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慢性瘙痒(chronicpruritus,CP)是一种一般人群及许多皮肤病和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症状。欧洲皮肤病论坛(europeanskindiseasesforum,EDF)和欧洲皮肤病与性病学会(europeanacademyofdermatologyandvenereology,EADV)对其定义、分型、病因、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文对2014年欧洲慢性瘙痒指南的主要部分做一解读。

  • 标签: 瘙痒 慢性 指南 欧洲
  • 简介:应着重反映研究中的创新内容和作者独到观点,不必列出本学科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的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论著类文章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

  • 标签: 文章摘要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创新内容 重复题 撰写格式
  • 简介:皮肤疣是门诊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疗法很多,疗效也参差不齐,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制定了皮肤疣治疗指南,该文归纳总结并简要解读。

  • 标签: 皮肤疣 治疗 指南
  • 简介:目的对我院激光脱毛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随访我院357例半导体激光脱毛患者共579个部位,所有患者皆治疗结束10-12年。通过照片比对治疗前后及治疗停止后十年的毛发情况,分析治疗部位、治疗参数和治疗次数对疗效的影响,激光脱毛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果10年后357例患者579个部位毛发情况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脱毛率达84.07%。治疗10年后与治疗结束2个月后比较脱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毛发越黑越粗疗效越好,且治疗能量及治疗次数与有效率成正比;深色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易烫伤产生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但无一例瘢痕形成;患者总满意度达99.1%。结论激光脱毛方便快捷,安全性好,满意度高。

  • 标签: 激光 脱毛 色素沉着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为了解广州市贯彻实施《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成效,为下一步更好的控制梅毒提供指导。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下载2008~201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广州市常住人口梅毒病例,SPSS软件分析广州市各类型梅毒基本特征。结果:2014年,广州市梅毒、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三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4.0/10万、9.1/10万、32.0/10万、1.0/10万,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下降2.1%、10.2%、32.5%、0.3%;而2014年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为42.2/10万,报告病例数为6305例,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增长0.04%、5.8%。在五种监测的性传播疾病(STD)中,梅毒报告发病率已经降为第二位。病例构成比表明:2014年,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6.8%、0.8%,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下降8.2%、24.8%,而三期梅毒、隐性梅毒构成比分别为1.8%、80.6%,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上升1.8%、3.5%。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梅毒患者逐年上升。结论:过去的6年间,以隐性梅毒为主的广州市梅毒流行上升势头得到遏制,梅毒总体发病率已经退居STDs中第二位,继续落实梅毒综合防治策略、强化以隐性梅毒为主的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广州市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 标签: 梅毒 特征 流行 控制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Paget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Paget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乳房Paget病,4例乳房外Paget病,能随访到的8例患者中,7例行病灶广泛切除术,1例选用浅层X线照射,随访期内,局部复发2例,1例患者因继发肺癌于手术一年半后死亡.结论中老年人单侧乳房或外生殖器部位发生湿疹样斑片,境界清楚,基底有浸润,病程缓慢,持久存在,按湿疹治疗无效,均应怀疑本病,病理活检可以确诊.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预后相对良好.

  • 标签: PAGET病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临床资料 病理学
  • 简介:阴虱寄生在人体的阴毛上,以吸人血。叮刺皮肤而引起瘙痒性皮炎,可通过接触传染。临床资料105例病例均为93年—97年6月的皮肤性病科门诊病例。其中男62例,女43例。夫妻同患阴虱有5对,年龄最大者72岁,最

  • 标签: 樟脑酒 阴虱病 阴毛 叮刺 接触传染 皮肤性病
  • 简介: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4年4月10~14日在江西南昌前湖迎宾馆召开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的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的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强友谊和情感的目的,拟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投稿。

  • 标签: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学术年会 皮肤性病 征文通知 皮肤科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olesofinterleukin-2(IL-2)andinterleukin-10(IL-10)inpathogenesisofearlysyphilis.Methods:TheserumlevelsofIL-2andIL-10in48patientswithearlysyphilisweredetectedbyABC-ELISA.Results:(1)ThelevelofIL-2inthepatientswithearlysyphilis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healthycontrols,whilethatofIL-10waslower(P<0.001andP<0.001).(2)ThelevelsofIL-2andIL-10werealmostidenticalinpatientswithprimaryandsecondarysyphilis(P>0.05),aswellasbetweendif-ferentRPRtiters(P>0.05).(3)Aftertherapy,thelevelofIL-2decreasedmarkedly(P<0.05),whilethatofIL-10increase(p>0.05).(4)AsignificantcorrelationwasfoundbetweentheserumlevelsofIL-2andIL-10(r=0.5385P<0.05).Conclusions:Th1up-regulationoccursinpatientswithearlysyphilis,andplaysanactiveroleinfightingagainstTPinfection.

