现的。在有邻牙或其他骨结合种植体存在的前提下,利用本文所描述的新的牵引延长基系统可实现在任意功能或美学所希望的方向上对含一个或几个骨结合种植体的骨段进行牵引延长成骨。使用这种基系统可使固定在骨量充足区域内的种植体随截开骨段移到修复学所希望的位置上。另外,此系统还可用于矫正种植年龄早,后因颌骨的生长发育致使位置发生改变的种植体。与种植体植入前后其他常规增加骨量的技术相比,此方法不仅可以缩短整个疗程,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压力,同时种植体成功的长期预后亦较好。

  • 标签: 牵引延长 基台系统 牙槽突 延长成骨 技术说明
  • 简介:本文展示了一种制作粘结固定型种植修复体的新加工技术.在保证间接制作修复体精确度的同时减少医师和患者的椅旁治疗时间。该技术主要包括种植体的复制,采用制作单冠或多单位修复体的双层印模法或塑料基底代型制作种植体的工作模。所以采用原本用于制做瓷嵌体和高嵌体的复制型盒.以及高精度加成型硅橡胶材料和低收缩性聚氨酯树脂材料精确复制原始模型中与种植体相关的结构。在原始基置入患者口内后.复制基用于最终固定修复体的制作。连续检测了50个基,将复制基就位于根据原始基台制作的代型(19个单冠,31个固定局部义齿)上.由2名修复医师和2名技师采用视觉检测法(实验显微镜放大至16倍)对这50个复制基的密合性进行检测。48例修复体“良好”(完全就位.边缘密合),2例“尚可”(未完全就位但调整后可就位),成功率为98%。该技术在保证精确制作粘结固定型种植修复体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

  • 标签: 种植修复体 固定型 制作 复制 基台 粘结
  • 简介:目的:研究种植体支持的氧化锆单冠粘固修复时,传统涂布方法和水门汀预压薄方法水门汀残留和粘接强度的差别。方法:应用SinoraCEREC系统扫描Ankylos标准B型6mm种植体基替代体,设计出水门汀层厚为50、80、110μm,厚度为1mm的氧化锆单冠3D数字模型,通过SinoraCEREC系统的CAD/CAM制作出氧化锆单冠。应用传统涂布方法和水门汀预压薄方法,将不同水门汀层厚的氧化锆单冠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在种植体基替代体上。观察人工牙龈中水门汀的残留情况,并分别检测不同水门汀层厚氧化锆单冠的粘接强度。结果:用水门汀预压薄方法粘固,50μm组的粘接力明显大于80和110μm组,80和110μm组的粘接力无明显差异。用传统涂布方法粘固,110μm组的粘接力明显小80和50μm组,80和50μm组的粘接力无明显差异。3种水门汀层厚的氧化锆单冠用传统涂布方法粘固后,种植体替代体周围和人工牙龈中溢出和残留的水门汀多于水门汀预压薄方法粘固。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预压薄方法粘固种植体支持的氧化锆单冠时,水门汀层厚的设计以50~80μm较佳,而用传统涂布方法粘固时水门汀层厚的设计以80~110μm为好。

  • 标签: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涂布方法 牙种植体基台 氧化锆单冠
  • 简介:目的:探讨透明压模式缺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利用空气压模技术制作透明的、可快速成形的缺隙保持器,应用于儿童乳牙早失后缺隙的保持。结果:30例患儿配戴透明压模式缺隙保持器后,无不良反应,保持效果肯定。结论:利用空气压模技术制作的缺隙保持器,制作工艺简单,配戴舒适,间隙保持效果稳定。

  • 标签: 压模 缺隙保持器 临床应用
  • 简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日渐重视,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及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导致在口腔门诊就诊的伴随有全身各系统疾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加;由于新药、新技术的使用,其他系统性疾病也对传统口腔医疗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微创化、舒适化医疗的发展也对医生的知识结构、临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总结了重医口腔无痛治疗中心开展口腔门诊镇静镇痛治疗的模式,并对该模式及其涵盖的技术进行阐述。

  • 标签: 口腔 镇静 镇痛 模式
  • 简介:实践技能考核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我国现行口腔医学实践技能考评模式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提出“考官集体评议、排序评分”考评模式,对该评判模式内涵进行解释,并解释实施该评判模式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 标签: 教育考核 评判研究 实践技能 改革
  • 简介:目的:研究生物膜内变异链球菌及其欺骗株密度感应社会欺骗行为的规避模式。方法:通过接种不同比例的欺骗株与野生株进行共同培养构成生物膜,以及将不同细胞量的欺骗株接种入由野生株结成的生物膜中,在混合群体中观察欺骗株定植情况,从而了解欺骗株对整个群体的影响程度。结果:按1∶1000、1∶100、1∶10、1∶1的比例接种欺骗株与野生株菌液,共同培养构成的生物膜中各菌株的活菌计数之比分别为1∶10477、1∶36、1∶28、1∶11;选择细菌密度约为2×106、2×107、2×108、2×109CFU/ml的欺骗株,接种80μl菌液至野生株已形成的生物膜中,共培养24h后欺骗株与野生株的活菌计数之比分别为1∶29878、1∶15、1∶13、1∶8。结论:变异链球菌的欺骗株未能在自然生态中获得定植,该菌形成的生物膜种群可有效规避社会欺骗行为。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生物膜 社会欺骗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全冠修复体抗断裂能力及失效模式的差异。方法:制作相同厚度的铸瓷全冠、全锆冠、氧化锆-饰瓷全冠和金属烤瓷冠全冠,n=10。进行试件的抗折破坏试验和失效模式分析,SPSS软件分析抗折性能和失效模式的组间差异。结果:全锆组的断裂载荷显著性高于其他3组(P〈0.05),烤瓷组与铸瓷组的断裂载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层瓷结构中,全锆冠和铸瓷冠的失效模式均为全瓷层的断裂,断裂后的裂纹走向相似。双层瓷结构中,仅有30%氧化锆-饰瓷冠表现为单纯的饰面瓷破坏,70%氧化锆-饰瓷冠为完全破坏,所有烤瓷冠的失效模式为单纯的饰面瓷破坏。结论:全冠类型对修复体的破坏几率和破坏模式有着显著影响,全锆冠的抗折性能高于铸瓷冠、氧化锆-饰瓷冠、烤瓷冠。

