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分泌性中耳炎以传导性聋及不伴有鼓室和乳突急性化脓性感染症状和体征的中耳积液为特征,是小儿常见致聋原因之一。本科对11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注射药物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2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112例;年龄3~70岁,儿童183例,10岁以下儿童141例;病程1d至2个月。右耳112例,左耳116例,其中8例为双耳同时发病。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室注射 药物治疗 急性化脓性 中耳积液 感染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药物诊疗经验。方法对36例真菌性角膜炎进行溃疡灶刮除,碘酊烧灼,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结果36眼中重型者10眼,9眼治愈或炎症明显改善,1眼溃疡面大,溃疡穿孔行眼球摘除;轻型14眼全部治愈。结论真菌性角膜炎进行溃疡灶刮除,碘酊烧灼,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费用低,疗效好,适合在我国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 角膜炎 碘酊 烧灼
  • 简介: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引发玻璃体出血、视网膜下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从而危害患眼视力。这类病变常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s,RVO)、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等眼底病。当前,药物治疗新生血管(neovscularization,NV)主要是针对NV生成的不同阶段抑制其生长。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用于临床及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的药物

  • 标签: 新生血管形成 抗新生血管药物 视网膜 脉络膜
  • 简介:3.视盘分析报告扫描方式:快速视盘扫描,视盘扫描。应用:视盘评估。此检查可以视盘的视盘面积、视杯面积、盘沿面积、杯/盘面积比、水平方位杯/盘比、垂直方位杯/盘比等参数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为两幅图,一幅显示单个视盘横截面扫描图像,另一幅显示是视盘整合后分析结果图,图中红色表示视盘边界,绿色表示视杯边界。

  • 标签: OCT 打印 阅读 扫描方式 盘沿面积 杯/盘比
  • 简介:<正>鼓室成形术手术的具体目标是:在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建立含气鼓室和传声听骨。按病灶范围有不伴乳突切除和伴乳突切除,按中耳传声原理有卵圆窗优先和圆窗声保护,此外,必须保证中耳乳突气腔经咽鼓管与大气交通。以下介绍这三方面的技术和体会。

  • 标签: 鼓室成形术 中耳乳突 上鼓室 面神经骨管 后鼓室 清除病灶
  • 简介:<正>由长期滴用滴鼻净引致的药物性鼻炎,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治疗所需时间较长。有人用非吸收性激素进行下鼻甲注射,虽奏效较快,但有一定危险性。近几年来,我们应用口服ATP治疗药物性鼻炎,能在3天内解除患者鼻塞的痛苦,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物性鼻炎 滴鼻净 治疗方法 下鼻甲注射 性激素 鼻粘膜
  • 简介:视网膜血管异常是很多常见致盲疾病的根本原因。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等收入国家儿童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工业国家劳动力人群的最常见致盲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世界范围内第三位的致盲原因)这些疾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种叫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产生过量。这种蛋白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它在血管的发生、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防盲治盲 VEGF 视网膜血管异常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正>角膜软化症是缺乏维生素A为主的高度营养障碍性疾病,目前在我国城市已为少见,成人角膜软化症则为罕见。我科共遇见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袁某,女,36岁。精神病患者。拒食,仅以喝糖水为生6个月。诉双眼晚间不能看清物体

  • 标签: 角膜软化症 维生素 营养障碍性疾病 成人 精神病患者 溃疡
  • 简介:在欧美国家中,由于新药的不断问世和临床科研水平的提高,药物治疗已被视为针对早中期开角型青光眼的首选措施。在设计与制定新药时,不但应考虑更有效的降压效果,同时应考虑如何有效地保护视神经节细胞和增强眼内及视盘循环血流量。

  • 标签: 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药物 评估 临床科研水平 神经节细胞 欧美国家
  • 简介:近年来由于胰岛素的发现和使用,使得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延长。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据WHO报道,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2亿。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已由1980年不足1%增至1996年的3.21%。每年新增近100万的糖尿病患者。但胰岛素的治疗并不能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总结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视神经炎临床特点,探讨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03-01/2013-01门诊和病房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特点。结果:抗结核药物治疗引起的药物性视神经炎不多见(17/60000),以球后视神经炎多见,引起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物主要是乙胺丁醇,其次是异烟肼、链霉素。明确诊断后及时停用与视神经炎相关的结核药,并根据病情给予补充维生素,扩张血管,激素等治疗,患者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在使用抗结核药期间要注意患者视力变化情况出现突发视力下降应作眼科检查,并及时给予干预,防止失明的严重后果。

  • 标签: 抗结核 药物 药物性 视神经炎
  • 简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与年龄相关的一组黄斑疾病。AMD以黄斑部视网膜及其下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和脉络膜发生病变,并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和中心视力下降为特点,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1]。

