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性激素的改变与糖尿病性ED的关系.方法:将ADA标准诊断为糖尿病的男性患者,根据其有无ED分为糖尿病ED组与糖尿病非ED组,所有患者均排除了同时有肝、肾、甲状腺疾病,并停用了各种影响勃起功能和性激素的药物,应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睾酮(T)、催乳素(PRL)和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ED组睾酮明显低于非ED组[(1.95±0.23vs4.01±0.38)ng/ml,P<0.01],两组的PRL、E2、血糖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3.5±2vs13.1±2.1).ng/L,P>0.05][(38.9±8.5vs39.3±8.6)ng/ml,P>0.05].[(10.3±3.7vs9.9±3.5)mmol/L,P>0.05].ED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ED组[(52.4±8.1vs42.1±5.4)岁,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病程分别为33.4±10.6、12.9±4.1月,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致睾酮的下降是糖尿病性ED产生的原因之一,患者的年龄及糖尿病病程也与糖尿病性ED相关.

  • 标签: 糖尿病性 性激素 ED患者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 催乳素(PRL) 雌二醇(E2)
  • 简介:目的:观察围绝经妇女激素替代治疗(HRT)后生命质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围绝经有明显症状和不同程度心理症状的病人80例,采取HRT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选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理、心理、环境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社会功能方面并无明显的改善(P>0.5),总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短期HRT能安全、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生理、心理相关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患者依从性高。

  • 标签: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生命质量
  • 简介: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利用部分中药及其提取物所含光敏感物质作为光敏剂进行光动力学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中药 光敏剂 光动力疗法
  • 简介:血管靶向光动力是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一种新手段。其作用原理是在有氧和在激发光源照射条件下,使光敏剂在血管内皮细胞内发生强烈的光动力反应,产生大量的单线态氧,选择性破坏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靶向治疗血管性疾病的目的。鲜红斑痣是最常见的血管畸形之一,世界范围新生儿的发病率为0.3%~0.5%。血管靶向光动力正在成为治疗鲜红斑痣的较好选择之一。我国最近上市的新型光敏剂海姆泊芬,已被证实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鲜红斑痣。深在性血管畸形的治疗则更加困难。血管靶向光动力已经被成功用于治疗危及生命的遗传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其他深在的血管畸形病变。

  • 标签: 光动力治疗 血管畸形 鲜红斑痣
  • 简介:皮肤真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或系统使用抗真菌药物,但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光动力疗法被应用于皮肤真菌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光动力疗法能有效治疗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且不良反应小,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真菌病的研究进展多有报道。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皮肤真菌病 耐药性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主因左耳背部红褐色斑块8年余,于2014年9月8日就诊。8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左耳后出现红褐色斑块,无明显自觉不适,皮损逐渐增大,1个月前于当地医院行组织病理检查示鲍恩病。因考虑手术后左耳无法完全保留,患者拒绝接受手术切除。既往史和过敏史无特殊。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 标签: 鲍恩病 光动力疗法
  • 简介:目的:分析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晚上外擦阿达帕林凝胶,白天外擦盐酸克林霉素凝胶;观察组在对照组外用药的基础上再加以艾拉光动力治疗仪(ALA-PDT)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痤疮 光动力疗法
  • 简介:日光累积照射可导致皮肤光老化(photoaging),不仅加速皮肤外观的衰老,也增加皮肤癌前病变和皮肤肿瘤的发生风险,亦影响皮肤屏障功能。皮肤屏障(skinbarrier)作为机体的最外层防线,保护皮肤免受外界不良因素损伤,亦防止机体水分及营养物质等流失,其功能的稳定性与皮肤光老化密切相关。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实,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l对皮肤光老化的疗效确切,并且可以同时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光动力治疗光老化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对真皮胶原的重塑,改善皮肤屏障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光动力对角质形成细胞的作用有关。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光老化 皮肤屏障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中药制剂清肤Ⅱ号联合光动力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囊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光动力组及中药组。治疗时间为8周,在治疗后2,4,8周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复发情况。

  • 标签: 清肤Ⅱ号 光动力疗法 囊肿型痤疮
  • 简介:目的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囊肿痤疮时5-氨基酮戊酸(ALA)的最适浓度。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16例囊肿痤疮患者分为3个治疗组,给予ALA的浓度分别为5%、7.5%、10%,均采用波长632.8nm的红光照射,每周1次,共4次。结果在治疗结束后2周、1个月、3个月,7.5%和10%浓度组间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这两组与5%浓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良反应为红斑、肿胀,部分患者出现轻微渗出及暂时性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溃疡和瘢痕。结论结合临床有效率及安全性,ALA-PDT治疗囊肿痤疮宜采用7.5%的浓度。

  • 标签: 痤疮 囊肿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参精固本丸在治疗男性不育患者中对男性精子数量和动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应用参精固本丸治疗150例不育患者,观察治疗前后的精子计数、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男性不育患者经服用参精固本丸治疗后,上述参数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参精固本丸有助于提高男性不育患者的精子数量和动力.

