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逍遥颗粒联合精乌胶囊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给予口服逍遥散8g/次,2次/d;精乌胶囊6粒/次,3次/d。辅助头皮局部按摩并配合生姜汁涂擦,2次/d。疗程为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75%。结论逍遥颗粒合精乌胶囊治疗斑秃疗效肯定。

  • 标签: 斑秃 逍遥颗粒 精乌胶囊
  • 简介:目的观察消银颗粒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消银颗粒口服.同时联合卤米松乳膏外涂患处,治疗期间停用其他内服和外用药物。对照纽单独外用卤米松乳膏外涂患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67.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银颗粒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切,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银颗粒 卤米松乳膏 玫瑰糠疹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妊娠梅毒治疗对妊娠结局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的影响.方法:将近4年来在我院生产治疗的62例妊娠梅毒患者按孕期发现和治疗时间,分为A组(早孕期<12周)、B组(中孕期12~27周)和C组(晚孕期>27周),三组均按足量规范抗梅毒治疗,观察三组不同孕期治疗时间对妊娠梅毒的结局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三组治疗后足月分娩率分别为85.7%、58.8%、42.9%;早产率分别为9.5%、29.4%、57.1%;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流产、死胎、低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三组治疗后A组无梅毒新生儿发生,B组中新生儿梅毒发生率为6.5%,C组为42.9%;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早期对妊娠梅毒的治疗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

  • 标签: 梅毒 妊娠 梅毒儿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不同精子优选方法对人工授精治疗结局是否有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中心行AIH治疗的504对夫妇共732个周期为研究对象,按精子优选处理方法进行分组:上游法314个周期,密度梯度离心法418个周期,比较两种精子优选方法行人工授精在临床妊振率、流产率和子代性别的差异。结果: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周期妊娠率分别为8.6%、6.7%,流产率分别为25.9%、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处理后行人工授精的婴儿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游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应用在夫精人工授精中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无差异,精子优选方法对子代性别无预测意义。

  • 标签: 人工受精 上游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 妊娠率
  • 简介: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细胞)增生及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影响,探讨可能涉及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用500U/ml干扰素(IFN)-γ诱导HaCaT细胞,不同浓度TGP(0.5~312.5μg/ml)作用于HaCaT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TGP对HaCaT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免疫组化法检测HaCaT细胞表达ICAM-1的水平。结果TGP在低浓度(0.5~25.0μg/ml)时对HaCaT细胞增生活性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62.5~125.0μg/ml)时对HaCaT细胞增生活性呈抑制作用。0.5~25.0μg/mlTGP可显著降低HaCaT细胞表达ICAM-1的水平(P<0.05,P<0.01)。结论TGP对IFN-γ上调HaCaT细胞分泌ICAM-1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TGP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白芍总苷 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Γ干扰素
  • 简介:目的:观察男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96例男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与96例健康男性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比较,同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联合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男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在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记忆或注意障碍、抑郁心境和会谈时行为表现等方面评分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给予心理干预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心理健康障碍,心理干预对其治疗存在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生殖器疱疹 男性 复发性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比较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心理人格倾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专题讲座、现场医疗咨询,问卷式调查(UPI、APSEA量表)的形式对广州七所高校的男女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调研。结果:分别回收UPI有效问卷773份,其中男286份,女487份;APSEA有效问卷1356份,其中男577份,女779份。结果UPI总分≥25者,男生占24.1%,女生占25.5%;APSEA评分〉80者,男生占8.8%,女生占9.2%,经穿检验,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0.17、0.07,P值均〉0.05)。使用Spearman秩相关法检验APSEA总评分〉80与痤疮的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r男生〉r女生〉0,表明痤疮越严重,APSEA总评分〉80的发生率越高,而且男生组关联性比女生组强。男女生患者的心理问题均表现为焦虑、抑郁、社交障碍和缺乏自信,女生患病后比男生更容易情绪失控(男69.3%,女79.7%)、对自己的外貌不满意(男48.9%,女62.3%)和不愿与外界接触(男45.4%,女5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痤疮对男女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格倾向都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痤疮越严重,受影响的程度越高。患有严重痤疮的男生发生心理异常的可能性更高。

  • 标签: 痤疮 心理人格倾向 生活质量 UPI APSEA
  • 简介:目的:探讨银屑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及对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和银屑病无能指数(psoriasisdisabilityindex,PDI)量表调查72例银屑病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同时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areaandseverityindex,PASI)评分评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间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DLQI与PDI调查结果均显示银屑病患者在工作学习方面的分值(DLQI:1.69±1.31,PDI:2.92±2.61)最高,受到影响最大;PDI量表显示男性患者总分平均值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P〈0.05),DLQI与PDI量表均显示重度(PASI〉10)患者的总分平均值高于轻度(0〈PASI≤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LOQ:t=0.72;PDI:t=1.45,P值均〈0.05)。结论:银屑病为一种身心性疾病,患者在工作学习方面受到的影响较明显;与患者生活质量最为相关的是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严重程度越高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的影响越大。

