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6月采用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颅骨瓣埋藏保存于左下腹壁皮下的方法治疗41例颅脑创伤患者,其中7例(17.07%)因伤情严重死亡,7例(17.07%)长期昏迷、严重病残者放弃颅骨瓣原位移植修补颅骨缺损,其余27例均择期取出骨瓣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疗效满意。

  • 标签: 颅骨缺损修补术 自体颅骨瓣 原位移植 保存 腹壁下 去骨瓣减压
  • 简介:颅骨成形术(cranioplasty)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印加入(Inca)用金、银片修补环钻术后的颅骨缺损可能是人类最早尝试的颅骨成形术。Petronius于1565年首先详细描述了采用异质材料(金)进行的颅骨成形术。1670年,VanMeeken尝试用动物颅骨为1例颅骨缺损患者施行修补,但是因当时宗教的反对,被迫取出。广泛的颅骨成形手术开展于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所用修补材料亦从异体骨、自体骨、

  • 标签: 颅骨缺损 修补材料 自体骨 原位移植 骨瓣保存 颅骨成形术
  • 简介:我院自1993年6月开展自体颅骨瓣保存后原位移植修补颅骨缺损手术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性研究,并取得一定临床疗效。到目前为止,共对468例患者施行自体颅骨瓣原位移植修补颅骨缺损手术,积累了一定临床经验,笔者拟就骨膜保留、骨瓣钻孔、骨质吸收和固定材料等问题谈几点体会,供同道参酌。

  • 标签: 自体颅骨瓣 颅骨缺损 原位移植 骨瓣保存 修补 临床疗效
  • 简介:2017年12月22-24日,应满洲里中蒙医院的邀请,我们一行两人,分别考察了内蒙古的满洲里和根河,当时满洲里的白昼温度-12℃~-22℃,根河白昼气温-44℃,是属于中国的寒带地区。寒带地区,简称寒地。寒带是天文上的高纬地带,在南北纬66°34'的纬线圈内。由于太阳光斜射,获得的太阳光热比其他地带少,气候终年寒冷,称为寒带。

  • 标签: 寒地睡眠医学 寒地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从U251细胞系中分离脑肿瘤干细胞并以其为移植物建立动物模型。方法应用悬浮培养法获得脑肿瘤干细胞,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CD133阳性和阴性细胞;将上述3种细胞植入裸鼠颅内。取移植组织切片观察及进行再培养。结果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可获得CD133阳性细胞。悬浮培养法所得的细胞和CD133阳性及阴性细胞进行裸鼠原位移植的成瘤率分别为71.4%、80%和0%。结论U251细胞系中存在脑肿瘤干细胞。裸鼠颅内注射移植脑肿瘤干细胞能够建立肿瘤模型。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干细胞 移植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ACI)病人溶栓前后缺血半暗带(IP)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PWI/DWI错配原理入选具有IP的ACI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动脉介入溶栓及静脉溶栓。根据DWI异常信号的高低选取梗死核心区、核心区边缘、梗死核心区与边缘之间、梗死区外周4个点,并测量手术前后4点的rADC。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将术后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与rADC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两组病人以上4点的rAD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ADC从梗死核心区到梗死区外周呈单调递增。除梗死核心区外,术后实验组其余3点的rADC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实验组的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少或短于对照组(P=0.016,P=0.000)。术后rADC与NIHS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均P=0.000)。结论IP区的rADC越高代表脑细胞生命力越强,rADC可量化评价溶栓的疗效且表明动脉介入溶栓效果优于静脉溶栓。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介入溶栓术 相对弥散系数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部分性发作(CPS)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的CPS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和MRI检查和分析。结果(1)CPS癫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52.5%)显著〉对照组(20.8%),P〈0.05;(2)CPS患者组中MRI异常占57.5%,MRI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认知功能和MRI异常呈负相关(r=-0.018~-0.286,P〉0.05)。结论认知功能、MRI检查对CPS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复杂部分性发作癫痫 认知功能 核磁共振
  • 简介:最近美国心脏病协会公布的2005年至2007年的心脏病和卒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心脑血管病仍然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中卒中病死率为44.1/10万,比1999年至2001年下降了26.9%,冠心病的病死率是135.1/10万,下降了27.7%,心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是262.7/10万,下降了22.6%.但花费仍然非常高昂,其中2007年卒中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就高达409亿美元[1].虽然有大量的基于循证依据的指南出台,但医疗实践与指南所提倡的医疗标准仍有相当差距.

