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分析运用种植支抗牵引埋伏牙的临床效果,探讨正畸治疗中选择种植支抗牵引埋伏牙的适应证及该项治疗的特点.方法对6例埋伏牙患者的8颗埋伏牙运用种植支抗进行牵引治疗,牵引后对牙齿的松动度、牙髓活力等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查,并摄术前术后曲面断层片对牵引效果进行观察.结果6例患者经3~5个月的牵引后埋伏牙萌出,牙髓活力正常,未发现牙根吸收.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运用种植支抗牵引埋伏牙支抗充足,患者不适感降低.结论运用种植支抗牵引埋伏牙为埋伏牙牵引治疗提供了一种方法选择.

  • 标签: 埋伏牙 种植支抗 牵引治疗
  • 简介:激光是20世纪的重要发明,具有定向发光、高能量、高亮度等特性,对作用组织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也是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激光在口腔医疗中的运用日益广泛,对激光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本文就各种激光在此方面的研究展开综述。

  • 标签: 激光 种植体周围炎
  • 简介:目的:依据孟塞尔(Munsell)HVC颜色系统,运用AdobePhotoshop6.0软件的"HSB模型",借助于计算机、数码相机探讨一种科学、量化、精确、快速的方法,以弥补肉眼比色不足的缺陷.方法:对450例烤瓷冠用数码相机采集被比色牙与标准比色板色片的图片,通过Photoshop6.0软件局部拾色分析,运用"HSB模型"滑杆显示不同色片及被比色牙的H、S、B数值.结合Nickerson's色差公式,应用Office2000excel软件,制定快速运算、自动生成总色差值表格,从中选取最小总色差值的比色色片的色阶,作为被比色牙的色彩.结果:随机选取临床色差极小,不易为肉眼所识别的烤瓷冠450颗,运用"HSB模型"比色,439颗色质良好,与邻牙协调;8颗色质稍偏差,细看能区别出修复体;3颗与邻牙有较大差别.结论:依据孟塞尔HVC颜色系统,运用"HSB模型",借助数码相机、计算机并结合相关软件,对不同颜色进行测定、分析,制表显示总色差值、比色.该方法科学、量化,比色快速、方便.所需材料易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HSB模型 HVC颜色系统 烤瓷牙比色 计算机 色差值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爱牙意识大大的增强,患者对牙列的缺损、缺失等重建的要求不断增加.而我国受过正规教育的口腔医生相对较少,口腔医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1].由于口腔医患比例失调,医生每天面对大量患者,造成在接诊过程中容易忽略彼此沟通这一重要环节,导致患者投诉数量增加,遇到了医患纠纷增多的困拢[2].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仍未普遍开设对医学生接诊沟通技能的系统教育培养[3],一些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顺利接诊病人,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果断进行医疗决策.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就诊时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情,对医疗诊治的期望值过高,维权意识逐渐加强.上述原因致使部分患者拒绝实习医生和年轻医师治疗,所以培养口腔实习医生接诊过程中沟通技巧的运用是当务之急.

  • 标签: 口腔修复 实习医生 接诊 沟通
  • 简介:目的:探讨是否可以通过使用条件培养液(CM)和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加速骨再生。材料与方法:CM取自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CM被固定在聚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膜上.该膜需用0,5mol/L氢氧化钠(NaOH)处理以提高亲水性。实验分为4个组:PLGA膜处理①磷酸盐缓冲液(PBS;PBS—M).②PBS和0.5mol/LNaOH(亲水性处理;PBS-HM),③CM(CM—M).④CM和0.5mol/LNaOH(CM—HM)。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这些实验性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固定在PLGA膜上的来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的蛋白。细胞增殖实验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分析CM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性膜被移植到大鼠颅骨骨缺损模型。移植4周和8周后进行显微CT和组织学分析。结果:来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M可固定于PLGA膜上。PLGA膜的亲水处理可增强CM的固定。LC/MS/MS分析表明.在PLGA膜表面的固定化蛋白质属于细胞外基质蛋白.如胶原蛋白、核心蛋白多糖、纤连蛋白。CM里从PLGA膜释放出的蛋白质.可以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被CM—HM处理过的骨缺损区域新骨形成明显高于被其他组膜处理对应的骨缺损区域。结论:PLGA膜经0.5mol/LNaOH和CM处理后可促进此大鼠颅骨缺损模型的骨再生。

  • 标签: 条件培养液 引导骨组织再生 组织工程
  • 简介:本文的目的是回顾一些生物力学原理和骀学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采用粘接修复方法来最佳程度地对重度磨耗的前牙进行保守治疗。实践结果表明(在前牙腭侧)联合使用釉质、牙本质粘接和树脂直接修复以及(在唇面和切端)使用瓷贴面间接修复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美观效果和功能/生物力学效果。前牙深覆验合并腭侧磨损的病例是较难处理的。本文提出了简化的修复方法,就是联合重新确定正中关系和应用Dahl方法的咬合治疗来创造上下前牙之间的修复间隙,减少对腭面牙体组织的磨除,这是修复前牙磨损和磨耗的极端保守的方法。

