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柚皮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抗过敏、吸收紫外线等作用,在皮肤美容具有广阔市场及发展前景。本文通过整理近年来相关文献,对柚皮在皮肤美容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柚皮 皮肤美容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在睾丸扭转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经手术和临床随访证实睾丸扭转患者共计6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应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诊出睾丸扭转符合率、不同类型睾丸扭转检出率以及两种检查方法超声表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诊出睾丸扭转符合率(84.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诊出睾丸扭转符合率(4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睾丸完全扭转检出率(51.52%)和睾丸不完全扭转检查率(33.3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12.12%、30.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患者睾丸扭转符合率高,同时能够准确判定睾丸缺血受损程度和范围,为睾丸扭转诊断以及评估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

  • 标签: 超声造影检查 睾丸扭转 常规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不孕不育已成为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及医学界重视。在各种不育因素,男性因素约占30%~50%。中医药在男性不育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知柏地黄丸在治疗阴虚火旺证男性不育方面疗效突出,国内外不少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本文就知柏地黄丸治疗各型男性不育临床情况,及对其治疗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知柏地黄丸 男性不育 应用
  • 简介:米诺环素为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属于第二代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高效性和长效性,在四环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最强。除了抗微生物作用,还有多种生物作用,如抗炎、抗凋亡、抑制蛋白水解,以及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转移等作用。临床上,四环素已被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如痤疮、酒渣鼻、大疱性皮肤病等。该文综述了米诺环素治疗皮肤病进展,如治疗白癜风、色素性痒疹、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肉芽肿性疾病等,以期为一些皮肤病治疗有药物禁忌时提供辅助或备选方法。

  • 标签: 米诺环素 皮肤病 临床应用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简写为miRNA)是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小分子单链RNA(核糖核酸),长约21~25个核苷酸非编码RNA,通过结合到mRNA3’非编码区(3’UTR),降解mRNA或者抑制其翻译过程,从而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研究发现miRNA在妇科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均有表达且起到了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miRNA在卵巢早衰发生发展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miRNA在卵巢早衰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做如下报道。

  • 标签: 卵巢早衰 微小RNA
  • 简介:近期,干细胞作为药物载体研究得到了极大关注。目前热点集中于研究和利用干细胞肿瘤靶向性,从而达到精确地释放药物或造影剂目的。同纳米颗粒所实现靶向性相比,干细胞能够进入肿瘤组织,并定植于该处,而纳米颗粒则会被恶性细胞所吞噬、内化。

  • 标签: 药物载体 干细胞 皮肤肿瘤 肿瘤靶向性 价值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红蓝光、光子嫩肤联合面膜治疗痤疮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费用。方法:将人选150例痤疮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3组:A组50例,给予口服药物、面膜和光子嫩肤治疗;B组50例,给予口服药物、面膜和红蓝光治疗;C组50例,给于口服药物、面膜、红蓝光和光子嫩肤联合治疗。3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患者疗效、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0例136例完成试验,疗程结束时C组有效率为86.36%,明显高于A组(68.89%)和B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c组治疗费用平均分别为2500元、1020元、3080元,3组成本一效果比分别为:3628.27、1498.02、3566.47。结论:红蓝光和光子嫩肤联合口服药物及面膜治疗痤疮,产生协同效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但治疗费用较高。

  • 标签: 光子嫩肤 红蓝光 痤疮
  • 简介:目的检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miR-320及其下游靶基因survivinmRNA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40名健康对照皮肤miR-320、survivinmRNA表达水平,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survivin是miR-320靶基因。miR-320和survivin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寻常性银屑病皮损miR-320与survivin表达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皮肤相比,寻常性银屑病皮损miR-320表达量为对照组(0.561±0.11)倍,表达明显下调(t=3.06,P〈0.05);survivin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2.034±0.26)倍,表达水平明显上调(t=3.35,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提示survivin是miR-320靶基因,寻常性银屑病皮损miR-320与survivinmRNA呈负相关(r2=0.634,P〈0.05)。结论miR-320可能通过调控其下游靶基因survivin异常表达参与寻常性银屑病皮损形成过程。

