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满足广大口腔医学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需要,大力培养口腔临床医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经广东省学位办和中山大学研究院批准,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决定在广州市、深圳市和珠海市举办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研究课程进修班。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课程进修班 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招生简章 口腔临床医学
  • 简介:跟踪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建立老年口腔医学专科,研究老年口腔组织结构、哀老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开展老年口腔病防治工作,培养老年口腔医学研究人才。创直的研究培养模式是:在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与提高的基础上,培养创新精神及形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科建设、研究培养均取得显著成绩,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 标签: 老年口腔医学 研究生 培养 模式
  • 简介:2009年4月1-4日,浙江大学郑园娜、吴刚、张迪亚、姒蜜思、王林红等同学参加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会议中心举办的第87届IADR会议暨第38届AADR会议和第33届CADR会议。郑园娜、姒蜜思、王林红同学还向会议提交了稿件论文《ThefunctionalpatternofRhBMP2/7heterodimeroninducingosteoblastgenesis》。

  • 标签: 浙江大学 美国 研究生 PATTERN 国际 佛罗里达州
  • 简介:本文结合中美两国口腔颌面外科研究教育发展状况,通过对美国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培养模式的考察,分析两国在生源、学制、教学方法及就业等方面的差异,希望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研究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简介:为了满足广大口腔医学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需要,大力培养口腔临床医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经广东省学位办和中山大学研究院批准,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在广州市举办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研究课程进修班。(1)招生专业:口腔临床医学专业;(2)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者;(3)学制:2年;(4)证书:凡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者,颁发统一的《研究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后满3年,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课程进修班 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 招生简章 临床医学专业
  • 简介: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研究培养一览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研究培养一览表...

  • 标签: 正畸科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多能相关转录因子Nanog对人牙髓细胞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Nanog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SIN-EF2-Nanog-IRES-GFP-puro,采用psPAX和pMD2.G慢病毒包装系统转入293T细胞进行病毒液的生产和收取,转染生长良好的第3代人牙髓细胞,构建稳定过表达Nanog的人牙髓细胞株,以空载体转染的细胞为对照组,对细胞进行成脂及成牙本质诱导。采用Br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检测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和Sox2的表达,以及细胞成脂、成牙本质分化能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成功构建Nanog过表达的人牙髓细胞株;BrdU法检测结果显示,Nanog过表达组比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强(F=90.421,P=0.000)。过表达组Oct4、Sox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Oct4mRNA=71.649,POct4mRNA=0.000;FSox2mRNA=106.278,PSox2mRNA=0.000;FOct4蛋白=41.632,POct4蛋白=0.002;FSox2蛋白=38.962,PSox2蛋白=0.002)。在矿化诱导条件下,Nanog过表达组DSPP、DMP1和OCN表达量、矿化结节产生量高于对照组(FDSPP=15.261,PDSPP<0.05;FDMP1=16.235,PDMP1<0.05;FOCN=17.019,POCN<0.05);成脂诱导21d后,Nanog过表达组LPL和PPARγ2表达量及脂质产生高于对照组(FLPL=15.542,PLPL<0.05;FPPARγ2=10.437,PPPARγ2<0.05)。结论过表达Nanog能提高人牙髓细胞增殖能力,促进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Sox2的表达,增强细胞多向分化能力。

  • 标签: 牙髓细胞 NANOG 细胞增殖 多向分化能力 多能相关转录因子
  • 简介:目的应用种植体对局部无牙患者进行修复治疗正日益增多。但是,将种植体置于下颌骨的后部区域常常受到限制。本项长达10年的纵向随访研究的目的是对位于下颌骨后部的短种植体支持式固定局义齿(FPD)进行评价,并且对种植体支持的FPDs和牙-种植体支持的FPDs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包括23名尚有剩余下颌前牙的患者,每位患者接受单侧FPDs修复。一侧FPD由2枚种植体支持,另一侧FPD则由一枚种植体和一颗天然牙支持,这样可进行个体内比较。每一颌骨上两种类型的FPDs分布是随机的。研究项目包括种植成功率、边缘骨变化和机械并发症。结果牙-种植体连接方式在10年中没有表现出对整体成功率有任何不良的影响,也没有发现短种植体有不满意之处。结论本实验提示由一颗天然牙和一枚种植体共同支持的修复结构,可推荐作为一种在下颌骨后部可预测的和可靠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牙-种植体支持 种植体支持 固定局部义齿
  • 简介:牙颌面畸形患者的心理因素是其决定选择正颌手术治疗及术后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是首要因素。列举部分在正颌外科中常用的心理测量量表,尤其是人格评估量表。分析国内外心理测量在正颌外科中的研究现状.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对牙颌面畸形患者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患者在正颌手术治疗前后的心理变化,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和术后满意度的目的。

