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教学查房主持者管理措施,提高查房质量。方法:实施筛选并相对固定主持者、制定主持者职责和指引、实施专人专题查房及加强培训等系列管理措施。结果:95%护生活动后教学查房质量满意,活动后多种护理教学查房调查评价及护生外科实习理论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改革前(P〈0.05);结论:通过加强查房主持者管理提高了护理教学查房质量

  • 标签: 护理教学查房 主持者 管理 查房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文书质量分级管理提高护士专业能力作用。方法:选择泌尿系疾病中心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从2009年5月开始,以《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为指南,根据40名护士任职资格、职责和能力实施临床护理文书质量三级管理2009年实施临床护理文书质量三级管理前后各100份护理文书进行分析,并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实行临床护理文书质量三级管理提高护士专业能力8方面主观反应。结果:40名护士实施分级管理前后提高专业能力主观反应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施前后护理文书中所反映专科护理内涵、安全护理等5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病情转归、治疗护理过程和护理程序应用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临床护理文书质量分级管理能有效启发护士专业思维和提高其专业能力

  • 标签: 护理文书 分级管理 专业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作用。方法:针对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计划拟定,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进步改进,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通过品管圈应用,PICC穿刺红肿、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异位发生率均下降,且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品管圈PICC维护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PICC维护质量,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主动管理优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实际问题解决,促进PICC换药室管理制度、PICC维护标准化操作流程建立和完善。

  • 标签: 品管圈 PICC 并发症
  • 简介: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直是广大护理管理者积极探索课题,尤其是经历了抗击"非典"斗争后,更加体现了护理工作价值,进步做好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是摆在医院护理工作者面前重要任务.现将我院护理部管理方法做介绍.

  • 标签: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医风建设 护士长 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标本条形码管理流程使用,提高了中央运输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方法:通过采用条形码管理流程收集住院病人标本采用传统管理工作流程收集住院病人标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每次收取标本时间从2004年传统管理26分钟减少到条形码管理2007年13分钟,每天负责标本运输的人员从7人减少到5人,差错发生率从13件减少到4件,标本投诉从19件减少到5件,报告查询从64件减少到2件。结论:中央运输工作中使用标本条形码管理流程,提高了中央运输工作效率及医务人员满意率。

  • 标签: 中央运输 标本条形码 信息管理
  • 简介:目的:通过开展八段锦锻炼,探讨八段锦肠癌术后化疗过程患者食欲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随机抽样选取30名我院胃肠外科肠癌癌术后化疗患者。其中15例按照常规护理(对照组),15例除常规护理并予指导其进行八段锦健身(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化疗过程食欲影响。结果:实验组肠癌术后化疗过程患者食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化疗期间其他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7,P〈0.05);2组护理后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护理后平均入睡时间均较护理前显著缩短,且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八段锦肠癌术后化疗过程患者有调理脾胃、增进食欲改善体质、提高生命质量积极影响。

  • 标签: 八段锦 化疗 肠癌 食欲
  • 简介:目的:探讨机动护士岗位设置管理方法。方法:针对临床科室特殊用人需求,如护士短缺、病人需要特护、执行应急任务等,护理部每年新毕业护士中选拔机动护士,制定机动护士工作要求和管理制度,机动护士进行调配,支援护士紧缺科室或完成医院各项应急任务。结果:2003-2010年,先后有78名新毕业护士担任过机动护士工作,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外出参加保健26人次,支援护士紧缺科室117人次,参加特护11人次,H1N1甲型流感期间支援发热门诊23人次,有效地保障了临床科室护士紧缺时能正常运转。结论:机动护士设立有效支援了临床科室工作,满足了医院各项应急任务护理人力需求,并圆满完成了些特殊护理任务。

  • 标签: 机动护士 管理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以及自护能力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行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PSQI)、自护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2周、4周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以及自护技能等各项评分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应用,能够患者睡眠质量起到改善作用,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睡眠质量 自护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NOGO—APC12细胞生长发育过程表达及意义。方法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用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其分化,并于倒置显微镜下随机取20视野计数观察细胞增值和轴突生长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等方法检测诱导后第1d、第3d、第5d、第7dPC12细胞NOGO—AmRNA及蛋白表达及变化,并留取细胞培养液检测多巴胺水平。结果未分化PC12细胞未检测到NOGO—AmRNA及蛋白表达。经神经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细胞轴突不断生长,NOGO—AmRNA及蛋白表达逐渐增高(P〈0.05)。PC12细胞分化过程多巴胺(DA)分泌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PC12细胞向交感神经元分化过程NOGO—A表达逐渐增强,推测NOGO—A神经元发育早期可能促进轴突生长。但对多巴胺激素释放调节不明显。