  • 标签: 早期梅毒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简介:目的:了解痤疮患者血清IL-10的水平,分析其与痤疮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IL-10在痤疮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痤疮患者(按Pillsbury分为Ⅰ~Ⅳ级,每级15例,共4组)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无痤疮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人白介素10(IL-10)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五组血清的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清IL-10水平与年龄及性别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研究组血清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研究组各组血清IL-10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痤疮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正常健康人高,IL-10可能参与了痤疮的发病机制但不能用来评价痤疮的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痤疮 白介素-10 ELISA
  • 简介:目的:探讨广东省兴宁市成为国家性病监测点8年间的5种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市19个街道办事处及乡镇5种性病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4年间兴宁市梅毒、生殖器疱疹及尖锐湿疣报病数逐年增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病数早年上升明显,近2年有下降趋势,淋病发病呈现下降趋势。兴田街道办事处(城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男性、女性的淋病及生殖器疱疹报告发病率均较低,而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报告发病率均较高。结论:兴宁市成为国家性病监测点通过高质量监测数据可真实了解不同地区性病感染状况,疫情的变化较真实反映了性病流行情况,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性病报病网络建设,并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性病在本地区的流行。

  • 标签: 性病 疫情分析 监测点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和IL-10在早期梅毒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BC-ELISA技术检测48例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L-2和IL-10水平。结果(1)早期梅毒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01)。(2)一期梅毒患者血清IL-2和IL-10水平与二期梅毒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不同RPR滴度间IL-2和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3)治疗后IL-2水平明显下降(P<0.05),IL-10水平上升不明显(P>0.05)。(4)IL-2和IL-10之间呈正相关(r=0.5385,P<0.05)。结论早期梅毒出现Thl上调,在抵御TP感染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梅毒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白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及16例正常对照者皮肤内IL-10mRNA的定量表达,采用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分析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IL-10mRNA的定量表达与EASI评分相关性。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IL-10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皮肤内的表达(t=2.88,P〈0.01);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IL-10mRNA的定量表达与EASI评分呈正相关(r=0.4743,P=0.0346)。结论IL-10mRNA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特应性皮炎的发病。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白介素-10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
  • 简介:目的:比较CCL27、CCR10在鲍温病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鲍温病发病的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14例鲍温病患者组织和7例正常皮肤中CCL27、CCR10的表达.结果:鲍温病患者皮损中,CCL27、CCR10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皮肤(t=-4.34,P〈0.01;t=-12.32,P〈0.01),CCL27、CCR10的表达水平差别明显小于正常皮肤(t=4.20,P〈0.01).结论:CCL27、CCR10在鲍温病患者皮损中的高表达可能与鲍温病发病密切相关.

  • 标签: CCL27 受体 CCR10 鲍温病
  • 简介:目的探索甘草、红景天、黄芪等粗提物对中波紫外线(uw3)损伤BALB/c小鼠皮肤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4只BALB/c小鼠用随机数字法分为9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UVB对照组、溶剂对照组、UVB+5%与10%甘草组、UVB+5%与10%红景天组、UVB+5%与10%黄芪组。其中,正常对照组不予处理,UVB对照组单独给予UVB照射,溶剂对照组给予外涂蒸馏水+UVB照射,其余各处理组分别给予外涂相应浓度药物+UVB照射,连续1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背部照射部位皮肤组织匀浆上清液中白介素(IL).10水平。结果经UVB慢性照射后小鼠皮肤中Ⅲ—10水平为(838.8±114.34)pg/ml,较正常对照组(568.45±78.8)pg/ml显著增高(P〈0.01),经不同剂量甘草、红景天、黄芪粗提物水溶液处理后可进一步上调IL-10水平,以甘草组最为明显,但IL-10水平与粗提物浓度之间无明显依赖关系。结论在受到UVB慢性照射后小鼠皮肤组织中IL-10表达水平增加,甘草、红景天、黄芪粗提物水溶液可进一步上调其IL-10水平,上述3种药物对UVB诱导的小鼠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IL-10表达水平有关。

  • 标签: 中波紫外线 甘草 红景天 黄芪 BALB C小鼠
  • 简介:银屑病常有家族发病史及遗传倾向,病人中家族史阳性者约为30%,国内报道为10%~23.8%.Farber发现银屑病在单卵双生儿中的发病年龄、皮损分布、症状轻重程度和经过等都非常相似;反之,在双卵双生儿中则无此倾向[1].

  • 标签: 白介素10 基因表达 启动子区多态性 银屑病 治疗 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白鲜皮对湿疹模型小鼠血清IL-10、IL-17和IL-22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方法: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给予2,4-二硝基氯苯诱导和激发造成小鼠湿疹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0.025%地塞米松洗剂和不同浓度(0、1%、3%、5%)白鲜皮提取液进行干预处理,测量激发前后耳中部厚度差、左右耳重量差及测定血清IL-10、IL-17和IL-22值变化,进行干预后评估。结果:不同浓度白鲜皮提取液均可明显降低小鼠的耳厚度和重量差,同时升高小鼠血清IL-10含量,但仅中高浓度组可显著降低IL-17和IL-2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高浓度白鲜皮提取液组与0.025%地塞米松洗剂组在小鼠的耳厚度差和重量差及IL-10、IL-17和IL-22含量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中低浓度白鲜皮提取液组在耳厚度差和重量差及IL-17和IL-22含量值明显高于0.025%地塞米松洗剂组,血清IL-10含量明显低于0.025%地塞米松洗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浓度白鲜皮提取液均可改善湿疹模型小鼠的皮肤损害,而高浓度的白鲜皮提取液与0.025%地塞米松洗剂效果相当;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IL-17和IL-22、上调IL-10的表达相关。

  • 标签: 白鲜皮 IL-10 IL-17 IL-22 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