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正>今天许多种类的内窥镜已应用于临床诊断。由于优良的光源和光导系统使得精确的观察成为现实。手术可以在电视屏幕下操作,并获得优质的屏幕影像和内窥镜手术像片资料。1959HopkinsHH博士发明了棒状透镜,1960StorzK.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光导纤维,这些形成了现代内窥镜突破性进展。本文总结了与内窥镜发明者StorzK.的谈话内容。早期的内窥镜是JacksonC.医学博士设计的,在许多年内,这个设计没有进一步改进。培养一个内窥镜医师需要许多年时间在实验室用很讲究的方

  • 标签: 内窥镜手术 革命性 光导纤维 发明者 光学系统 医学博士
  • 简介:自从1984卫生部成立全国防盲指导组,将防盲工作列入了国家卫生工作项目以来,全国范围内的防盲治盲工作已历经20。在各级政府的领导、有关部门的配合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防盲治盲及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笔者在中华医学眼科学会防盲学组、卫生部及中国残联有关防盲组织的领导下,在赵家

  • 标签: 防盲治盲 白内障复明手术 白内障手术 康复工作 初级眼保健 残疾人事业
  • 简介:安徽省立医院前身为合肥基督医院,始建于1898,历经风雨洗礼,已发展成为一所设备先进、专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 标签: 医院简介 安徽省 综合性医院 三级甲等
  • 简介: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应及时诊断、积极处理。20011月至20051月我科收治6岁以内气管支气管异物90例,均成功救治,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气管支气管异物 小儿 呼吸道异物 耳鼻喉科
  • 简介:我科采用坐位气管切开术对20例呼吸困难危重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9953月至20053月,本院收治的呼吸困难危重患者20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15~30岁者6例,30~50岁者12例,50~65岁者2例。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坐位 危重患者 呼吸困难
  • 简介:90D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是双凸透镜(图1),检查时是利用裂隙灯较强光源,检查时所获的眼底图像立体感好,可以很清楚地显示视盘小凹,血管变异,黄斑裂孔或囊肿,视网膜裂孔,眼内占位等病变,并且由于检查过程中不接触角膜,

  • 标签: 裂隙灯显微镜 眼底检查 前置镜 应用 视网膜裂孔 眼底图像
  • 简介:目的:分析眼压控制稳定的晚期青光眼术后1a内在不同血压段时视野进展情况。方法:记录晚期青光眼眼压正常患者的舒张期血压及眼压值,并分别做视野检查,通过AGIS评分法判断病程的进展。结果:随访1a,各试验组平均随访眼压值比较无差异;各组视野受损进展率有差异,血压偏低组视野受损进展比较快。结论:低血压是晚期青光眼病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晚期青光眼患者如舒张期血压过低,视野有恶化趋势。

  • 标签: 青光眼 舒张期血压 视野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光学部植入技术,用于稳定眼内结构,预防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外伤性或与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某些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或人工晶体移位囊混浊等不易行激光囊切开的患者,在完成皮质清除,先把人工晶状体(IOL)袢固定于囊袋内或在机化囊膜夹持稳固下,将IOL光学部经囊剪口植入囊与玻璃体前界膜之间。结果全部术眼视轴透明,IOL光学部平稳居中,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某些特殊型白内障术后发障实施IOL光学部植入,可明显减轻眼内组织反应,预防发障发生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特殊型白内障 后囊后 人工晶状体植入 光学部
  • 简介:  例1女、45岁,因两眼胀痛,伴视力摸糊2天,于20065月16日人院.人院经检查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给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待眼内压下降给予手术治疗.20%甘露醇静脉滴注5分钟后患者出现面部、双手灼热奇痒,随后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

  • 标签: 甘露醇静脉滴注 过敏例 静脉滴注过敏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1991-2004收住的20例鼻腔鼻窦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手术治疗及术后放疗。1,3和5生存率分别为75.0%,38.9%和20.0%。生存期最短15个月,最长达11以上。结论本病发展快,预后差,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甚为重要。治疗主张采用综合疗法,即广泛彻底切除肿瘤并辅以放疔。对于单纯的局部复发可以进行多次的扩大切除。(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38~239)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鼻肿瘤 鼻窦肿瘤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Nd: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治疗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对52例(59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治疗。结果59眼一次手术成功,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治疗发性白内障简单、安全、有效。

  • 标签: ND:YAG激光 后发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目的:观察MoriaM2型90与110μm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MoriaM2型90刀头在LASIK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点。方法:选取通过术前检查并自愿行LASIK手术的患者105例202眼,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使用MoriaM2型90刀头LASIK患者51例98眼,110刀头LASIK患者54例104眼做对照,术后即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检测两组角膜瓣厚度,观察两组术后1d;1wk;1,3mo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角膜瓣形态、对合情况、并发症。结果:90刀头组术后角膜瓣厚度为118.3±15.2μm,110刀头组术后角膜瓣厚度为130.5±17.1μm,有显著性差异。90刀头组均未发现层间点状金属碎屑,110刀头组有层间点状金属碎屑个例(12例),有显著性差异。两组角膜瓣形态、对合情况、术后反应、术后裸眼视力相当。结论:应用90刀头LASIK的疗效及并发症和110刀头LASIK相当,但90刀头保留角膜基质床相对较厚,可矫治的屈光度更大,术后层间点状金属碎屑并发症更少,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宽的适应范围。

  • 标签: MORIA M2型90刀头 MORIA M2型110刀头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随机对照
  • 简介:观察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无干预下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演变。方法:SPF级雌性SD大鼠34眼行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4,7,15和30d在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通过公式C/12×3.14×[r^2-(r-I)^2]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在移植的34眼中出现新生血管的29眼(85%)。新生血管最初环角膜缘呈毛刷状生长,后向角膜中央蔓延,为扭曲粗大的血管,末端呈树枝状分支。高峰时期交叉密布成网状,以后逐渐萎缩。角膜移植4,7,15和30d角膜新生血管平均面积分别为11.8±3.5mm^2,18.5±4.0mm^2,14.4±4.3mm^2和6.0±1.8mm^2,总体平均面积为12.7±1.9mm^2;新生血管面积占角膜面积百分比值分别为30.8%±8.7%,65.3%±12.8%.59.4%±14.5%和36.2%±10.9%,总体为48.7%±6.4%。结论:大鼠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新生血管在第4d时出现,7d时面积达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30d时约降至7d时面积的1/2。

  • 标签: 大鼠 角膜移植 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