  • 标签: 银屑病 miR-320 SURVIVIN
  • 简介:医学迅猛发展对医学人才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异常重要。该文从指引医学本科生主动参与、建立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时间冲突亟待解决等方面对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措施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求尽快完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培养机制。

  • 标签: 皮肤科 医学本科生 科研创新
  • 简介:目的探讨皮肤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ISM)诊断汗管瘤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为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病但不排除汗管瘤患者,选定典型皮损做CLSM检查,后取该处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LSM图像显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或中层可见圆形、卵圆形高折光性结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可见多数导管、小囊腔及由上皮细胞所组成小细胞巢及索,这与CLSM图像下高折光性结构一致。结论CLSM是诊断汗管瘤及鉴别扁平疣、脂溢性角化病等皮肤病非常有用辅助工具。

  • 标签: 汗管瘤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 简介:在皮肤血管炎和皮肤肿瘤免疫调节,RhoGTPase/ROCK信号通路对T淋巴细胞调节作用受到越来越多重视。该通路主要影响细胞骨架重排及细胞运动。近年来研究表明,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病及黑素瘤发病机制,RhoGTPase/ROCK信号通路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黏附迁移、激活、效应等方面,进而影响免疫反应发生。目前已有一些RhoGTPase/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如Y27632、法舒地尔等应用于基础或临床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有望成为治疗疾病潜力药物,且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还表明ROCK抑制剂在皮肤愈合和瘢痕治疗中发挥作用。

  • 标签: RHO GTPase/ROCK信号通路 T淋巴细胞 血管炎 皮肤 黑素瘤
  • 简介:目的:探讨三阶梯技术在宫颈癌患者筛查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830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行三阶梯检查,比较三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结果:8300例受检者阳性检出率为5.84%(485/8300),ASCUS196例,ASCH139例,LSIL89例,HSIL38例,SCC12例,AGC11例,TCT诊断为ASCUS、ASCH、LSIL、HSIL、SCC、AGC者阴道镜检查诊断为LSIL及以上病变比例分别为53.1%(104/196)、54.0%(75/139)、66.3%(59/89)、84.2%(32/38)、100.0%(12/12)、100.0%(11/11);相比于组织病理学,TCT检查ASCUS、ASCH、LSIL、HSIL、SCC、AGC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2.2%、64.0%、92.1%、94.7%、100.0%、100.0%,LSIL、HSIL、SCC、AGC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ASCUS和AS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检查CINⅠ、CINⅡ、CINⅢ、浸润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3%、93.6%、96.5%、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阶梯技术筛查宫颈癌可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有利于宫颈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液基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 组织病理学 宫颈癌筛查
  • 简介:目的比较过敏性紫瘢(HSP)患者外周血及肾脏组织H4R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4R在HSP作用。方法收集126名初次发病HSP患者及94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比较HSP急性期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SP急性期不同临床表型之间H4RmRNA表达情况。收集HSP肾脏损害患者肾活检标本及健康肾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比较H4R表达情况。结果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4RmRNA表达水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肾脏受累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4R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组、非肾病混合组(P〈0.01)。肾脏受累组肾脏组织H4R表达呈阳性,以肾小管为主,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H4R可能参与了HSP急性期发病,且与HSP患者肾脏受损有关。肾脏H4R高表达可能影响HSP病程及预后。