  • 标签: 男性不育 参精固本丸 精子数量和动力 中药疗法
  • 简介: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一种光化学疗法,利用聚集于靶细胞内的光敏剂在低强度无害的可见光照射下产生的单线氧和氧自由基等活性因子杀死靶细胞。光敏剂可分为卟啉类、叶绿素类、染料类(如酞菁、萘酞菁)等,相比于第一代血卟啉衍生物(HpD),第二代、

  • 标签: 光动力疗法(PDT) 真菌 感染性疾病
  • 简介:患者男,77岁。因"左颈部慢性糜烂伴渗液反复发作5年"就诊。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颈部出现红色斑块,斑块中央糜烂、渗液,边缘结痂,伴皮肤瘙痒,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具体治疗和用药史不详,疗效不佳。皮损反复发作,逐渐向外周扩展,渗液增多,瘙痒剧烈,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艾拉 光动力治疗 ALA-PDT
  • 简介: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果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52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先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2次,2周后行果酸治疗,每2周1次,共2次。对照组27例,仅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2次。在治疗结束后2、4、8周进行疗效判断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治疗后2、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LA-PDT联合果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痤疮 光动力疗法 果酸
  • 简介: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ALA)联合强脉冲光(IPL)的光动力学疗法(PDT)对豚鼠光老化模型的影响,并摸索合适的5-ALA治疗浓度。方法以模拟日光光源(SSR)建立豚鼠光老化模型,10%、20%5-ALA联合IPL治疗,每3周一次,共3次。观察真皮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的改变。结果豚鼠以亚红斑量SSR照射13周,光照部位真皮浅层出现了典型的光化性弹力纤维变性损害。经10%5-ALA联合IPL治疗后,上述改变明显改善,而20%5-ALA联合IPL可进一步加重损伤。结论光动力疗法对光老化有一定改善作用,选择合适的5-ALA治疗浓度很重要。

  • 标签: 紫外线 光老化 5-氨基酮戊酸 强脉冲光 光动力学疗法
  • 简介:玫瑰痤疮病因复杂,部分患者由于病程迁延而出现面部红色斑块或鼻赘,使治疗难度加大。我科采用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1例玫瑰痤疮患者,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玫瑰痤疮 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随访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的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差异有无显著性。通过生物振动测试仪,分别检测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阴茎龟头、阴茎体振动感觉阈值,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包皮环切术可以有效延长早泄患者性交时间,降低龟头敏感性。患者术后性生活自我满意率和伴侣满意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心理健康评价结果也表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包皮环切术可以有效增加阴茎头的震动感觉阈值,并显著增加患者性爱时间和射精控制能力,增加患者和配偶双方性爱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及其性伴侣的生活质量。同时包皮环切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性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神经系统的病变可以影响多种皮肤病的进展。作者对23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发现其中19例患者(包括9例湿疹,8例银屑病,2例硬皮病,1例玫瑰痤疮,1例接触性皮炎,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和1例复发性疱疹样皮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后,皮肤的表现和分布会发生改变——部分皮损减轻甚至完全消退。

  • 标签: 皮肤病 神经功能缺损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病变 大疱性类天疱疮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影响,进一步探寻PDT治疗CA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标记方法,对15例PDT治疗前后的CA皮损及5例正常包皮组织对照进行染色,在高倍光镜下观察LC的形态、分布及数量等的变化。结果15例CA皮损较正常对照组织[(18.8±4.0)个/高倍视野]LC数量明显降低(P〈0.01),表皮内LC分布不规则,大部分LC结构不完整,细胞突减少、缩短甚至消失,缺少LC的典型特征,点状或条索状。个别皮损表皮内LC缺失,而其真皮内见到不典型的LC。PDT治疗后即刻组LC数量[(9.2±2.0)个/高倍视野]较治疗前组[(6.2±1.8)个/高倍视野]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7d组LC数量[(6.4±1.1)个/高倍视野]回落接近治疗前水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患者皮损局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作为抗原提呈细胞的LC,其数量和形态发生改变。PDT能诱导CA皮损局部LC数量及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具有调节局部免疫的作用。

  • 标签: 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朗格汉斯细胞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