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红斑狼疮患者TRUST试验阳性与抗抗体ANA阳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19例ANA阳性的红斑狼疮患者,采用TRUST试验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分析TRUST阳性患者中ANA滴度与型别分布状况。结果:红斑狼疮患者中TRUST阳性8例,阳性率为3.7%,其中ANA为均质型的患者阳性率显著多于其他类型(P<0.05),不同ANA滴度患者TRUST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红斑狼疮患者TRUST检测阳性可能与ANA密切相关。

  • 标签: 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TRUST
  • 简介:目的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局部封闭联合液氮治疗跖疣的疗法与传统单纯液氮疗法的临床疗效及耐受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92例跖疣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局部封闭联合液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液氮疗法治疗,4次为1个疗程。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1%,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1),治疗组皮损痊愈所需的平均治疗次数(4.00±1.57)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治疗次数(7.00±1.2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为轻到中度,无患者因不良反应中途退出。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局部封闭联合液氮治疗跖疣疗效优于传统的单纯液氮疗法,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跖疣 干扰素 液氮
  • 简介:目的观察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对单一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单一细胞在HSV-2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HSV-2(333株)感染单一细胞,于病毒感染1,3,5,7日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TNF-a、IL-6的含量。结果HSV-2感染后1日,单一细胞分泌TNF-α水平显著降低。HSV-2感染后1,3日,单一细胞分泌IL-6水平显著降低,以后,病毒感染单一细胞分泌TNF-α、IL-6水平逐渐增高,到第7日达到对照组水平。结论HSV-2能抑制单一细胞分泌TNF-α和IL-6。而这两种细胞因子在HSV-2致病和机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2型 单一核细胞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比较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A)、抗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antibody,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在狼疮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抗小体抗体、抗Sm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结果ACA、AnuA、抗-dsDNA抗体阳性率在狼疮肾炎组明显高于无肾脏表现组,而且2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抗sm抗体在2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G水平在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补体c3、c4水平在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狼疮肾炎组和无肾脏表现组比较也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ACA、AnuA、抗-dsDNA、IgG、C3、C46项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坼=9.099,P〉O.05)。结论ACA、AnuA、抗-dsDNA、IgG、C3、C4均可以反映sLE患者有肾脏损伤,但是由于作用机制各不相同,此6项指标间无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狼疮肾炎的确诊率,为早期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 标签: 抗心磷脂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补体 狼疮性肾炎
  • 简介:目的:对二氧化碳(CO_2)激光术联合局部干扰素封闭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86例尖锐湿疣患者,按其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仅予以CO2激光治疗;联合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2b)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以及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L-2、IL-4、IL-10及SIL-2R的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IL-2水平升高,IL-4、IL-10及SIL-2R水平降低,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经临床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高达97.67%(42/43),对照组为72.09%(31/43),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CO_2激光术联合局部干扰素封闭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易于接受,并可有效改善尖锐湿疣患者各种外周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进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故该治疗方法具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二氧化碳激光术 尖锐湿疣 干扰素 血清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肝受体LXRs激动剂T0901317人表皮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0901317(1.0、10.0、20.0μmol/L)作用SCL-1细胞24、48、72h后细胞增殖率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肝受体激动剂对SCL-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肝受体激动剂对细胞周期相关因子PCNA、p21、p27、CCND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T0901317可明显抑制SCL-1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肝受体激动剂作用于细胞株后,SCL-1细胞的G1期百分率上升,而S期、G2期百分率下降;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导致细胞周期因子p2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而其他细胞周期相关因子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肝受体LXRs激动剂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调节负性因子p21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静息甚至停滞于G1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 标签: 鳞状细胞 SCL-1细胞 LXRs P21 G1期阻滞
  • 简介: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因子-κB(NF-κB)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2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及非皮损,以及12名正常皮肤组织中PPAR-γ、NF-κB的表达。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的阳性表达计数为0.738±0.069,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869±0.048和非皮损组的0.802±0.026(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NF-κB的阳性表达计数为0.937±0.03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735±0.015和非皮损组的0.796±0.068(P〈0.05);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和NF-κB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组PPAR-γ表达减弱、NF-κB表达增强在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皮炎 特应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核因子-ΚB
  • 简介: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广东省皮肤病医院)将于2017年9月15—17日在广州市举办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复杂难治皮肤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项目编号:20161904120007(国)],学习班将邀请多位国内外皮肤性病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进行授课,同时将举行本年度第四期疑难病例大会诊。欢迎各医疗机构从事皮肤病临床诊疗的医务人员踊跃报名。参加学习班的学员将获得国家I类学分10分、Ⅱ类学分1分(请携带学分卡)。

  • 标签: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皮肤病医院 临床诊疗 学习班 难治 南方医科大学
  • 简介:目的:探讨大麻素Ⅱ型受体(CB2)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尖锐湿疣(CA)和Ⅰ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中的表达规律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组织、宫颈CA皮损、CINⅠ组织中CB2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CB2受体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CA皮损、CINⅠ组织中均有表达,CINⅠ组织中CB2受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CA皮损,两组CB2受体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B2受体的表达可能与宫颈尖锐湿疣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大麻素Ⅱ型受体 尖锐湿疣 宫颈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