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霾天气对荨麻疹发病、病情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共122天的时间作为观察窗口,记录每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及荨麻疹就诊例数占皮肤科门诊量的构成比,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空气质量情况按照空气质量指数(AQI),分为优良(0-100)、轻中度污染(101-200)、重度污染(大于200),分别将于上述期间就诊的急性荨麻疹患者分为非霾组、轻中重度污染组及重度污染组,比较三组患者平均就诊量,并对非霾组与重度污染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呼吸道伴发症状、情绪状态评价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荨麻疹的就诊量构成比与空气质量指数、PM_(2.5)、PM_(10)、NO_2、SO_2日均浓度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29、0.631、0.632、0.511、0.376,P值均小于0.01)。非霾日、轻中度污染日、重度污染日,急性荨麻疹日均就诊量构成比分别为(7.71±1.97)%、(9.78±1.77)%、(11.55±1.59)%,三组结果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重度污染组196例与非霾组392例的平均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分别为3.60±1.34、3.34±1.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02),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0.10%(59/196)、14.29%(56/3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78,P〈0.01)。重度污染组患者的抑郁或(和)焦虑发病率为41.38%,显著高于非霾组的22.11%(x~2=8.82,P=0.003)。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显示重度污染组尘螨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霾组(x~2=4.46,P〈0.05)。结论:急性荨麻疹就诊量与空气污染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随着空气污染的加重而增加,推测霾天气会促发急性荨麻疹发病,并可能加重病情;重度霾天就诊的荨麻疹患者呼吸道症状的伴发率增加,抑郁和焦虑的伴发率也显著增加,推想重度霾天气对患者的呼吸系统、�

  • 标签: 雾霾天气 空气污染 荨麻疹 抑郁和焦虑
  • 简介:临床资料例1,女,4岁。主因头皮异物2d,于2012年6月23日就诊。患者于就诊前2d在草地上玩耍后发现头皮有一小米粒大小的异物,褐黑色,无自觉症状。异物逐渐增大,于外院诊断蜱叮咬,建议外科局部切除治疗,患儿家属拒绝。自行用艾草烟熏治疗无效,异物增大至绿豆大小,伴轻微瘙痒及疼痛。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 标签: 蜱叮咬 治疗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主因右侧鼻腔外侧缘赘生物15d,于2010年8月就诊。患者15d前右侧鼻腔外侧缘出现赘生物,逐渐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1个月前双足跖曾出现红斑、脱屑,自行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无明显好转。随后双手出现类似皮损,未消退。患者既往体健,否认输血史、介入治疗史等,有数次冶游史。其配偶未来我科就诊。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鼻腔外侧边缘见一蚕豆大小扁平丘疹(图1a),双手掌、双足跖可见铜红色圆形、弧形斑疹,边缘附黏着性鳞屑,似领圈样(图1b,1c)。肛周可见2枚黄豆大小粉红色扁平丘疹,边界清晰,基底无明显红晕,表面湿润呈细颗粒状,无糜烂、渗液,质地较柔软(图1d)。鼻部及肛周皮损行醋酸白试验颜色改变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阳性,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32;血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阴性;钳取右侧鼻翼及肛周皮损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患者拒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期梅毒。治疗:长效青霉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次。3个月后复诊,RPR滴度1∶4,临床症状基本消退。随访至2012年9月,复查RPR阴性,TPPA阳性。

  • 标签: 梅毒 扁平湿疣
  • 简介:例一,李××,16岁,住院号115465,因性别不明于1991年4月8日入院。病人自幼社会性别为男性,但一贯取蹲位小便,入院前2年,发现乳房逐渐隆起,下腹部每月有周期性疼痛1次。检查:呈男性打扮,身高1.6米,身材苗条,皮肤白嫩红润,无喉结,双乳房发育呈女性型,阴毛呈女性型分布,阴茎长5~+cm,直径1.5cm,阴茎根部下方可见尿道口及发育不良

  • 标签: 社会性别 发育不良 染色体核型 女性 尿道下裂 假两性畸型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主因肛周、外阴、腋下、颈部扁平丘疹2个月于2011年1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缘于2个月前肛周出现数个绿豆大小扁平丘疹,皮损渐增大、增多并扩展至外阴,无明显自觉症状。1个月前腋下出现类似皮损,起初为数个扁平丘疹,后丘疹扩大融合,中央渐愈合形成一环状皮损。同时颈部出现环形斑丘疹,少许鳞屑。患者一般情况可,

