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同一人工耳蜗植入者行不同测试音的声场下助听听阈测试,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对不同类型测试声的感知是否存在差异,旨在增加可用测试音种类。方法采用啭音、脉冲啭音和窄带噪声分别对24名单侧人工耳蜗植入青年行声场下助听听阈测试,三种测试音顺序按照拉丁方设计原则,采用改良的Hughson-Westlake法测试助听听阈,频率范围为0.25~4kHz;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测试音所得声场下助听听闽测试结果在250Hz、500Hz、1000Hz、2000Hz、4000Hz、3FA(即500、1000、2000Hz平均听阈)和4FA(即500、1000、2000、4000Hz平均听阈)处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除啭音外,脉冲啭音和窄带噪声也可作为声场下人工耳蜗助听后效果评估的测试音。

  • 标签: 啭音 脉冲啭音 窄带噪声 人工耳蜗 助听听阈
  • 简介:听性脑干反应(ABR)由于其客观性、无创、不需受试者主动配合、不受镇定剂影响等优点.已被作为一种可靠的听力检测工具.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及特殊人群的听力评估。然而人们大多进行气导ABR测试来获取大概的气导听力.但其结果不能区分听力损失的类型。尤其对于那些不能很好配合纯音测听的人群,如先天性外耳道闭锁和中耳炎的患儿、智力缺陷人群.确定其听力损失类型一直存在一些阻碍。因此,骨导ABR的检测对于这部分人群就显得尤其重要,但其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就骨导ABR的机制、方法和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测试 骨导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 ABR测试 部分人群 听力评估
  • 简介:听力测试是听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能为听力康复和聋哑教育提供必不可少的临床数据.因此,科学的测试不仅仅依靠对听力设备的准确校准,更重要的是正确理解听力测试涉及的相关心理声学知识.比如,为什么在做纯音测试时,当受试者无反应,每次要提高5dB,而当受试者有反应时,则应降低10dB?怎样才能避免不准确的测试结果?听觉行为的测量还涉及许多重要的心理物理学概念.因此,在这期的听力学小词典里,笔者将着重介绍心理声学测试方法和基本原则,并对其中涉及的英文单词给读者作个简单的说明.

  • 标签: 测试方法 听力学 心理 声学 诊断和鉴别诊断 听力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术后延迟愈合伤口局部综合处理的效果。方法对22例开胸术后出现延迟愈合的伤口进行分析,伤口局部行创口床准备,及时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积液,根据创面情况选用不同的新型湿性敷料进行换药,使伤口处于最佳的愈合环境,并采用按压潜行空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拉合伤口等方法,同时给予患者全身营养支持。结果22例患者于13-35天伤口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0天,愈合率100%。结论对于开胸术后延期愈合的伤口应判断是脂肪液化还是伤口感染,采用综合处理方法,及时清创引流,进行伤口床准备,应用湿性愈合敷料,按压潜行空腔,康惠尔透明贴拉合伤口等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了伤口愈合率。

  • 标签: 开胸术 延期愈合 湿性愈合 综合处理
  • 简介:目的考察对听障儿童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时,在减少测试人员的情况下。能否得到可信的清晰度结果。方法选择新乡市聋儿语训中心30名3.5~7岁的听障儿童,用《听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三级人员清晰度测试法对他们进行语音清晰度测试,计算出标准清晰度测试值;将第三级测试人员的测试结果去掉,计算出“去3清晰度测试值”;将第二级测试人员的测试结果去掉,计算出“去2清晰度测试值”。采用SPSS16.0将“去3清晰度测试值”“去2清晰度测试值”分别与标准清晰度测试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去3清晰度测试值”“去2清晰度测试值”与标准清晰度测试值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语音清晰度测试应严格按照标准测试方法进行,去掉任何一级人员的测试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 标签: 听障儿童 语音清晰度测试
  • 简介:目的目前缺少标准的儿童汉语声调识别测试材料,通过本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开发标准声调测试材料需考虑的因素以及现有的声调测试材料。方法本文搜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归纳了开发标准测试材料所需考虑的因素。同时列举了现有儿童汉语声调识别测试,并指出各材料的优缺点。结果开发标准的儿童声调识别测试材料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测试项的选择、反应模式、测试信号表现形式、测试环境和心理测量性能等。现有5个儿童声调识别测试材料,其中4个都没有进行心理测量性能评估。结论MTIT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性能,可以用来评估听障儿童的声调识别能力。不过MTIT只有一张词表,未来可以多开发几张等价词表。

