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由中国胶质瘤协作组、中国垂体瘤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专业组、全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神经肿瘤学组、解放军301医院海南分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及《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共同主办的“2013年三亚国际神经肿瘤治疗进展高峰论坛暨手术新技术学习”已定于2013年10月18日一20日在三亚海棠湾9号召开。

  • 标签: 神经肿瘤学 技术学习班 高峰论坛 三亚 微侵袭神经外科 手术
  • 简介:第四届东方神经外科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11月6-8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论坛将秉承前三届的办会宗旨,以新理论、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交流内容。大会将设"颅神经疾病、脊髓脊柱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肿瘤"四个分会场,采用主题发言、专家点评和自由讨论的交流形式。届时,还将同时进行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颅神经疾病诊疗技术推广应用和脊髓脊柱疾病微创治疗"学习

  • 标签: 颅神经疾病 技术学习班 脊柱疾病 高峰论坛 微创治疗 神经外科
  • 简介: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为全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培训中心,现定于2008年4月18日~4月2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第二十届全国立体定向技术推广学习[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技术继教学习,项目编号:2008-04-04-023(国)],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现通知如下:

  • 标签: 全国技术推广 全国继续教育 学习班全国
  • 简介:为了提高中医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中医心理学在中医领域的应用,丰富中医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知识,掌握心理护理手段,提高岗位胜任力,改善护患关系,改善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创新团队的和谐工作氛围,北京广安中医心理研究院将举办"中医心理临床治疗技术培训",学习期满,

  • 标签: 临床治疗技术 医护质量 医院医护人员 创新团队 报名回执 培训地点
  • 简介:失眠不仅是一个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是一个心理紊乱过程。因此失眠的本土化治疗除了要考虑生理的变化,更应该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比国内外失眠治疗的现状,我们发现失眠的心理治疗更需要本土化。对比失眠心理治疗的西方模型与本土化模型,我们形成了创新的中国本土化的失眠治疗技术—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睡眠调控技术

  • 标签: 失眠 本土化 心理治疗 创新技术
  • 简介:锁孔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经十余年的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为规范应用锁孔手术技术,交流和总结经验,树立正确的微创理念,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定于2008年11月7~10日在美丽的古城苏州举办第八届国家级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继续教育学习(编号:2008-04-04-018),形式包括:讲座、手术录像讲解,头颅标本解剖操作。届时将邀请国内

  • 标签: 学习班通知 微创技术 技术学习班
  • 简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举办的“第二十四届颞骨及侧颅底解剖训练”将于2015年4月8~12日在上海新华医院举办,解剖由新华医院吴皓教授、法国OlivierSterkers教授、意大利MarioSanna教授等做解剖指导并进行手术转播,欢迎各位有志于侧颅底外科的医师参加。

  • 标签: 颅底解剖 训练班 颞骨 上海新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 侧颅底外科
  • 简介:2009年6月22-25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将举办第4期言语障碍、吞咽困难培训。本培训由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多年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的专家讲课,同时还将邀请从事言语治疗工作20多年的欧阳来祥(美籍华人)教授讲授相关的内容。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训,主要教授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的评价与治疗,并针对具体病人,示范训练方法。

  • 标签: 言语障碍 吞咽困难 培训班 北京天坛医院 动手操作能力 神经内科
  • 简介: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北京超声医学学会。举办时间:2011、2012年各举办2期(共4期):第1期:2011年4月11~29日;第2期:2011年9月12~30日;第3期:2012年4月9~27日;第4期:2012年9月10~28日。学习内容: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业务短期综合观摩;在观摩期间设置8个超声亚专科专题日,每个专题日学习安排包括相应超声亚专科现状与展望专题讲座、临床应用常见问题双向交流讨论会、操作演示;各种基金课题资助方向及申请注意事项、基金申请书撰写技巧、SCI论文撰写技巧专题讲座及双向交流讨论会。

  • 标签: 解放军总医院 超声医师 高级研修班 专题讲座 学习内容 双向交流
  • 简介:目的:探讨DSA、Dyna-CT及MRI影像融合技术的开发与在脑脊髓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我院2011年引进的SiemensArtisZee所带Dyna-CT与2006年引进的GE-3100所带的Innova-CT及其后处理软件:双容积(duralvolume)、静脉CTA、三维融合(threedimensimalfusion)、计算脑灌注血容量(parenchymabloodvolumePBV)、SiemensiFlow、GE-Agioviz等后处理技术,在临床进行脑脊髓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断治疗时,在DSA造影后进行三维重建、三维融合等后处理,获得三维融合图像、脑血容量图像、脑血流全循环图像。结果利用两台DSA机器,进行了双容积重建,可以评价颅内、颈部植入支架后观察支架展开情况,可以评价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效果,可以看清颅内动脉及动脉瘤有无钙化,颅内及脊髓血管病变在正位、侧位与轴位上与颅骨、颅底及脊椎骨质结构的关系;可以从静脉CTA评价颅内血管病变,如动脉瘤、AVM等,进行DSA双侧颈内动脉系统、一侧颈内动脉系统与一侧椎基动脉系统三维血管重建后评价脑血管病,尤其是AVM的供血全貌;通过降血压BOT(balloonocclusiontest,球囊闭塞试验)前后脑血容量变化找出了作为评估颈内动脉能否闭塞的金标准新的参考指标;建成了脑动静脉、静脉窦全循环像以及利用DSA与MRI影像融合后数据输入Mecromic神经导航行颅内深部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的直视手术获得成功。结论DSA与CT、MRI影像融合后的三维影像对脑脊髓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有较大指导参考价值,甚至对科学研究及教学也有更直观、更有价值的帮助,多种影像融合是未来医学影像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脑脊髓血管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扫描 影像融合
  • 简介: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颅底外科主任、国际著名颅底外科专家J.D.Day教授领衔的国际颅底外科进展训练课程,现在面向中国神经外科医生招生。该训练课程与以往国内外颅底外科训练课程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每次训练课程只招收一位学员,实行指导老师和学员一对一的授课,一对一的操作指导,整个培训课程时间为期一周。

  • 标签: 大学医学中心 训练课程 颅底外科 技术操作 国际 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