  • 标签: 银屑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在我国,性法律是一个外来词。然而,我国学界未对之展开专门研究,仅有的间接涉及却使其内涵缺失与外延模糊的缺陷暴露无遗。这使得我国建立在性法律概念之上的研究宛若浮萍。为此,性法律的概念亟待反思。运用历史的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之展开的研究表明,规制性的法律从来都无性法律之谓,规制性的法律无需用性去限定,与性关联的法律不宜称之为性法律。因此,性法律的概念实无存在之必要。为了研究这一类法律问题的便利,可用性关联法律的概念取代性法律的概念。性关联法律是指平衡人们基本的性需求与性供给,维护在此过程中涉及的人身权、财产权、公序良俗和相应管理秩序的一系列法律规范及其法律解释的总称。

  • 标签: 性法律 概念 滥用 性关联法律
  • 简介: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长期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后血药浓度的变化以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使用他克莫司软膏(0.1%)治疗1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疗程12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治疗一周时和治疗结束后使用ELISA检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1周时,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为(1.73±0.48)ng/mL,治疗12个月后浓度为(1.07±0.42)ng/mL,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85,P〈0.05);他克莫司软膏使用总量与Th/Ts比值变化量无相关性(r=-0.40,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长期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存在低水平的系统吸收,他克莫司低水平系统暴露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无影响.

  • 标签: 外用他克莫司 系统暴露 特应性皮炎 免疫力
  • 简介:目的:观察自拟方滋肾通络方对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IEF-5的影响。方法:纳入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控制血糖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滋肾通络方,对照组应用金匮肾气丸,两组均服药8周,统计药物干预后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IEF-5的积分变化。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治疗组IEF-5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并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滋肾通络方可提高阴阳两虚型糖尿病ED患者IEF-5积分。

  • 标签: 糖尿病ED 滋肾通络 IEF-5积分
  • 简介:目的研究2940nm点阵铒激光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耳腹侧增生性瘢痕模型;将兔耳创面分为激光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用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B组不予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增生情况。A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14、30d分别收集标本,B组在以上相同时间点及瘢痕自然生长后70d分别收集标本,测量A、B组每个瘢痕增生指数(SEI),HE染色观察瘢痕组织病理变化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水平。结果A组治疗后第7、14、30dSEI分别为(2.52±0.13)mm、(1.67±0.09)mm、(1.18±0.10)mm,B组分别为(2.64±0.57)mm、(2.76±0.38)mm、(2.78±0.29)mm,A组治疗后3个时间点瘢痕逐渐减小,与B组相比明显下降;HE染色观察示A组治疗后第7、14、30d瘢痕组织内血管由粗大变细小,胶原纤维由排列不齐变排列整齐,B组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示A组VEGF水平逐渐降低,而B组与治疗前瘢痕内VEGF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2940nm点阵铒激光治疗的有效性可能与其下调与增生性瘢痕相关的VEGF表达有关。

  • 标签: 点阵铒激光 瘢痕 增生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人皮肤标本,分离培养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在培养细胞中加入PBS、雌激素、BMP-2刺激,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变化情况,通过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BMP-2mRNA表达情况。结果雌激素和BMP.2处理组细胞增生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雌激素处理组BMP-2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雌激素可上调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BMP-2mRNA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

  • 标签: 成纤维细胞 皮肤 BMP-2 雌激素
  • 简介: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病并发急性尿潴留与前列腺梗塞的高危因素分析,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的患者53例设为实验组及前列腺增生无尿潴留的患者41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脂、髂内动脉粥样斑块检出情况,分析其与发生前列腺梗塞危险性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在前列腺大小、平均年龄、IPSS评分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实验组的PS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异常率及髂内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0.94%、77.36%、56.60%、71.70%,对照组分别为19.51%、12.19%、19.51%、19.51%。实验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发生前列腺梗塞的风险因素高于前列腺增生无尿潴留的患者。合理的饮食、体育锻炼及心理干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急性尿潴留 前列腺梗塞 危险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观察暖宫贴配合甲硝唑、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暖宫贴配合甲硝唑、地塞米松灌肠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微波治疗配合甲硝唑、地塞米松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为54.44%(60/110),总有效率为90.00%(99/110);对照组痊愈率为38.18%(42/110),总有效率为74.55%(82/110).观察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其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D4以及CD4/CD8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D8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CD8以及CD4/CD8的组间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有9例患者在第一次灌肠后出现轻度腹泻.结论:暖宫贴配合甲硝唑、地塞米松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较为简便,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暖宫贴 甲硝唑 地塞米松 慢性盆腔炎
  • 简介:目的:研究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慢性荨麻疹(chronicurticaria,CU)患者外周血Thl/Th2的细胞因子(IL-2、IFN-γ、IL-4)的协调作用。方法:选择确诊为CU的患者75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半年,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清测定IL-2、IFN-γ、IL-4的表达量,并与对照组75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CU患者的IL-2、IFN-γ、IL-4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IL-2、IFN-γ表达分别增加了26.18%、29.81%,IL-4表达降低了24.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CU,可调节IL-2、IFN-γ、IL-4的表达水平,说明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可调节Thl/Th2细胞表达的细胞因子功能,进而缓解CU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粉尘螨 慢性荨麻疹 TH1/TH2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