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帮助患者将下颌和舌保持在前伸位置以防止或减少舌向口咽部塌陷。无牙患者的矫治有特殊性,少有文献报导。本文介绍用以防止无牙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矫治器的制作方法。附图口腔矫治器治疗无牙颌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一、技工制作1...

  • 标签: 睡眠呼吸 口腔矫治器 牙 呼吸暂停指数 总义齿 自凝塑料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具有潜在致死危险的复杂疾病.此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口腔矫治器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方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此病治疗.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对各种口腔矫治器的分类及作用原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口腔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作用机制 保守治疗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睡眠呼吸障碍协作组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承办的第一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诊疗学习班将于2008年10月24-26日在西安举行,欢迎相关的各学科临床医师和技术人员参加。

  • 标签: 呼吸障碍 睡眠呼吸 口腔颌面
  • 简介:目的:评价Er∶YAG激光治疗急性牙周脓肿的效果.方法:72个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使用Er∶YAG激光治疗,对照组常规引流后使用0.9%生理盐水冲洗.比较2组受试者的疼痛指数变化、有效率.结果:激光治疗组疼痛指数、总有效率均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Er∶YAG治疗急性牙周脓肿优于常规切开引流.

  • 标签: Er∶ YAG激光 急性牙周脓肿 切开引流 短期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术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37例(男109例,女28例,年龄6~54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69例采用腭垂腭咽成形术,10例采用腭垂腭咽成形术+舌骨悬吊术,6例采用腭垂腭咽成形术+颏前徙+舌骨悬吊术,9例采用颏前徙+舌骨悬吊术,32例采用正颌手术,11例采用牵张成骨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60个月,所有患者睡眠打鼾、憋醒、大汗淋漓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29例患者AHI指数由术前51±13降为术后11以下,59例患者AHI指数降为5以下;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63%±15%增加至术后的97%±6%,平均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74%±9%增加至术后的95%±7%,有效率为95%,治愈率为43%。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根据其阻塞部位设计个体化的手术术式,可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腭垂腭咽成形术 舌骨悬吊术
  • 简介:目的探讨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04年8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OSAS患者150例,Silensor口腔矫治器矫治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OSAS患者矫治后心理状况各项指标较矫治前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存在明显心理障碍,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 心理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中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与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共选取102例研究对象:AML组49例,对照组53例,每组按年龄又分中年组和老年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Florida探针进行全口牙周检查。记录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余留牙数、中性粒细胞(NEUT)、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中年组中,AML组的PD、CAL、BI、PLI、CRP及牙周炎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EUT、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余留牙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AML组的PD、CAL、BI、CRP明显高于对照组,NEUT、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PLI、余留牙数及牙周炎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组牙周临床指标与相关血液指标之间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牙周炎关系密切,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牙周状况更差。

  • 标签: 中老年 白血病 牙周炎 牙周指数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亲自倡导,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儿科分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及中华口腔医学会等共同主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办的“第一届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多学科研讨会暨学习班”(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8分)定于2009年8月7-9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钟南山教授及国内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将亲临会议指导并做专题讲座,诚邀从事该组疾病诊疗、研究和关注该领域进展的呼吸科、心内科、内分泌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神经内科、儿科等相关学科医师积极踊跃参会交流.共同探讨睡眠呼吸障碍发病机制与防治。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睡眠呼吸障碍疾病 学习班 科研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3种应急治疗方法对急性牙髓炎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首诊就诊于泉州市石狮市医院口腔科的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患者189例(患牙189颗,均为前磨牙或磨牙),分别采取开髓失活法(A组)、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B组)及牙髓摘除术(C组)进行应急治疗.5~7d后复诊,评价各组的止痛效果并进行根管治疗.结果3种急性牙髓炎应急治疗方法止痛有效率:A组为71.4%(40/56);B组为89.2%(58/65);C组为92.6%(63/68).B、C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与C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急治疗后A组有3例发生急性根尖周炎,B组和C组各有1例.结论开髓后去冠髓失活法与牙髓摘除术的止痛效果较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应急治疗 止痛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上呼吸道阻塞患儿错畸形的患病率情况,并利用头影测量分析上呼吸道阻塞对颅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错畸形患病率调查:选取2017年5—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道阻塞患儿176例为病例组(ENT组),另选取2017年6月于辽宁省沈阳市光明中学七年级和塔湾小学三年级进行口颌面错畸形普查的中小学生485名为对照组(GS组)。比较两组人群不同期和整体错畸形的患病率,并统计不同期错畸形的安氏分类构成比。(2)头影测量分析:选取2017年5—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上呼吸道阻塞并进行正畸治疗的患儿32例为病例组(H组),另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上呼吸道通畅并进行正畸治疗的患儿32例为对照组(N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颅颌面软硬组织、气道矢状径间隙和舌骨位置进行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NT组患儿替牙期、乳牙期以及整体错畸形的患病率均高于G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恒牙期两组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组和N组患儿,在颅颌面软硬组织测量指标中,仅下颌平面角(SNGoGn)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道间隙矢状径测量中,软腭上后气道间隙(PNS-UPW)、软腭中后气道间隙(SPP-SPPW)、气道间隙最窄处距离(Mc1-Mc2)3项指标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舌骨垂直向位置测量中,H点到腭平面的距离(H-PP)、H点与后鼻棘点的距离(H-PNS)、H点到下颌平面的距离(H-MP)和H点与第三颈椎垂直距离[H-C3(V)]4项指标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呼吸道阻塞患儿的错畸形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在