  • 标签: 视网膜色素上皮 中心视力 黄斑疾病 视功能障碍 DEGENERATION MACULAR
  • 简介:目的评价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HA)无包裹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眼球摘除术后患者,采用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作为眼窝植入物,无包裹直接植入.Ⅰ期植入21例.Ⅱ期植入8例.结果分别随访5-18月,4眼术后出现球结膜裂开,2眼术后轻度上睑下垂,1眼术后五月义眼座中度暴露,均经相应治疗后恢复.其他病例手术效果良好,无植入物脱出及移位,义眼座活动度良好.结论带线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直接植入术,具有操作简单、材料易得、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羟基磷灰石(HA) 直接植入 整形
  • 简介:目的评价华蟾素联合阿糖胞苷注射液和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200只眼)单纯疱疹性病毒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华蟾素、结膜下注射阿糖胞苷注射液和结膜囊滴用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上述三种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结果治疗组第一疗程治疗时间最长10天,最短3天,平均6天痊愈,治愈率为94.3%,而对照组治疗时间最长40天,最短7天,平均15.2天,治愈率为64.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药物 联合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阈值下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BRVO且病史〈3mo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16例16眼,8眼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联合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微脉冲组),8眼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联合传统格栅样激光光凝(格栅光凝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mo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fovealthickness,CFT)。结果:治疗后6mo的BCVA:微脉冲组由治疗前的0.34±0.18提高到0.07±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格栅光凝组由治疗前的0.75±0.52提高到0.15±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o的CFT:微脉冲组由治疗前的362.25±119.33μm降低至232.25±56.5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栅光凝组由治疗前的419.75±96.30μm降低至229.25±43.96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RVO合并黄斑水肿,577nm阈下微脉冲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与传统格栅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具有同样的良好疗效。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微脉冲激光 传统激光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泪小管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泪小管炎患者57例57眼,取泪小管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泪小管内排出的硫磺颗粒碾开涂片以寻找放线菌。结果:泪小管炎患者57例57眼中,有56眼挤压泪小管见硫磺颗粒经泪点排出,取硫磺颗粒碾开涂片均见放线菌。57眼患眼取泪小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55眼为阳性,共培养出菌株63株,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其他菌种少见。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放线菌为泪小管炎的主要致病菌,且大部分存在于其他细菌的合并感染。利福平、头孢西丁、氯霉素、美洛西林等药物治疗泪小管炎敏感性高。

  • 标签: 泪小管炎 致病菌 药物敏感性 诊断
  • 简介:儿童眼球的生长、发育及稳定离不开眼球血管的发生和成熟。正常视网膜血管形成起始于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终止于血管新生(angiogenesis)。促血管生成因子(pro-angiogenicfactors)和抗血管生成因子(anti-angiogenicfactors)共同作用调节血管新生的过程。缺氧和炎症等多种刺激可以导致病理性的血管新生[1]。

  • 标签: 视网膜疾病 药物治疗 玻璃体腔注射 视网膜血管 血管生成 视网膜出血
  • 简介:“2018年8月23-25,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弗雷德·霍洛基金会、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防治视觉损伤专委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国际防盲协会、国际狮子会支持的2018第届中国眼健康大会在安徽合肥圆满落幕。来自国内外650余位专家、学者及各界专业人士注册并参加。

  • 标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眼健康 中国医师协会 非公立医疗机构 眼科医师 医院管理
  • 简介:、视盘边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OCT图像正常视盘边缘RNFL扫描以视盘中心点为圆心,作3.4mm为直径的环形扫描(如图1A)。扫描后RNFL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可见两条白线之间部分即为RNFL(图1B),从图中可见视盘边缘RNFL厚度在上方及下方较厚,在鼻侧及颞侧较簿。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临床检查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OCT图像 RNFL 计算机处理
  • 简介: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的治疗以降眼压为重点,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青光眼手术方式多样,但滤过性手术一直以来在临床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滤过性手术虽然经过了多次改良,但单纯手术失败率仍很高。我们就如何提高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功率,回顾了近10a的相关文献,总结中西医对于手术失败原因的认识,介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可联合运用的中西药物,以期应用中西药物联合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的治疗以降眼压为重点,对于药物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青光眼手术方式多样,但滤过性手术一直以来在临床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滤过性手术虽然经过了多次改良,但单纯手术失败率仍很高。我们就如何提高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成功率,回顾了近10a的相关文献,总结中西医对于手术失败原因的认识,介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可联合运用的中西药物,以期应用中西药物联合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滤过性手术 中药 西药 联合应用滤过性手术 中药 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