  • 标签: 厚度 抗折性能 失效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下两种不同拔牙模式治疗后下颌牙列变化的差异.方法选取采用亚历山大技术矫治完成的拔牙病例52例,分为拔除上下第一前磨牙组(A组)和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及下颌第二前磨牙组(B组),测量矫治前后下颌数字模型的牙弓宽度、长度、Spee曲深度及前牙不齐指数,并通过头影测量获取下切牙唇倾度.采用配对及成组f检验分别对测量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治后两组病例的尖牙间宽度稍增大,第一磨牙间宽度、牙弓长度、Spee曲深度、IRR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下前牙唇倾度显著减小(P<0.05),B组变化不显著(P>0.05).B组治疗前后第一磨牙间宽度、Spee曲深度减小量均比A组大,下前牙倾斜度减少量较A组小(P<0.05).两组尖牙间宽度、牙弓长度及IRR等变化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历山大矫治技术有利于维持原有牙弓宽度的大小.下颌减数第一前磨牙有利于维持磨牙间宽度及回收下前牙;减数下颌第二前磨牙则更有利于磨牙前移调整磨牙关系并维持下切牙唇倾度.

  • 标签: 亚历山大矫治技术 拔牙矫治 数字化三维模型 头影测量
  • 简介:目的:探究[牙合]贴面厚度以及牙体预备形式对全锆[牙合]贴面的抗折性能及失效模式的影响。方法:预备标准人工磨牙形成3组不同形式的预备体:A组[牙合]面均匀磨除0.5mm,B组[牙合]面均匀磨除0.5mm,轴面包绕高度1.5mm,C组[牙合]面均匀磨除0.5mm,并预备髓腔固位。采用CAD/CAM系统,通过DentalDesigner软件,将每组分别设计为0.5mm、1.0mm、1.5mm三种不同厚度,共制作出72个[牙合]贴面;测试不同牙体预备形式及不同厚度的[牙合]贴面的断裂载荷,并分析其失效模式。结果:不同牙体预备形式及不同厚度的全锆[牙合]贴面的平均断裂载荷值为:A组:(1275.9±205.6)N(0.5mm厚度);(2320.6±296.7)N(1.0mm厚度);(4909.1±399.3)N(1.5mm厚度);B组:(1404.5±215.3)N(0.5mm厚度);(2509.8±380.6)N(1.0mm厚度);(4917.8±320.4)N(1.5mm厚度);C组:(1279.6±248.4)N(0.5mm厚度);(2346.6±260.2)N(1.0mm厚度);(4575.3±458.7)N(1.5mm厚度)。随着厚度的增加,全锆[牙合]贴面的抗折性能也随之增加,同一牙体预备形式不同厚度的断裂载荷有统计学差异,不同牙体预备形式同一厚度的断裂载荷无统计学差异。0.5mm与1.0mm组别的失效模式(修复体折裂)相似,与1.5mm组别的失效模式(修复体与代型同时折裂)存在差异。结论:全锆[牙合]贴面厚度对其抗折性能有影响,抗折性能随着其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牙体预备形式对[牙合]贴面的抗折性能没有影响。厚度为0.5mm的全锆[牙合]贴面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 标签: 贴面 厚度 抗折性能 失效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口腔种植网络教学各要素的层级关系。方法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对各要素之间进行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分解矩阵等逐步分析。结果教师是最高层级,任务设计次之,网络教学环境再次之,学习者、组织安排、过程组织、教学素材和教学评价是模型结构的底层。结论教师在口腔种植网络教学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 标签: 网络教学 口腔种植学 解释结构模型
  • 简介:随着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新的口腔器械不断增加,器械的临床使用、周转率不断提高,对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各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因此,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方式已经成为众多口腔专科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消毒灭菌物品集中供应已成为科学化管理的趋势[2]。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于2009年11月启用了新的消毒供应中心,经过近1年的运行,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口腔专科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模式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直径压头对e.max全瓷冠抗折强度及失效模式的影响。方法20个e.max全瓷冠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直径为4mm、10mm的压头进行抗折试验,记录试件的抗折载荷值.体视显微镜观察其失效模式。结果两组试件抗折载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组试件破坏局限于修复体,可见加载区域的锥状裂纹及起于黏结界面的放射状裂纹;B组试件由近远中向裂为两瓣.伴有基牙的损伤。结论不同直径压头对全瓷冠抗折载荷及失效模式均有影响。大直径压头加载时,冠的抗折载荷值大于小压头加载;小直径压头加载时,其折裂模式与临床全瓷冠的失效模式相似。

  • 标签: 牙瓷料 修复体 失效分析 失效模式
  • 简介:跟踪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建立老年口腔医学专科,研究老年口腔组织结构、哀老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开展老年口腔病防治工作,培养老年口腔医学研究人才。创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与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及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均取得显著成绩,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 标签: 老年口腔医学 研究生 培养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