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自制托槽定位器张卫兵,王林为保证托槽和颊面管位于牙面的一定部位,须用定位器帮助定位。取两根长14cm的1.2mm不锈钢丝,将末端锤扁磨成扁平状,并在末端弯制成“S”形状,横针距柄的垂直间距分别为3.5mm,4.0mm,4.5mm及5.0mm,将两根钢...

  • 标签: 托槽 颊面管 牙面 垂直间距 弯制 固定矫治器
  • 简介:应用种植定位模板对成功的种植修复是必不可少的。定位模板要制作简便,所包含的足够信息应能发挥准确的引导作用,包括种植体的数量、种植体的位置、种植体的方向以及所要求的种植体肩部的位置等。不同类型的模板应该能够适合于不同种植手术和固定及活动修复的需要。作者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种种植定位模板进行了比较,以使种植修复体真正达到美观和功能性修复的目的。

  • 标签: 骨内牙种植体 定位模板 引导 功能性修复 种植修复 活动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镜定位法对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效果。方法选取由广东医学院基础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头颅骨标本3具;同时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收集的术后离体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60颗。多生牙分别模拟置于上颌前牙区的唇侧、腭侧及牙弓内,应用立体镜定位法及根尖片水平移位法定位,并对二者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根尖片水平移位法与立体镜定位法对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镜定位法与根尖片水平移位法有相近的定位效果,二者可互为补充。

  • 标签: 多生牙 立体镜 立体图 立体显示 平行方法
  • 简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是指诸多原因导致的颞下颌关节及周围咀嚼肌群出现的结构、功能及器质性改变.其发病率较高,约25%~88%[1].患者主要表现为咀嚼肌及关节区肌肉疼痛、开闭口关节弹响及下颌运动障碍等.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咬合板 咀嚼肌 TMD 口腔疾病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潜在致死危险却易为人轻视的复杂疾病[1],近年来被医学界认识,并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疾病[2]。口腔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老年医学科、内分泌学科、消化内科等学科组成了OSAHS治疗和研究的团队。

  • 标签: OSAHS 口腔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颌前伸 治疗 复杂疾病
  • 简介:在牙体牙髓和根尖周疾病的诊治中.准确判断牙髓状态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合理的治疗设计及对预后的准确估计。临床工作中对牙髓实施的冷测、热测和电测是将温度刺激或电刺激施加于牙齿硬组织上,牙髓组织中的A6神经纤维接受到刺激后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产生不同程度的痛感.据此.医生对牙髓状态做出判断。但此时患牙的反应仅指示其神经纤维的功能强度,并不能提供牙髓血流的信息.因此不能反映出牙髓的病理状态。近年来.发展出一些测定牙髓血供状态的新诊断方法.如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脉搏血氧饱和度测试仪.这些测试方法的结果更能真实地反映牙髓的病理状态.但仍需结合病史、临床检查、X线片检查来综合判断牙髓状况。本文通过回顾牙髓诊断试验的文献,对各种方法的原理.临床应用、可靠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牙髓诊断试验 牙髓病理变化
  • 简介:目的:基于光学定位跟踪系统和最小二乘误差算法建立数字化(牙合)架实验平台,评价其重复测量精度.方法:将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一副上下颌牙列模型安装于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在上颌中切牙唇侧,两侧磨牙颊侧各粘贴一个Mark球.用光学定位跟踪系统获取开闭口、前伸、左右侧方运动时3个定位球球心的实时空间坐标值.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获取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上下颌牙列及Mark球的三维数据,软件拟合Mark球球心点.基于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开发运动仿真算法,将两种来源的球心坐标实时配准,驱动牙列仿真上述咬合运动.获取开闭口运动终点一个定位球心的XYZ坐标值,重复10次,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光学定位跟踪技术和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建立了一种机械(牙合)架咬合运动的数字化仿真方法,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多次开闭口运动终点各球心坐标重复测量误差为(0.5247±0.2399)mm.结论:用光学运动跟踪技术可快速、相对准确地获取机械(牙合)架引导的牙列模型三维运动轨迹.用最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可实现基于轨迹点的咬合运动计算机模拟.

  • 标签: 牙(牙合)架 计算机模拟 最小二乘法
  • 简介:涎腺上皮性肿瘤组织病理学结构具有器官特异性,典型的多形性腺瘤、Warthin瘤、黏液表皮样癌和腺样囊性癌等肿瘤病理诊断较容易。涎腺肿瘤有多种病理学类型,且

  • 标签: 涎腺肿瘤 病理学 鉴别诊断
  • 简介:开合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台湾中山大学牙医学系曾应魁开(OpenBite)对从事正畸的医师而言是较难的病例。因为开的成因较为复杂,有可能是牙齿问题、骨骼的问题、神经肌肉的问题,或是牙齿兼有骨骼的问题。或是骨骼兼有神经肌肉的问题,或是口腔习惯及呼吸道的问题。...

