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朝阳八里庄地区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以年龄≥40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8888例研究对象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通过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对初步筛查为高危人群的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经过脑卒中风险评估,低危5622例(63.25%),中危1537例(17.29%),高危1729例(19.45%)。研究对象男性平均年龄为62.1±13.2岁,女性60.2±12.2岁。在40~69岁年龄段,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明显超重等因素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而吸烟率则呈现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50岁组的人群体力活动量最少519(28%)。高危人群中男性453例(26.20%),女性1276例(73.80%)。男性吸烟率(41.9%)显著高于女性(5.6%);血脂异常率、卒中家族史因素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均〈0.05),人群中具有一个危险因素的比例最高为3397例(53.63%),具有4个以上危险因素者643例(10.15%)。结论八里庄地区≥40岁人群中,脑卒中危险因素整体水平较高;高血压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因素在40~70岁年龄段内,呈现增加趋势;高危人群中,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卒中家族史为人数分布前三位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卒中 筛查 危险因素 现况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唤醒下手术治疗中央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手术治疗的548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12例符合本研究标准.综合评估后在相应部位埋置颅内电极,经颅内电极脑电图(Intraeranial-EEGi-EEG)确定癫痫起始(epilepticonsetzone,EOZ)、皮层电刺激(corticalelectro-stimulation,CES)描记脑功能后,在麻醉唤醒状态下切除EOZ及周围异常组织,以更好的保留脑功能.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EOZ位于中央前-后回者3例(左侧1例、右侧2例)、中央前回者6例(左侧2例、右侧4例)、中央后回者3例(左侧1例、右侧2例).病理学证实:皮质发育不良7例(ⅡA型3例、ⅡB型2例、灰质异位2例)、脑囊虫2例、脑软化灶(胶质增生)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随访2~5年,均系统服用抗癫痫药物(2例遵医嘱停服),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Ⅰ级)7例、有发作先兆且偶有发作(Engel-Ⅱ级)3例、发作次数减少(Engel-Ⅲ级)2例.手术后早期出现运动-浅感觉功能障碍者2例、单纯运动功能下降者5例、出现深-浅感觉功能减退者1例.经半年的功能康复训练,6例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感觉功能部分恢复,2例患者仍轻偏瘫,但肢体远端精细功能部分恢复.结论EOZ位于中央也可行切除性手术,术中唤醒能更好的保护脑功能.

  • 标签: 中央区癫痫 唤醒手术 手术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切除松果体及其附近肿瘤手术方法。方法采用Poppen入路手术切除松果体肿瘤6例,小脑幕缘肿瘤3例,小脑半球上部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7例,大部分切除1例。所有病例小脑损害症状均有不同缓解,无新增手术损害症状及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松果体及其附近肿瘤采用Poppen入路手术切除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该入路具有体位简单、损伤小、术野开阔、肿瘤全切除率高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肿瘤 松果体区 小脑半球上部 POPPEN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非典型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桥小脑角非听神经瘤、脑膜瘤、表皮样囊肿及颈静脉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包括4例孤立性纤维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黑色素瘤、4例室管膜瘤及1例脑脓肿。除黑色素瘤及室管膜瘤外,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征性,术前常误诊为听神经瘤或脑膜瘤。除外1例孤立性纤维瘤行次全切除及1例脑脓肿病例行大部分脓肿壁切除,余病例均全切除;术后随访6月,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及病变复发。结论桥小脑角疾病展现多样性的病理特征,熟悉该区疾病组成,可减少术前误诊率。

  • 标签: 桥小脑角区 占位性病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在尸头解剖基础上构建颈静脉孔计算机三维解剖模型。方法先对5例尸头标本行头颅CT和MR/扫描,动脉和静脉依次灌注混合造影剂乳胶后再次行头颅CT扫描,解剖显露脑干和脑神经后再次行头颅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Vitrea虚拟现实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和图像融合,构建颈静脉孔三维解剖模型。对照尸头解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Vitrea虚拟现实系统模拟颈静脉孔三维解剖可视化效果良好,相关解剖结构显示清晰,与尸头观察结果一致。结论计算机颈静脉孔三维解剖模型有助于无创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相关解剖结构的整体空间关系,节约时间和标本,为指导相关手术提供解剖依据。

  • 标签: 颈静脉孔区域 颅窝 虚拟现实 解剖 三维
  • 简介:血管内栓塞已成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最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在完全闭塞瘘口的同时,保证正常脑静脉的引流通畅也是DAVF栓塞治疗的目标。本文报道应用静脉窦内球囊保护技术结合动脉入路成功栓塞l例复杂上矢状窦DAVF,并分析栓塞治疗策略与球囊保护的技术要点。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栓塞 球囊
  • 简介:目的探讨鞍软骨样脊索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4例鞍软骨样脊索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随访2月至5年,4例均存活;1例复发。结论鞍软骨样脊索瘤首选手术治疗;未能全切者建议放疗;预后好于普通脊索瘤。

  • 标签: 软骨样脊索瘤 鞍区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了解东莞地区2004~2007年脑卒中流行病学发病趋势及住院直接经济负担。方法监测东莞地区2004至2007年脑卒中的发病情况、住院相关经济指标及影响因素。结果东莞地区脑卒中的平均发病密度为142.5/10万人年,4年来脑卒中的标准化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平均每年增长7.9%。脑卒中患者平均住院日16.6d,平均住院费用为11715.5元,脑卒中亚型(P〈0.001)、平均住院时间(P〈0.001)和预后(P〈0.001)是影响平均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结论东莞脑卒中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缩短住院时间可能是减轻住院经济负担的合理途径。

  • 标签: 脑卒中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