  • 标签: 鉴别诊断 牙源性角化囊肿 牙周病 影像学
  • 简介:组织工程日新月异的进展为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学者们将收获的细胞通过温度敏感型培养皿在体外进行孵育、增殖并构建细胞片层,保持细胞表面蛋白、胞外基质及细胞间连接的完整,将该膜片以单层、双层或多层形式植入体内可以获得缺损组织的完全再生。该方法优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就传统组织工程方法的局限性和细胞片层组织工程的构建方法及相关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细胞片层 组织工程 再生
  • 简介:组织工程化骨是用于颌骨缺损修复治疗的一种新途径,当前其研究焦点是寻求能够作为细胞移植及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以充当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这些支架通常由多孔、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制备,并且可以负载不同的生长因子、药物或干细胞。本文就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动向做一综述。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支架 颌骨缺损
  • 简介:组织工程技术为实现牙周再生提供新方法,找到或制备合适的支架是牙周组织工程的关键。本文就理想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特点,牙周组织工程中常用支架(包括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复合支架材料)、特殊技术制备的支架材料(包括可注射支架、静电纺丝支架、3D打印支架)及尚存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等作一综述。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 简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可以来源于骨髓、脐带血、外周血及胎儿肝脏,其丰富的来源、较强的增殖能力及其参与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和血管新生(angiogenesis)的特性能够满足组织工程对种子细胞的要求,已成为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的新生力量。但目前来看,EPCs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该文就目前有关EPCs的来源、分离与培养、鉴定、诱导与分化和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骨组织工程 血管化
  • 简介:目的观察氯化镧对植入实验犬颌骨自体骨缺损区的组织工程骨成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成年杂种犬9只。从股骨抽取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基质细胞(BMSCs)并诱导培养为成骨细胞。以5.564μg/ml的氯化镧(La^3+)干预第三代BMSCs并将其与猪脱钙冻干骨(fdDBM)复合,体外培养7d后植入实验犬颌骨人造骨缺损处(2cm×1cm×0.8cm),另设BMSCs加fdDBM、fdDBM及空白对照组。3个月及6个月后处死实验犬获取颌骨标本并加工处理作形态学观察及X线骨密度分析。所得数据用SAS6.12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结果BMSCs与fdDBM复合回植3个月后实验犬骨缺损能完全或大体为新生骨修复。La^3+干预组回植区新生骨的密度值较高.但与对照组的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植6个月后BMSCs加fdDBM与单纯fdDBM回植区新生骨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二组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564μg/ml浓度的氯化镧对回植入实验犬人造颌骨缺损处的组织工程骨成骨作用无明显负面影响。

  • 标签: 氯化镧 骨髓基质细胞 组织工程骨 冻干脱钙骨
  • 简介:肿瘤、外伤等原因常造成颌面部骨组织的缺损与缺失,而组织工程已成为骨缺损修复研究的新热点。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支架材料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现就复合支架材料在口腔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颌面骨缺损 支架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纳米材料
  • 简介: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寻求能够作为细胞移植及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以充当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成为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尝试利用生物材料复合技术,通过调节复合材料的比例及相应的组合方式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进而制作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文分别就丝素蛋白、壳聚糖以及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丝素-壳聚糖支架 骨组织工程
  • 简介: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缺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此方法仅需从自体获取少量种子细胞,通过体外扩增并与适当的支架材料整合后,移植入骨缺损区或经体外培养后再移植入受区,产生新的自体骨组织并与周围正常骨愈合,达到修复目的。本文拟就组织工程下颌骨支架材料、种子细胞、生长因子、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组织工程骨 下颌骨骨缺损 生长因子 骨扩增 种子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作为骨修复材料的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止血机制。方法:体外测试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吸水率和膨胀度;将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置人血液浸泡后.通过血流变实验和血小板聚集实验,检测血液粘度的变化和血小板的聚集情况,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对血小板的黏附情况及血小板形态的影响。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10m2/g,孔隙率90%,吸水率34%,膨胀度5.6%;置入血液后,在中、高切变率下导致血液粘度增高(P〈O.05),并对血小板有一定的聚集和黏附作用。结论: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止血特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骨修复材料。

  • 标签: 无机活性元素 支架材料 止血
  • 简介:骨组织工程是骨缺损修复和重建的主要发展方向,使用高效的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利用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的原理,通过转基因方法改造种子细胞,从而提高了种子细胞的成骨效率和组织工程化骨的质量。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情况作一综述。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基因 成骨作用 组织工程化骨
  • 简介:由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口腔医学会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3届口腔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高峰论坛”于2014年10月13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田卫东教授、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闫福华教授及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肖殷教授作精彩报告。3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及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前沿的科研成果动态报告对参会人员活跃思维、扩大学术视野带来积极的引导作用。

  • 标签: 口腔组织工程 重庆医科大学 高峰论坛 再生医学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生物医学
  • 简介: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是骨科植入物和牙种植体的首选材料,但其较高的弹性模量对临床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钽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多孔钽具有低弹性模量、较高的表面摩擦系数、优异的生物学特性等特点,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钽及多孔钽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组织工程学及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几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多孔钽 表面改性 植入体
  • 简介:本文简述了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制备办法,并分析了富含血小板血浆的组成成份及其作用;介绍了富含血小板血浆在口腔颌面部组织工程化骨中的作用机制研究;阐述了富含血小板血浆在口腔颌面部组织工程化骨中作用的动物和临床实验研究进展,以及在口腔腔医学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富含血小板血浆目前在口腔颌面部组织工程化骨中作用及口腔临床医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富含血小板血浆在口腔颌面组织工程化骨中作用和临床应用的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富含血小板血浆 口腔颌面部 组织工程学 成骨作用
  • 简介:2006年6月12日下午,教育部“十五”“211工程”项目专家组在校长谢和平院士、副校长魏于全院士等人的陪同下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周学东院长、吴亚菲书记等学院领导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陪同专家组一行先后参观了教学实验室、华西口腔历史陈列室、口腔重点实验室、口腔临床教学楼。在口腔特诊科,王晓毅副院长还向专家们简要汇报了该院临床医疗的发展情况。

  • 标签: 华西口腔医学院 211工程 四川大学 专家组 教育部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