  • 标签: 正颌 人格特征 人格评估 量表
  • 简介:2013年11月18日.曾祥龙教授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光华正畸学堂——面向优秀正畸研究的全国公开课上,以《一一齿、一齿一》为题为大家做了演讲。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中山大学 正畸学 公开课 研究生
  • 简介:目的:评估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主客观评价间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因一侧上颌骨缺损就诊制作支架中空式永久性赝复体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咀嚼功能调查问卷进行主观评价。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赝复体戴入前后的咀嚼效率;T-scanⅡ咬合力分析仪测定患者咬合加载时间(MLT)及咬合力分布状况,完成客观评价。对主客观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主观评价表明上颌骨缺损患者对戴用赝复体后咀嚼功能的恢复表示满意;赝复体戴入后咀嚼效率吸光光度平均值由0.340abs提高到0.492abs(P〈0.01),咬合力中心向缺损侧平均移3.9mm,缺损区可承受一定咬合力,改善了患者的咬合力分布(P〈0.01)。患者咀嚼功能问卷调查得分、咀嚼效率的高低及咬合力分布测试结果相互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患者戴用赝复体后的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结果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 标签: 赝复体 主观评价 客观评价 相关性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和传统石膏模型测量的差异,探讨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美国正畸专家认证委员会(ABO)客观评分系统(OGS)应用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方法选择常规正畸治疗后的石膏模型30副,采用3ShapeD810激光扫描仪扫描生成数字化模型,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原石膏模型经修整制作成标准石膏模型,用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测量项目包括ABO客观评分系统中的7项标准,即牙齿排列、边缘嵴、颊舌向倾斜、咬合接触、咬合关系、覆盖和邻接关系.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每项标准的得分及总得分.所有测量均由第一作者本人完成,先进行数字模型测量,2周后重复测量1次,数字测量结束2周后进行石膏模型测量,同样于2周后重复测量1次.用Wilcoxon法检验和比较两种方法的可重复性,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结果对于两种方法的可重复性检测结果显示,ABO-OGS总得分及各项标准的得分在两次测量结果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方法可重复性的比较发现,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牙齿排列(Z=-3.158,P=0.002)、颊舌向倾斜(Z=-2.555,P=0.011)和咬合接触(Z=-3.150,P=0.002)三项标准的得分及总得分(Z=-2.217,P=0.027)的差值小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比较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发现,三维数字模型测量在牙齿排列(Z=-3.105,P=0.002)、咬合接触(Z=-2.415,P=0.016)、覆盖(Z=-2.818,P=0.005)三项标准的得分和总得分(Z=-4.149,P<0.001)高于传统石膏模型测量.结论在ABO客观评分系统应用中,三维数字模型测量比传统石膏模型测量具有更好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 标签: 数字模型 客观评分系统 可重复性 准确性
  • 简介:目的测量分析不同类型磨牙症患者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比研究各类磨牙症的颅颌面形态学特征。方法拍摄86个磨牙症患者的标准头颅定位侧位片,运用CASSOSX线片头影测量分析系统.选取JarabakAnalysis,TweedAnalysis及TidemanAnalysis中的37个相关指标,采用Bonferroni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类型磨牙症患者的颅颌面形态特征。结果(1)非正中型磨牙症患者的下颌角、后角总和、下颌下角、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构成的角、殆平面与下颌平面构成的角、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所构成的角等均大于正中型磨牙症(P〈0.01);而后面高与前面高之比、前牙覆黯小于正中型磨牙症(P〈0.01)。(2)非正中磨牙症患者的下颌角和下颌下角大于混合型磨牙症(P〈0.001);而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小于混合型磨牙症(P〈0.05)。结论(1)不同类型磨牙症患者的颅颌面形态各有特征。(2)非正中型磨牙症患者下颌向后旋转呈垂直向生长、有高角骨面型倾向。(3)正中型磨牙症患者下颌向前旋转呈水平向生长,为低角骨面型。(4)混合型磨牙症患者下颌有水平向生长及下颌后缩趋势。

