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早泄是男科最常见病种,心理性占大多数,临床习惯常以药物治疗为主,而我科仿美国《圣床》一书中代配偶方法,吸取中国古房事养生学精华,探讨早泄以行为训练为主要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我练习,夫妻配合练习,性生活练习。结果:全部有效,显效占65%,有效占35%。结论:心理性早泄以行为训练为主的方法是可行的,如在训练中吸取古代房事养生学精华,效果更胜一筹。

  • 标签: 早泄 心理性早泄 行为训练 代配偶
  • 简介:本文从性医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老年学、遗传学、营养学等多角度,围绕“性衰老”这个主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探讨延缓性衰老的方法,本文先讨论影响性衰老的各有关因素,继而进一步提出从端正性观念入手,保持老年期的适度性生活、坚持老年期的良好生活方式,认真看待更年期、积极探讨新“基因疗法”等五种途径与方法,从而谋求延缓性衰老,使老年夫妻延年益寿,并将享受到性福与快乐。

  • 标签: 性衰老 性衰老因素 性衰老延缓方法 性观念 生活方式
  • 简介:巨大先天性黑素细胞痣(giantcongenitalmelanocyticnevus,GCMN)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肿瘤,一般出生即有,不遗传。有的先天性巨痣可合并血管痣、脂肪瘤或神经纤维瘤。我科诊治一例神经纤维瘤分化的先天性巨痣,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黑色素痣 巨大 神经纤维瘤
  • 简介:基底鳞状细胞癌(BSC)被定义为包含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癌(SCC)以及二者移形区域的肿瘤。梭形细胞鳞癌(SCSC)可能含有普通鳞癌和梭形细胞的变异成分。作者报道一89岁女性患者,患头皮皮疹数十年。肉眼可见损害大小为8.5cm×6.0cm×1.8cm,为一灰白色中部黑色的肿块。镜下,肿瘤上部未溃烂部分由巨大的多角形鳞状细胞组成,偶伴角化过度(SCC),外周栅栏状的基底样细胞呈柱状生长(BCC),并有一部分区域两种细胞混杂生长。肿瘤的其余部分为一黏液样区域,含狭长的纺锤状梭形细胞,系起源于普通鳞癌。免疫组化显示,SCSC的肿瘤细胞(普通SCC细胞和梭形细胞)区域共同表达CAM5.2和弹性蛋白。Ber—EP4在BCC区域表达阳性而在SCC和BCC移形带表达减弱。上皮膜抗原在普通SCC区域呈局灶阳性表达。据作者所知,这是皮肤鳞癌具有BCC和SCSC双重分化的首例报道。

  • 标签: 基底鳞状细胞癌 梭形细胞 细胞变异 皮肤鳞状细胞癌 重分化 皮肤鳞癌
  • 简介:在中国老一代排球运动员中,有一个难解之谜:获得“五连冠”殊誉的中国女排宿将,生育的大多数是女儿;而当年男排队员的后代则大多数是男孩。本文试对这一现象进行核实并加以探讨。1.方法1.1.从10年来公开发行的报刊中截取有关排坛宿将的信息报道、加以整理。1.2.凡情况不明或孩子性别在不同报道中有矛盾的不予收录。1.3.配偶是运动员的必须注明,未注明的均为其他行业。2.结果2.1.女排宿将生育状况

  • 标签: 体质 胎儿性别 性比例
  • 简介:列举了临床上常见的中药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症状反跳现象的皮肤病,认为症状反跳现象与用药途径和用药方法、时令、患者身体状况及疾病本身特点有关需要与药不对证、病重药轻、药物过敏相鉴别。提出中药治疗皮肤病时应有预见性,注重医患沟通,灵活掌握药量

  • 标签: 中医药疗法 皮肤病 症状反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