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24例儿童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对其进行有效地护理,观察患儿护理后的血常规值及生理体征。结果24例患儿在经过护理后,血常规值及生理体征均下降到正常水平。结论有效的护理能够改善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各项血常规值及生理体征指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8例咯血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选择物理干预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结果物理干预措施对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良好。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使用物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深静脉血栓 物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阻塞器在右开胸胸椎结核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骨科因胸椎5以下结核择期行胸椎结核后路内固定+右开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的患者15例,常规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患者采用ID7.5-8.0加强气管导管加支气管阻塞器行选择性肺叶隔离。于左侧卧位双肺通气时(T1)、右中下肺叶隔离通气30min(T2)、右全肺叶隔离通气30min(T3)、双肺通气20min(T4),记录各时点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气道顺应性(Comp),收集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术者评价术野暴露情况。结果选择性右中下肺叶隔离通气30min后(T2),患者的PaO2和Comp较T1时分别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eak和Pplat较T1时均分别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右全肺叶隔离通气30min后(T3),患者的PaO2、SaO2和Comp进一步降低,与T1和T2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eak和Pplat进一步升高,与T1和T2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支气管阻塞器选择性肺叶隔离,术中可以增加氧合和气道顺应性,降低气道压力,术中转换肺叶隔离便捷,因此可安全适用于右开胸胸椎结核前路手术。

  • 标签: 脊柱结核 选择性肺隔离 氧合作用
  • 简介:目的分析缬沙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共100例,将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将两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92.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住院总耗时(18.21±2.01)d、症状改善时间(10.21±1.05)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缬沙坦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缬沙坦 慢性支气管炎 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氧化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并与α-糜蛋白酶进行对比。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48.0%),有效29例(38.7%),无效10例(13.3%),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15例(25.0%),有效27例(45.0%),无效18例(30.0%),总有效率7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氧化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乙酰半胱氨酸疗效优于α-糜蛋白酶。

  • 标签: 乙酰半胱氨酸 &alpha -糜蛋白酶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890663小儿气管异物诊治体会(附156例分析)/周洪根…∥内镜.-1988,5(4).-243~244介绍164例拟诊气管异物的患儿作支气管镜检查,结果156例发现异物。笔者体会:(1)气管异物以6个月~2岁的小儿最常见,部份患儿无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应从症状、体征及

  • 标签: 气管异物 气管镜 异物吸入史 支气管镜检查 五年生存率 周洪
  • 简介:920128气管的力学特性及其重建术//刘国津…//中华医学杂志.-1991,71<0).-266~268用CSS-2100合式电子万能试验机对2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的气管进行了拉伸试验。实验分3个组,正常组(8个)用9cm的气管,

  • 标签: 拉伸试验 中华医学杂志 电子万能试验机 刘国
  • 简介:颈胸部各种创伤、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造成的气管狭窄是后天性气管狭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应用机械呼吸疗法,这种原因所引起的气管狭窄也日渐增多。气管狭窄为不可逆转的、进行性加重的病变,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狭窄组织,恢复气管管腔通气。因为病程是进行性加重,也有骤然发生气管完全梗阻的危险,所以手术宜尽早进行。

  • 标签: 气管狭窄 气管切开 治疗方法 T形管 外科手术切除 进行性加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经口全麻气管插管引导支撑喉镜巨大声带良性肿物切除手术的方法及优势。方法对13例巨大声带良性肿物在气管切开后全麻经口气管插管引导支撑喉镜进行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对于巨大声带良性肿物,已行气管切开,在全麻经口气管插管引导下放置支撑喉镜进行手术,避免了插管风险,术中术野暴露充分,彻底切除病变,术后发音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巨大声带良性肿物
  • 简介:摘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预后集束化干预护理及其影响的研究要求长期随访验证。在市级三甲医院的成人重症监护室,实施了一项多中心合作的群组研究。在三个月基础期之后,执行了基于五种不同治疗措施的一组护理方案,同时记录了16个月间的顺应性、肺炎发病率、重症监护的时间以及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等数据。此次群组研究中基础期病人149名,干预后的病人885名。通过各种治疗措施干预后的顺应性小于30%。尽管如此,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从15.5%下降到11.7%。这个降幅与手部卫生、囊内压控制、口腔卫生以及镇静状态密切相关.此外,集束化干预护理的采用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0.78%的发病率有关(95%)。我们记录到了重症监护时间的减少(从10天到6天)以及病人在干预期顺应机械通气的时间(从8天到4天)。因此,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以及预后集束化干预护理的工作要侧重在高度重视手口卫生,睡眠质量以及囊内压控制。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重症监护预后 病人安全 呼吸监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高危因素以及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本院重症医学科中确诊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31例,观察致病原因并总结其高危因素,然后根据具体因素给予适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分析其护理实施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环境、管路、病患、药物以及交叉感染等因素,经临床护理干预后,28例(90.3%)均得到显著缓解获得成功脱机,另3例(9.7%)患者由于器官衰竭而导致死亡。结论重症医学科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因素较多,护理人员通过综合患者实际因素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可有效保证护理实施效果。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呼吸机 肺炎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儿科收治的8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儿。研究组患儿实施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照组实施红霉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3.8%;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序贯 红霉素 小儿 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管切开病人居家气道湿化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为临床合理选择湿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气管切开86例病人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输液器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湿化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出院后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程度,防止气道堵塞,值得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