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以深度学习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正席卷各行各业,而AI框架有多种,多数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技术结合迁移学习进行训练,虽然在皮肤AI研究中取得长足进展,但其研究结果未能真正走出实验室进入临床应用。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是缺乏高质量的皮肤疾病图像的大型数据集。本文针对皮肤科常见的图像采集方法,包括临床摄影图像、皮肤镜图像、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图像、皮肤B超图像和组织病理图像的质量要素进行探讨和述评,希望对解决因皮肤图像质量的问题而影响AI研究进展的瓶颈问题能有所帮助。

  • 标签: 皮肤图像质量 人工智能 皮肤摄影图像 皮肤镜图像 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图像 皮肤超声图像
  • 简介:目的:探讨精子性肉芽肿(SG)的彩超图像特征,结合病理基础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SG的28例患者的彩色超声声像图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28例患者中,彩超与病理对照分析显示:低回声型14例、中等回声型7例、高回声型4例、网状格无回声3例,各组彩超图像特点主要与肿块纤维组织成分多少有关。结论:精子附睾肉芽肿彩超图像特征表现主要基于其组织病理结构的特点,彩超检查结合病灶病理检查可提高彩超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彩超对SG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可列为首选。

  • 标签: 彩色超声 病理诊断 精子肉芽肿 对比研究
  • 简介:为了研究生殖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情况,我们于1996年5月~1998年5月对本院60例生殖溃疡患者进行观察和记录。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60例患者全部来自我院性病科门诊,均以生殖溃疡为主诉而就诊。其中男42例,女18例,男女之比为2.33:1;年龄25-43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20天-2月,平均为1月。已婚者50例,

  • 标签: 生殖器溃疡 临床分析 诊断
  • 简介:生殖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反复发作的性传播疾病。该病有间断排毒的特点,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近几年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多,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关于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较多,本文就该病的最新研究和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原发及复发 研究及治疗 进展 免疫调节剂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主因外阴肿物伴瘙痒3年余,于2009年9月25日就诊。患者3年前龟头冠状沟处出现一粟米大小质中菜花样肿物,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尖锐湿疣",未治疗,肿物逐渐增大,瘙痒加重。1年前肿物破溃,于外院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未作HPV分型检查;给予口服及静点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多种抗生素治疗,肿物瘙痒感暂时减轻,但反复发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梅毒 生殖器
  • 简介:皮肤附属肿瘤是一类在形态上分化起源于单一或多个皮肤附属结构的良、恶性皮肤肿瘤。大多数皮肤附属肿瘤临床上并不多见,容易误诊,皮肤镜可以帮助提高诊断的正确率。目前,有关皮肤附属肿瘤的皮肤镜下表现文献报道不多,本文通过综述文献报道的皮肤附属肿瘤的皮肤镜下特征,探讨其与组织病理的关系。

  • 标签: 皮肤 附属器肿瘤 皮肤镜
  • 简介:微囊性附属癌(microcysticadnexalcarcinoma,MAC)又称硬化性汗腺导管癌,是一种罕见的、局限性、侵袭性、恶性附属肿瘤。迄今为止仅有300例病例报道,其中仅8例患者年龄小于18岁,尚无小于6岁患者的报道。现报道1例出生时即有皮损的病例,该例患者为目前报道中年龄最小的病例。

  • 标签: 先天性 病例报道 侵袭性 囊性 肿瘤 硬化性
  • 简介:目的:对门诊确诊的184例生殖疱疹患者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方法:治疗组方用中药清热解毒,利湿养阴,扶正固本汤,结合西医抗病毒药和免疫增强剂;对照组每天静脉给予抗病毒药和肌注、口服免疫调节药。两组均连续用药6天。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规定治疗时间内疗效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治疗 生殖器疱疹 分析
  • 简介:报告3例以生殖疱疹为首症的艾滋病。例1,女,35岁,外阴溃疡伴疼痛2月余;例2,女,27岁,外阴肛周溃疡反复4月,伴发热咳嗽气促、体重下降;例3,男,37岁,尿道口反复糜烂1年,龟头包皮阴茎多处糜烂4天。3例患者均表现为多发严重难以愈合的糜烂溃疡,经免疫印迹法确诊HIV-1抗体阳性,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下降,HSV-Ⅱ-DNA定量检测阳性。提示对以多发难以愈合的溃疡为表现的生殖疱疹患者,应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排除艾滋病。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 简介:目的:观察男性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96例男性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与96例健康男性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联合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男性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在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和会谈时行为表现等方面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给予心理干预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复发性生殖疱疹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心理健康障碍,心理干预对其治疗存在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男性 复发性 心理干预
  • 简介:患者男,90岁。龟头反复出现水疱伴发瘙痒1年。查体:龟头见多个紧张性水疱和结痂。外周血和疱液中抗BP180抗体均呈弱阳性,诊断为局限性类天疱疮。予以白芍总苷胶囊口服、3%的硼酸溶液浸泡和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涂,1周后龟头水疱干燥,3周后龟头黏膜完全恢复正常。

  • 标签: 大疱性类天疱疮 局限性类天疱疮 外生殖器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疱疹的豚鼠模型的效果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先进行豚鼠生殖疱疹造模。然后用中药抗病毒胶囊对生殖疱疹豚鼠进行治疗,用外阴症状评分和阴道拭子病毒滴度进行疗效的评价和机理的探讨。结果中药抗病毒胶囊治疗生殖疱疹豚鼠的疗效基本等同西药阿昔洛韦,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抑制病毒的增殖和提高动物免疫功能而发挥疗效。结论抗病毒胶囊是治疗生殖疱疹的有效药物。

  • 标签: 中药 抗病毒胶囊 治疗 初发性生殖器疱疹 豚鼠模型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性病门诊生殖溃疡性疾病(GUD)的HIV感染状况及其与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取GUD患者溃疡处分泌物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取上述患者和非溃疡性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进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念珠菌、滴虫及加特纳菌等检测;检测所有STD患者血清的HIV抗体及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在8962例病人中,就诊时生殖有溃疡的STD与生殖无溃疡的STD病人中HIV感染率分别为1.75%(5/285)和1.53%(133/8677),两者无统计学意义(x^2=0.09,P>0.05;OR=1.15.95%CI=0.47—2.81);梅毒、生殖疱疹和其他STD病人的HIV感染率分别为2.81%(22/784)、0.74%(6/814)和1.49%(110/7364),梅毒病人的HIV感染率明显高于生殖疱疹和其他STD病人的HIV感染率,有统计学意义(2.81%VS0.74%,x^2=9.92,P<0.005,OR=3.89,95%CI=1.67—9.05;2.81%VS1.49%,X^2=7.66,P<0.001,OR=1.90,95%CI=1.21-3.00)。结论本研究提示本组GUD病人HIV感染率较国外低,梅毒与HIV感染有明显相关性;生殖疱疹病人与HIV感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生殖器溃疡性疾病 HIV感染 GUD 梅毒 生殖器疱疹
  • 简介:根据国家医学继续教育I类项目,编号2012—04-12—031[国]的通知精神,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重点学科、全军皮肤病研究所、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承办“第八届全国皮肤病诊疗新技术暨首届全国皮肤镜图像分析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进展学习班”,

  • 标签: 皮肤病医院 图像分析技术 临床应用 学习班 皮肤镜 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