  • 标签: 磨牙症 X线头影测量 颅颌面形态
  • 简介:目的分析深圳市一级综合医院口腔科院防控管理的改善情况。方法2010年和2011年分别对深圳市45家一级综合医院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调查。结果受查科室院控制问题数量由2010年的471例下降至2011年的331例,设置与配备不足、诊疗全程防交叉感染操作不规范、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以及管理监控方面缺陷等现象有减少,但个别院隐患问题在个别科室仍比较突出。结论2011年深圳市的一级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有改善,但医护人员仍需加强防控力度。

  • 标签: 口腔科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镜定位法对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牙的定位效果。方法选取由广东医学院基础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头颅骨标本3具;同时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收集的术后离体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牙60颗。多牙分别模拟置于上颌前牙区的唇侧、腭侧及牙弓内,应用立体镜定位法及根尖片水平移位法定位,并对二者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尖片水平移位法与立体镜定位法对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牙的定位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镜定位法与根尖片水平移位法有相近的定位效果,二者可互为补充。

  • 标签: 多生牙 立体镜 立体图 立体显示 平行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牙列咬合特征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及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学生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TMDs症状分为阴性(28例)和阳性(98例)两组。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双轴诊断(RDC—TMD)轴1诊断标准进行颞下颌关节(TMJ)检查,取牙列模型,对两组模型前牙覆袷、前牙覆盖、后牙覆袷覆盖和Spee曲线等4种主要的咬合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史对于TMDs的发生并无显著影响(P〉0.05);而前牙覆铪、覆盖对TMDs发生均有一定影响(均P〈0.05),后牙反铪、锁铪对TMDs症状无明显影响(P〉0.05)。无论左侧还是右侧,TMJ出现杂音者的同侧Spee曲线曲度均较TMJ无杂音者的同侧Spee曲线曲度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MJ肌肉群扪诊疼痛与否对Spee曲线曲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牙覆袷、覆盖异常可能是TMD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TMJ出现杂音与Spee曲线的曲度有显著相关性,当Spee曲线较平直时,TMJ杂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Spee曲线 覆铪 覆盖
  • 简介:目的这项研究的目的包括:(1)阐明有经验的修复医师对于无牙颌患者的义齿支持组织的综合评价的影响因素;(2)发展一种方法对支持组织予以定量评价。材料和方法采用7个因素对317名无牙颌患者进行临床评价,每个因素分为三到四个等级,对于支持组织的总体评价采用10分制。7个因素中,每个因素对总体评价的作用由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确定。结果基于7个因素的作用,产生了定量评价支持组织的方法,计算这些因素的分类分数,而分类分数的总和又被转换成0~100之间的整数。定量分析的分数的结果与有经验的修复医师对支持组织的总体评价紧密相关。结论阐明了临床上影响有经验的修复医师评价无牙颌患者义齿支持组织的因素。在这项研究中所采用的定量研究的方法简单而且可以应用于操作前诊断及治疗计划的制定。

  • 标签: 影响因素 义齿 支持组织 综合评价 无牙颌
  • 简介:目的:研究物膜内变异链球菌及其欺骗株密度感应社会欺骗行为的规避模式。方法:通过接种不同比例的欺骗株与野生株进行共同培养构成生物膜,以及将不同细胞量的欺骗株接种入由野生株结成的生物膜中,在混合群体中观察欺骗株定植情况,从而了解欺骗株对整个群体的影响程度。结果:按1∶1000、1∶100、1∶10、1∶1的比例接种欺骗株与野生株菌液,共同培养构成的生物膜中各菌株的活菌计数之比分别为1∶10477、1∶36、1∶28、1∶11;选择细菌密度约为2×106、2×107、2×108、2×109CFU/ml的欺骗株,接种80μl菌液至野生株已形成的生物膜中,共培养24h后欺骗株与野生株的活菌计数之比分别为1∶29878、1∶15、1∶13、1∶8。结论:变异链球菌的欺骗株未能在自然生态中获得定植,该菌形成的生物膜种群可有效规避社会欺骗行为。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生物膜 社会欺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