  • 标签: PC12细胞 NOGO—A 细胞分化 多巴胺 神经内分泌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和人们健康需要增长.护理模式已由传统“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即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健康教育为特征、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导向,满足其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交往和环境等方面的17种需要,即呼吸、循环、体温调节、饮食、排泄、休息

  • 标签: 整体护理 医患关系 心理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目的:促进医院疼痛评估护理质量提高,以提升疼痛管理质量。方法:以格林模式为指导,分析影响疼痛评估护理质量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各因素形成。结果:新入院患者疼痛评估记录规范率提高;疼痛≥4分患者干预率及再评估规范率提高;疼痛≥4分患者疼痛评估符合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格林模式为指导有助于促进疼痛评估护理质量提高,促进了疼痛管理质量提升。

  • 标签: 疼痛评估 护理质量 格林模式
  • 简介:护理论文质量高低和数量多少不仅能够体现所医院护理水平,更能反映医院学术氛围和护理人员素质。2003年以来,我院护理部高度重视护理科研论文写作,通过加强护理管理科研重视,营造学术氛围并与有效激励机制相结合等,收到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护理人员 论文质量 写作能力 学术氛围 护理科研 护理管理者
  • 简介:神经介入治疗学是随着近代神经影像学技术以及介入材料工程进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新兴学科.由于脑血管病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疾病之,故神经介入治疗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目前,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已相继建立了神经介入治疗中心外,其他、小城市也纷纷开展神经介入治疗工作.国内从事神经介入治疗医师,多数为神经外科医师,他们具有丰富解剖学知识和手术经验,但神经介入治疗常规神经外科手术相比又存在明显不同之处.不仅体现在专业技术操作上,而且还存在许多思维方式差异.随着神经介入治疗病例数增加,治疗过程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神经介入治疗过程并发症即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神经介入治疗 并发症 医师 常见 神经影像学 展神经
  • 简介: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围术期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收治骨折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疼痛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疼痛护理。护理前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疼痛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围术期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

  • 标签: 疼痛护理 围术期骨折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 简介: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silencerfactor,NRSF),是种重要锌指蛋白转录负调控因子,它与某些基因相应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neuronrestrictivesilencerelement,NRSE),又称RE-1(repressorelement1,RE-1)相结合,从而对许多与神经元发育及功能相关基因表达发挥阻遏作用。REST辅助抑制因子(RESTcorepressor,CoREST)是种神经元表型调控因子,CoRESTRESTC端结构域(含有个C2H2型锌指结构)结合,形成阻遏复合物,发挥转录抑制作用。本文就REST和CoREST神经发育过程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REST CoREST 神经元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n)部位迟发性脑缺血(DCI)发生部位致性。方法2007年11月至2012年6月收治43例aSAH患者,按入院CT所示出血部位分为左势、右势及对称出血,再将复查CT所示DCI部位分为左侧、右侧及双侧,比较两者致程度。结果SAH位置分类示左势出血16例,右势出血15例,对称出血12例。DCI部位分类示,左侧15例,右侧12例,双侧16例。两者病例共21例,占48.8%;经致性检验结果示Kappa值为(0.235±0.112),小于0.4,两者吻合度较差。结论DCI发生部位SAH位置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脑动脉痉挛可能并非DCI致病因素。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迟发性脑缺血 一致性
  • 简介:目的:探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神经症失眠患者护理工作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神经症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作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包含4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状态改善状况和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并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更优。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症失眠患者护理工作,改善患者失眠状态,患者失眠症状改善后,其身体机能也能够得到改善,能够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具有十分积极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神经症失眠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究将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效果,评价其患者睡眠质量造成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间厦门市仙岳医院收入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般资料录入计算机后,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改善患者失眠状态,能够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具有十分积极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康复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2013年11月12-15日,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祉主办、百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临床护理改革创新能力提高培训项目(水滴行动)成果汇报会”广州顺利召开。来自全国近1OO所医院护理管理者及护理骨干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培训项目 创新能力 临床护理 广州 改革 护理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