  • 标签: 临床医疗实践 卒中 指南 美国心脏病协会 心脑血管病 病死率
  • 简介:目的探讨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81侧)肘部痉挛状态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病人术后均感肘部痉挛状态缓解,术后6周运动功能改善75侧(92.6%).平均随访26个月,肘部痉挛状态缓解77侧(95.1%),运动功能改善73侧(90.1%),生活质量提高61例(93.8%).结论选择性肌皮神经分支部分切断术是治疗脑瘫病儿肘部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

  • 标签: 脑性瘫痪 肌皮神经 去神经支配
  • 简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各个医院的检查程序和诊断标准并不统一.因此,国际专家组织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开始规范TCD的操作方法,统一诊断标准,确定使用范围.第一部分介绍脑血管疾病的频谱TCD检查.颞窗常用于观察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颈内动脉C1段(ICA)及前交通动脉(AComA)、后交通动脉(PComA)的侧支循环;眼窗用于观察眼动脉(OA)和ICA虹吸部;枕窗用于观察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尽管Willis环的构成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但完整的诊断性TCD检查还是应该评价双侧的脑动脉,包括:大脑中动脉M2段(深度范围30~40mm),M1段(深度范围40~65mm)[大脑中动脉M1段中点的深度位于50mm处(范围45~55mm),平均长度约16mm(范围5~24mm)],大脑前动脉A1段(深度范围60~75mm),颈内动脉C1段(60~70mm),大脑后动脉P1~P2段(平均深度63mm,范围55~75mm),前交通动脉(70~80mm),后交通动脉(58~65mm),眼动脉(40~50mm),颈内动脉虹吸部(55~65mm),椎动脉(40~75mm),以及基底动脉近端(75~80mm)、中段(80~90mm)、远段(90~110mm).经下颌下窗检测颈段ICA远端(40~60mm)可以计算VMCR/VICA比值或Lindegaard指数,用于评价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的程度.诊断性TCD检查的目的是探查上述动脉节段的特征性频谱,确定动脉血液流动方向,计算脑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对于频谱多普勒和具有M-模的超声装置来说,建立标准化的检查程序,诸如选择探头的位置、角度和深度及血管的区分等,将有助于该项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疾病 操作指南
  • 简介:4.3.5颈动脉干预试验卒中患者心血管结局事件的另外一些研究数据,来自比较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研究。但是仅有2项研究在报告了卒中和死亡发生率的同时,也报告了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的长期发生率。

  • 标签: AHA科学报告 心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风险预测 卒中 血管疾病
  • 简介:(接上期)4治疗方法4.1支持高血压降压治疗的证据支持在高血压个体中给予降压药物降低主要临床心血管转归(致死和非致死性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心血管死亡)危险的证据,来自1965-1995年间完成的大量随机对照试验,这些试验大多数为安慰剂对照试验。2003版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SocietyofHypertension/EuropeSocietyofHypertension,ESC/ESH)指南提到了这些试验的荟萃分析。这些支持证据还来自降压治疗可以使高血压诱发的器官损害减轻,如左心室肥大(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或蛋白尿,有可能伴随致死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下降,尽管这些证据明显是间接的,主要来自随机数据的事后相关性分析。

  • 标签: 高血压 指南 降压治疗 血压 血压控制 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