  • 标签: 声调识别 听力障碍 儿童 信度 效度 敏感度
  • 简介:中枢听觉处理(CentralAuditoryProcessing,CA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听觉输入信号的感受处理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潜在的神经生物活动并由此产生听觉电生理电位的过程,如果该过程受阻,就会产生中枢听觉处理障碍[(Central)AuditoryProcessingDisorder,(C)APD][1,2]。目前,(C)APD的诊断方法分为两类:行为测试和电生理测试。电生理测试较少受到言语、记忆、注意力等干扰,是能够提供声学信号在整个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传导、整合等相关客观信息的强有力工具[3],在评估听觉中枢处理障碍中具有临床价值[4]。美国听力学会(AmericanAcademyofAudiology,AAA)颁布的《(C)APD儿童和成人诊断、治疗和处理临床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当存在以下潜在的临床指征时,应采取电生理测试做进一步的评估:①行为评估不能清晰揭示障碍的模式;②行为测试的结果不完整、无法下定论或受某些变量(如受试者的注意、动机、认知状态)干扰;③小龄儿童由于其年龄原因不能采用行为测试进行综合评估;④疑似神经系统病变,需要进行医学随访;⑤需要了解中枢听觉神经系统中机能失调的位点信息,且需综合行为评估揭示个体(C)APD的清晰模式;⑥被评估者的母语不适合做行为评估。用于(C)APD评估的测试主要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耳声发射(OAE)、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iddle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MAEP)、长潜伏听觉诱发电位(long-latencyauditoryevokedpotential,LAEP)如P1-N1-P2波、P300、失匹配负波(themismatchnegativity,MMN)等。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些测试方法在(C)APD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并阐明需注意的问题,最后对其临床应用提出展望。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听觉电生理 听觉处理 测试方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真耳测试方法对开放耳助听器选配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是否存在差异,为开放耳助听器真耳测试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名听力正常青年人在佩戴右侧开放耳助听器时,分别在传统和开放式方法下用3f#刺激强度(50、65、80dBSPL)行真耳介入增益(real-earinsertiongain,REIG)测试,分析比较两者所得结果差异。结果在3种刺激强度下,两种方法各频率的REIG差值范围为(4.65,-4.95),其中50dBSPL下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的频率有250、1000、2000、3000、4000、6000Hz;65dBSPL下250Hz处无统计学差异,3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频率两者间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80dBSPL下,1000Hz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50、500、750、1500Hz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放耳助听器REIG测试时需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校准及测试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 标签: 真耳测试 开放耳助听器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疗效的相关因素,为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1至2015~2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鸣治疗治疗。结果耳鸣疗效与耳鸣程度、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均无明显相关性,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就诊时间有一定相关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疗效与耳鸣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害程度无关,与患者就诊时间有关,越早就诊患者耳鸣疗效越好。耳鸣治疗是治疗耳鸣的新型仪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耳鸣 疗效 耳鸣治疗仪
  • 简介:目的了解局部应用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中耳创伤修复的影响和组织愈合特点.方法鼓膜创伤实验组中,30只豚鼠的鼓膜创伤面积为2mm×2mm,局部分别滴注rhEGF、生理盐水及空白对照;中耳黏膜创伤实验组中,将10只豚鼠的鼓膜紧张部切开,用小号中耳粘膜剥离子搔剥鼓室内侧壁粘膜,造成一个范围约为2×3mm的粘膜缺损区,中耳局部分别放置rhEGF明胶海绵粒和生理盐水明胶海绵粒.对两组豚鼠均进行预防性抗感染处理,并在不同时期用电耳镜、光镜及透射电镜对创面的愈合速度及鼓膜形态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鼓膜创伤实验组中,局部滴注rhEGF20耳的平均愈合时间为(8.5±3.0)d,局部滴注生理盐水20耳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1.8±2.6)d,空白对照20耳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2.8±2.3)d,局部滴注rhEGF的鼓膜创伤愈合速度明显快于生理盐水滴注耳及空白对照耳(P<0.001);滴注rhEGF的鼓膜在创伤后2周时外层的鳞状上皮已增生覆盖创面,内层的扁平上皮增生,两层上皮间未见明显组织结构;滴注生理盐水的鼓膜在创伤后2周时创面见少量鳞状上皮及肉芽疤痕组织;滴注rhEGF耳和滴注生理盐水耳的鼓室黏膜结构均正常.中耳黏膜创伤实验组中,rhEGF滴注耳中有5耳的鼓室粘膜的上皮增生,覆盖部分创伤区表面,创伤区内见纤维组织增生;而滴注生理盐水耳中创伤区胶原纤维组织增生,其表面未见上皮被覆.结论rhEGF能促进创伤鼓膜的组织恢复,对鼓室黏膜的组织形态未造成不良的影响,且中耳局部应用rhEGF后,在短期内不会引起组织钙化及疤痕增生.