  • 标签: 梅毒 扁平湿疣
  • 简介:2毒邪的治疗针对毒邪的治疗,方法有消除毒邪、减少毒邪的产生、促进毒邪的排除、减少毒邪的毒力、扶正祛邪、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等,因此出现了攻毒、排毒、解毒和托毒等不同的治法。

  • 标签: 毒邪论治 辩证分型 治疗原则
  • 简介:45岁男性患者。外阴及股部红斑、丘疹1个月,曾被当地医院误诊为湿疹及股癣且治疗无效。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TP-Ab)123.45COI,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64。确诊为期梅毒,给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侧臀部肌内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后皮损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接上期)梅毒的广泛流行和传播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梅毒的规范化治疗也受到高度重视。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梅毒治疗方案和2006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梅毒治疗指南是我国在制定梅毒

  • 标签: 梅毒
  • 简介:报告1例以环状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期梅毒。患者,男,阴茎、阴囊多个环状红色斑疹。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RPR)阳性,滴度1∶32;TPPA阳性。诊断为梅毒。4周规范治疗后皮损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环状皮损
  • 简介:临床资料例1患儿,男,11岁。主因双下肢灼热、红肿、疼痛4个月,伴溃疡1个月,于2015年3月28日就诊。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双下肢阵发性疼痛,且皮肤潮红肿胀,皮温明显升高,伴皮肤皲裂。夜间皮肤灼热、剧痛难忍,影响睡眠,冷水浸泡双足后症状缓解。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红斑肢痛症,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口服及中药外洗等治疗,未见好转。

  • 标签: 红斑性肢痛病 原发性
  • 简介:43岁男性患者,双手多发结节20余天,全身泛发性斑疹5d。曾于当地医院误诊为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瘤、寻常疣。液氮冷冻治疗无效。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128,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最后诊断:期梅毒。注射用苄星青霉素钠240万U分两侧臀部肌内注射,3周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误诊
  • 简介:临床资料例1.男,3岁,因怕热无汗、全身毛发稀疏、牙齿发育不全,于2010年5月13日入院就诊。患儿自出生后开始发热,体温最高可达39.7℃。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天气炎热时体温升高明显。患儿出生时头发及眉毛稀少,出牙迟,1岁后开始出牙,恒牙稀,吐字不清,伴口干、无泪。因不明原因发热、

  • 标签: 外胚叶发育不良 先天性
  • 简介:手淫(onanism)作为自我性愉悦行为(手淫,masturbation)使用的同义词。可是,圣经中俄南(Onan,圣经第一章,第38节,第3—10页)的过失不是手淫,而是贪婪。为了让其兄长的遗孀生育继承人,俄南不得已要让她怀孕,可是他想把其兄长的遗产留给自己。所以,当与她性交时,俄南让“他的种子撒在了地上”,也就是说,它在射精之前抽离了阴茎,实际上就是性交骤然终止(coitusabruptus)(见性交中断,coitusinterruptus)。

  • 标签: 专业术语 使用不当 MAST 手淫 同义词 INT
  • 简介:41岁女性患者,头面部、躯干及四肢泛发红色结节1个月。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1:64。诊断:期梅毒。予以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3周后复诊,皮损明显消退;3个月后复查RPR1:8,再次予苄星青霉素240万U深部肌内注射,每周1次,共3次,第2疗程结束后皮损基本消退。

  • 标签: 梅毒 二期
  • 简介:背景:口服异维A酸(OI)是目前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最佳疗法。以1.0~2.0mg/kg体重治疗一个疗程后,约50%-85%患者得到持久治愈。研究已表明〈1mg/kg体重的剂量难以治愈,持久治愈需进行第疗程治疗。目的:描述需进行OI第疗程治疗的菲律宾痤疮患者的情况。方法:以图表式资料回顾并分析了过去10年间在一私人皮肤科诊所(SSJ)接受OI治疗的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情况。所有患者给予总剂量1mg/kg体重(累积总剂量120mg/kg体重)的治疗。结果:240例用OI治疗的患者参与本研究,193例完成了全部疗程。

  • 标签: 口服异维A酸 痤疮患者 前治疗 二疗程 菲律宾 寻常型痤疮
  • 简介:河北省性科学学会第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学术会议,于2010年5月8日在省会石家庄河北省人口教育中心召开。来自全省卫生系统、计生系统、教育系统、生殖健康产业企业、

  • 标签: 会员代表 河北省 学会 科学 生殖健康产业 人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