  • 标签: 组胺H4受体 过敏性紫癜 肾脏损害
  • 简介:目的:研究在剖宫产手术中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治疗子宫乏力性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并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106名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采取止血方式分为实验组54人,对照组52人。实验组采用子宫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B-lynch缝合术等其他手术方式。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即刻止血率、产后子宫动脉阻抗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手术过程出血量及即刻止血率,手术后RI、S/D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上,实验组为(61.7±10.2)min,对照组为(78.9±12.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子宫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治疗子宫乏力性出血在出血量、即刻止血率及术后康复状况等方面与传统止血方式效果相似,但其手术操作简单,易于观察子宫体腔出血,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 剖宫产术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阻抗指数 手术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高分化黏液性癌(highlydifferentiatedOvarianmucinouscarcinoma,HDOMC)患者MMP-2、MMP-9、S100A14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正常卵巢组织、43例卵巢黏液性肿瘤(Ovarianmucinoustumor,OMT)、80例HDOMC患者MMP-2、MMP-9、S100A14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HDOMC患者S100A14表达与MMP-2、MMP-9表达相关性。结果:MMP-2、MMP-9、S100A14在正常卵巢组织、OMT、HDOMC患者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且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HDOMC患者S100A14表达与MMP-2、MMP-9表达水平两两呈正相关(P〈0.05)。MMP-2、MMP-9、S100A14表达水平与HDOMC患者手术-病理分期(FIGO)、CA-125水平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MMP-2、MMP-9、S100A14表达水平升高与HDOMC发生、进展、早期转移具有显著相关性,早期联合筛查这些指标对HDOMC病情演变及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黏液性癌 表达水平 联合筛查 病理分期 相关性
  • 简介:目的研究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和预防重度脂溢性皮炎复发作用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于我院诊断为重度脂溢性皮炎患者70例为本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2组,每组各35例。A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药物治疗,B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患者口服伊曲康唑200mg/d或安慰剂连续治疗1周,随后3个月每个月前2天重复给药1次。记录患者脂溢性皮炎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SDASI)评分、疾病持续时间、复发人数,瘙痒感/灼烧感评分及临床改善率/治愈率等信息。结果A、B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SDAS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前者使用伊曲康唑后SDASI评分明显低于后者([1.82±0.55)vs.(5.47±2.17),P〈0.05]。A、B组在治疗2周和16周后临床改善率分别为(88.6%,80%)vs.(77.1%,54.3%)。另外,A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也显著低于B组。结论口服伊曲康唑不仅能够有效、安全地控制脂溢性皮炎患者恶化,还可作为维持治疗方案防止该病再次复发。

  • 标签: 伊曲康唑 脂溢性皮炎 复发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用于宫颈癌前病变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到医院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520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包括经病理学检测诊断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观察组)和宫颈正常或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各2600例,全部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和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查结果探讨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临床诊断价值。结果:FH检测方法和TCT检测方法检测两组患者阳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检测方法同TCT检测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检测特异性显著低于TCT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用于临床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检测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优势,临床检测敏感性较高,广泛适用于经济落后地区女性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临床诊断。

  • 标签: 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 宫颈癌前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并且探讨VEGF与PI3K在调控血管生成过程相互关系。方法:利用S-P方法对32例EM手术标本和30例子宫肌瘤VEGF、Akt及微血管密度(MVD)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M中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Akt、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6/30)、37.5%(12/32)、84.4%(27/32)、60.0%(18/30)、75.0%(24/32)、87.5%(28/32);EM中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MVD分别是(10.37±5.24)、(19.14±7.10)、(48.24±10.54)。Akt、VEGF和血管密度在EM异位内膜较正常内膜组高表达,在调控血管生成过程,Akt与VEGF呈正相关。结论:PI3K/Akt、VEGF均参与EM发生发展,在EM血管生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共同参与EM过程。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AEG-1、P16、KI-67蛋白在宫颈癌前病变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2008年2月至2015年9月选择在我院诊治宫颈癌前病变患者98例作为癌前病变组,同期选择宫颈癌患者98例作为宫颈癌组和98例健康体检人作为对照组,取三组宫颈样本都进行AEG-1、P16、KI-67蛋白表达免疫组化分析,并调查了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EG-1、P16、KI-67蛋白在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93.9%和92.9%,而癌前病变组为57.1%、50.0%和57.1%,在对照组为3.1%、2.0%和4.1%,三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G-1、P16、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宫颈癌前病变年龄、疾病类型、HPV感染等病理参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性显示AEG-1、P16、KI-67蛋白表达都呈现两两正向相关性(P〈0.05)。结论:AEG-1、P16、KI-67蛋白在宫颈癌前病变中都呈现高表达状况,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三者可互相作用影响宫颈癌前病变发展状况。

  • 标签: AEG-1 P16 KI-67 宫颈癌前病变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果酸治疗面部重度痤疮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2例面部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先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2次,2周后行果酸治疗,每2周1次,共2次。对照组27例,仅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2次。在治疗结束后2、4、8周进行疗效判断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治疗后2、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A-PDT联合果酸治疗面部重度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痤疮 光动力疗法 果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