  • 标签: 临床治疗 手术治疗 开合 矫正治疗 神经肌肉 牙医学
  • 简介:本文描述了一位接受垂直牙槽嵴增高术治疗的患者,其牙槽嵴增高术在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前施行。术前CT检查显示患者左下颌磨牙区的下牙槽神经管上方仅有2~3mm厚的骨质。从颏区获得的自体骨移植物与钛网一起应用于该区的垂直牙槽嵴增高术。骨移植后的CT检查显示垂直牙槽嵴增高了5mm。骨移植术后的下牙槽神经上方的骨厚度为7~8mm。为了便于下牙槽神经移位,要施行骨切除术以得到一个侧窗。该窗位于沿下颌外侧且低于牙槽嵴顶4mm的部位。然后将2个圆柱状的、有羟磷灰石涂层的种植体植入。形成侧窗时除去的自体骨被制成颗粒状后置于种植体的周围。由于事先已经施行了垂直牙槽嵴增高术。所以在下牙槽神经移位后,种植体的冠部没有暴露。这表明:下牙槽神经管上方仅有最低骨厚度存在的情况下,仍可以考虑在下牙槽神经移位术前施行垂直牙槽嵴增高术。然而,这还需要长期的临床调查来加以证实。

  • 标签: 牙槽嵴增高术 下牙槽神经 术前CT检查 自体骨移植物 种植体植入 下颌磨牙区
  • 简介:医学教育模式是由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组成的三段式模式。其中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是医学教育承上启下的中间阶段,是保证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完成在校医学教育后,在经过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

  • 标签: 临床实践能力 住院医师 鉴别诊断 牙周疾病 教学指导 毕业后医学教育
  • 简介:医生将正畸间隙关闭作为一种恢复丧失的龈乳头的方法。我们进行了一次前瞻性分析来对正畸间隙关闭后龈乳头及牙槽嵴顶的水平进行评估。间隙关闭后龈乳头及牙槽嵴顶的水平得以提高。然而.牙根间距并不会影响龈乳头高度及龈乳头评分。有意思的是,牙齿的外形对龈乳头评分具有显著影响。结论:正畸间隙关闭可以显著提高龈乳头及牙槽嵴顶高度.提升美学效果。

  • 标签: 后龈乳头 间隙关闭 牙槽骨 前牙 牙槽嵴顶 前瞻性分析
  • 简介:目的:研制实验用活体杂种犬的头颅侧位X线测量片定位设备与投照技术。方法:活体杂种犬麻醉后俯卧于摄影台,使用德国西门子产(ORTHOPANTOMOGRAPHR10)X线头颅测量定位系统,将自制的犬头颅定位器与之连接,一端固定在x线定位耳塞上,另一端固定在犬头颅左右双侧面部的颧骨最突起处。结果:头颅定位侧位X线曝光投照,可以获取标准的活体杂种犬头颅测量用定位侧位影像。结论:使用特制的定位器,获取标准的犬头颅侧位影像,为颌面整形外科实验提供标准的测量影像。

  • 标签: 杂种犬 侧位测量片 定位器
  • 简介:目的:解决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投照定位的标准化操作。方法:将特制的颞下颌关节侧斜位双向投照固位装置、X线片盒双侧投照换片器、双侧X线中心线投照定位坐标、X线中心线双向换位投照自动控制系统四大部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患者双侧耳点一次摆位。结果:颢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双向投照定位仪,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双侧中心线入射点准确,换片位置准确。一次摆位即可以投照出左右两侧颢下颌关节侧斜位角度一致的影像。结论: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双向投照定位仪结构合理,患者就位舒适,成功率更高。操作简捷,省时、省力、准确。双侧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影像,不会因技术性造成误差,有极高的对比观察诊断意义。

  • 标签: 颞下颌关节侧斜位 双向投照 定位仪
  • 简介:萎缩性舌炎是指舌黏膜的萎缩性改变,可由多种全身性疾病引起。除舌乳头萎缩消失外,舌上皮全层以至舌肌都可萎缩变薄,全舌红绛,光滑如镜面,故又称光滑舌或镜面舌[1]。萎缩性舌炎的病因是复杂的,慢性贫血、干燥综合征及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导致舌乳头的萎缩。因此,临床治

  • 标签: 萎缩性舌炎 病因 舌黏膜
  • 简介: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用于诊断颌下腺涎石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颌下腺涎石病患者26例,进行下颌横断(拾)片、颌下腺侧位片和CBCT检查并定位涎石位置,行颌下腺导管切开取石术或颌下腺切除术.结果4例为多发涎石,22例为单发涎石.8例涎石位于导管口,6例位于前磨牙区,5例位于磨牙区,3例位于腺门部,4例位于颌下腺内.涎石最大直径12mm,最小直径5mm,平均8.4mm.距下颌骨内侧缘的平均距离为(8.5±2.7)mm.有3例在下颌横断骆片和颌下腺侧位片中未显影而在CBCT中显影.19例行颌下腺导管切开取石术,7例行颌下腺切除术.结论CBCT可作为诊断颌下腺涎石病的常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一些涎石较小、钙化不全病例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涎石病
  • 简介:研究目的本文就与牙齿磨耗有关的诸多病因进行了回顾。材料与方法基于临床发现与病史,描述了一些特殊类型的磨耗。结果牙齿磨耗的发生及其形式与文化、食物,职业,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关;同时展示了一些与上述因素有关、有区域特殊性的牙齿磨耗病例。结论作为与患者讨论问题的第一者,牙医应能识别牙齿磨耗的特征性表现,并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予以处置。

  • 标签: 牙齿磨耗 病因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