  • 标签: 上呼吸道阻塞 错畸形患病率 颅颌面生长发育 气道 舌骨
  • 简介:目的:研究大鼠急性牙髓炎造成中枢致敏时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caudalpartofspinaltrigeminalnucleus,Vc)内c-fos蛋白的变化情况。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牙髓炎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不同时间点Vc核c-fos蛋白变化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封药后12h至24h,Vc核c-fos阳性神经元表达数目显著增多。结论:Vc内c-fos蛋白的变化时程与牙髓炎进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致敏 疼痛 C-FOS蛋白
  • 简介:目的:鼾症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健康。在本篇综述中.我们将介绍牙科医师在评价和治疗儿童和成人鼾症/OSA中所占有的地位,并且要着重介绍口腔矫治器治疗成人OSA这一方法。数据来源:以鼾症(snoring)、OSA、口腔矫治器(oraI/dentalappliances)作为关键词.搜索从1934年至2013年Pubmed/Medline/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的全部文献。搜索限制在同行评议的英文文章.只有少数使用其他语言的文章。文献搜索对同行评议的期刊和选定文章的参考文献列表进行手工搜索确认。结论:在儿童OSA的诊断与成人OSA口腔矫治器的诊断治疗方面,牙科医师的作用很重要。了解这些的牙科医师诊治时可以减少巨大的健康风险。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口腔矫治器 鼾症
  • 简介:目的评价改良型软压膜式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口腔科经改良型软压膜式口腔矫治器治疗的OSAHS患者12例,观察戴用矫治器前、后的临床表现,并将其戴用矫治器前、后的多导睡眠仪(PSG)监测数据及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OSAHS患者戴用改良型软压膜式口腔矫治器3个月至1年后,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均较戴用前明显降低,而血氧饱和度(SaO2)则有明显升高;X线头影测量显示治疗后的上气道宽度增加;达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结论改良型软压膜式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以无创伤性、可逆性、经济实用、戴用舒适感较强、便于携带而日益受到重视。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改良型软压膜式口腔矫治器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介绍下颈椎棘突两侧注射0.5%布比卡因治疗口颌面疼痛的一年临床经验。方法:对2517名出院诊断为口颌面疼痛的急诊科患者.以及771名2003年6月3019~2004年7月1日接受过封闭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数据整理。从以上两个数据库中抽调接受过棘突旁肌内注射布比卡因治疗的成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口颔面疼痛缓解程度用以下两种方式记录,①按一般临床经验和面部表情图将口颌面疼痛缓解分成4个等级(n=114):②按治疗前后患者在疼痛数字评估量表上选择的数值来评定疼痛缓解程度(n=71)。结果:共有118名成年患者接受了下颈椎棘突旁肌内注射布比卡因治疗,4份病例因资料缺失或不全而被剔除。75名患者(66%)疼痛完全或临床缓解.32名患者(28%)疼痛部分缓解.7名患者(6%)没有显著的缓解。总体上.114名患者中有107名(94%)治疗有效,疼痛缓解起效快.许多患者能在5~15min内得到完全的缓解。结论:这是在急诊科使用下颈椎棘突旁肌内注射布比卡因来治疗口颌面疼痛的首次大样本病例报道.证明这种方法可能成为急诊科对于急性口颌面痛的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混合牙瘤 锥形束CT 牙源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