  • 标签: 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中耳 黏膜 组织形态 重组表皮生长因子 中耳局部应用
  • 简介:目的通过局部麻醉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的对比,证明鼻中隔矫正术后行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更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科住院行鼻中隔矫正术的成年患者分为甲乙对照组,甲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立即行鼻中隔缝合术不伴鼻腔填塞,乙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行双侧鼻腔膨胀海绵填塞。术后第1、2、3d对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并随访3个月观察有无并发症。所得数据应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乙2组患者在术后第1、2、3d的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两组术后\,AS在术后不同处理方法下随时间有交互作用。即鼻中隔术后鼻中隔缝合术的患者症状随时间减轻的更明显;术后3个月随访,甲乙两组均未发现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塌鼻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鼻中隔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缝合术的对比,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更能减轻鼻中隔术后的症状。

  • 标签: 鼻中隔 缝合技术 疼痛测定 耳鼻喉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鸣治疗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听力及耳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1至2015-2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鸣治疗。结果两组耳鸣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听力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程度听力损害、不同类型听力损害及不同程度耳鸣两组间听力恢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治疗对于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恢复有一定疗效,但对患者听力提高无明显疗效。

  • 标签: 耳聋 突发性 耳鸣 听力损失 耳鸣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子治疗联合喜辽妥治疗静脉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科住院期间发生静脉炎的患者,疼痛程度分级采用VAS数字分级法,将评分≥5分的患者(共121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光子治疗(Carnation-11)联合喜辽妥处理静脉炎引起的疼痛,对照组给予涂擦喜辽妥。5天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评分数值降得越低代表治疗效果越好。结果光子治疗联合喜辽妥治疗静脉炎疼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喜辽妥。结论光子治疗联合喜辽妥治疗静脉炎疼痛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照射过程中热效应不明显,减少了烫伤的危险,操作方法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光子治疗仪静脉炎疼痛喜辽妥
  • 简介:目的通过对计算机导航-聋儿听觉评估学习系统-儿童汉语语音词表进行识别测试,证实儿童汉语语音词表在“计算机导航-听觉言语评估学习系统”中运用的可行性,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言语最大识别得分的标准化研究。使测试结果能够真实表达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听觉言语识别能力。方法在正常幼儿园随机选取90名儿童,其中大班儿童(平均年龄5岁9个月)、中班儿童(平均年龄4岁9个月)、小班儿童(平均年龄3岁10个月)各30名。应用计算机导航-听觉评估学习系统,分别对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进行声母识别、韵母识别测试。结果韵母测试词表在大班、中班、小班正确通过率分别为:99.8%,99.2%,99.3%;声母测试词表在大班、中班、小班正确通过率分别为:99.9%.99.2%、99.3%。声母及韵母单一测试词在不同年龄组的测试通过率均在93%以上。结论所有声母、韵母词表通过标准化测试结果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对声母及韵母的总体通过率都在99%以上,均达到标准化测试目标。说明“计算机导航-聋儿听觉评估学习系统”中的语音识别词表图片具有可行性、准确性,能够真实地表达儿童听觉言语识别水平。

  • 标签: 儿童语音识别词表 听觉评估 声母识别 韵母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源频谱治疗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静脉输阿昔洛韦,肌肉注射vitB1、vitB12等治疗。治疗组增加多源频谱治疗照射治疗,治疗10天为一疗程。观察2组患者受累神经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0天后,治疗组患者神经疼痛治疗有效率为66.7%,对照组神经疼痛治疗有效率为56.7%,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疼痛改善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源频谱治疗辅助治疗带状疱疹,能有效减轻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疼痛,缩短疼痛时间。

  • 标签: 多源频谱 带状疱疹 神经痛
  • 简介:目的比较4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通过听觉记忆词汇的测试结果,探讨两类儿童词汇记忆的差异。方法选取4岁听障儿童24名(其中助听时间1~2年的10名,助听时间2~3年的14名)和健听儿童14名,采用言语听觉反应评估(evaluationofauditoryresponsetospeech,EARS)中的封闭式句子测试内容分别对儿童进行测试,比较其结果。结果①在记忆句中名词、形容词方面,3组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记忆句中动词方面,助听时间1~2年与2~3年的听障儿童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助听时间1~2年的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助听时间2~3年的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助听时间越长,听障儿童通过听觉记忆句子中词汇的能力越强;②助听时间的长短影响听障儿童在记忆不同词性词汇方面的能力,这为听障儿童听觉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听障儿童 听觉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压式血液循环在预防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髋部手术的高龄骨折患者146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72)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嘱家属经常按摩患者双下肢;实验组(n=7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后当日开始间歇使用气压式血液循环。观察两组患者DVT的效果及肿胀、疼痛、舒适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6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34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压式血液循环预防DVT效果明显,临床使用方便,在髋部骨折患者中尤其是高龄患者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压式血液循环仪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 预防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