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颅压综合征(intraeranialhypotensionsyndrome,IHS)为神经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因颅内压降低引起的体位性头痛。在病因与治疗上均有比较明确的特点,但是临床误诊率较高。笔者对近年发表的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所帮助。

  • 标签: 低颅压综合征 症状 临床误诊率 临床诊断
  • 简介: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翻译成ThoughtImprintPsychotherapyinaloweredresistancestate,缩写为TIP。TIP技术是建立在阻抗学说和意念导入学说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导引、气功疗法与西方的暗示、催眠疗法进行某种结合,通过言语的和行为的诱导,使被治疗者进入某种从清醒到睡眠这个过程的中间状态,

  • 标签: 治疗者 低阻 催眠疗法 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 中间状态
  • 简介: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翻译成ThoughtImprintPsychotherapyinaloweredresistancestate,缩写为TIP。TIP技术是建立在阻抗学说和意念导入学说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导引、气功疗法与西方的暗示、催眠疗法进行某种结合,通过言语的和行为的诱导,使被治疗者进入某种从清醒到睡眠这个过程的中间状态,

  • 标签: 治疗者 低阻 催眠疗法 心理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 中间状态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男,43岁,教师,于1993年首次发病住院,无明显精神刺激下渐出现睡眠困难,焦虑不安,怀疑别人偷听他的讲话,发呆.

  • 标签: 奥氮平 低钾麻痹 小剂量 治疗
  • 简介:慢性脑灌注与正常老龄化和Alzheimer病(AD)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2VO)大鼠慢性期的神经病理改变与人类老龄化和AD时慢性脑灌注很相似,被广泛用来研究慢性脑灌注对认知功能损害和神经变性疾病的影响。对近年来有关2VO模型研究成果与人类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慢性脑灌注是神经变性疾病的原因"这一观点,有助于理解何以2VO模型为神经变性疾病以及神经保护机制研究合适的实验对象。

  • 标签: 慢性脑低灌注 实验研究 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技术在急性脊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0.5T超导磁共振(MR)机对52例健康者和33例急性脊髓炎患者行MR检查,扫描序列为T1WI,T2WI.FLAIR序列,33例患者中23例作了T1WI增强扫描,比较FLAIR和TSE-T2WI两种序列对病灶的碌示能力。结果33例患者33处病灶.FLAIR发现病灶33处,检出率100%,TSE—T2WI发现病灶23处,检出率69.7%;在显示病灶边缘情况方面,FLAIR显示清楚者32例,T2WI显示清楚者13例,存发现病灶及显示病灶边缘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LAIR技术在脊髓炎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本病检查的常规方法。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技术 急性脊髓炎
  • 简介: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的多发病,约占脑血管病的75%.其发病原因多由于颅内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使血管腔狭窄,最终完全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其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及复发率都很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而且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脑梗死的发病率随之增加,用于治疗这一疾病的费用也将随之增加;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脑卒中花去的费用高达1000亿美元,其中脑梗死占很大比例.因此,尽快找出既经济又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迫在眉睫,这不仅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带来相应的社会效益.目前,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溶栓、降纤、抗凝、扩血管以及神经细胞营养等,笔者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用于治疗脑梗死的4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成本-效果分析 脑梗死 临床应用 药物 脑血管病 病理性改变
  • 简介: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引起的,以部分或完全丧失了对过去的记忆、身份意识、感觉以及身体运动控制四个方面的正常整合为特征的一类精神障碍。患者通常有表演性人格特征,且受暗示性高。本文介绍1例以昏睡为主要表现的分离性障碍病例,并且通过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中暗示,对比领悟技术治疗,得到良好疗效。

  • 标签: 分离性障碍 暗示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
  • 简介:  1灌注和栓塞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发现  在20世纪中叶,大部分脑梗死被归因于颅内外大、小动脉闭塞所致的血流减少(灌注)的确,灌注是所有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最终发生机制,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患者灌注在其发病机制中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尚无明确数据.……

  • 标签: 搏动血流 栓塞 协同作用 脑梗死
  • 简介:目的:对患有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在本院进行优质护理以后,对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的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护理前后生命质量的改善情况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在本院进行优质护理以后,能够使患者的嗜睡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症状,并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优质护理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探究鼻部因素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接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鼻中隔偏曲情况,分为A组(临床鼻中隔偏曲,n=31)、B组(解剖鼻中隔偏曲,n=32)和C组(鼻中隔无偏曲,n=36)。再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变应性鼻炎将其分为D组(无变应性鼻炎)和E组(变应性鼻炎)。通过各组患者相关睡眠指标比较分析鼻部因素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影响作用。结果:鼻中隔偏曲情况对患者最低血氧饱和度、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无明显影响作用;变应性鼻炎的有无对患者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有明显影响作用。结论:变应性鼻炎的有无对患者睡眠呼吸紊乱指数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 标签: 鼻部因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鼻中隔偏曲 变应性鼻炎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儿1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同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2组儿童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多导睡眠监测,比较2组儿童的OSAHS发生率、BMI标准值、AHI、OAI、MSaO2、LSaO2、CAI、睡眠效率,扁桃体肥大与腺样体肥大情况,分析肥胖、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与OSAHS、AHI、OAI、LSaO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OSAHS发生率为59.23%(77/1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15%(34/130)(P〈0.05);观察组BMI标准值、AHI、OAI、CA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SaO2、MSaO2、睡眠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OSAHS组与非OSAHS组在性别分布、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BMIZ值、肥胖数、扁桃体肥大数与腺样体肥大数均显著高于非OSAHS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肥胖、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与儿童OSAHS的发生、AHI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LSaO2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结论:小儿肥胖与睡眠呼吸综合征存在显著相关性,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子,临床上要重视对肥胖儿童的OSAHS临床症状与PSG监测,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小儿肥胖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早产体重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分别采用常规性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肠道营养达标时间、睡眠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喂养不耐受性和呼吸暂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人数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势突出。结论:对早产体重儿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能解决喂养不耐受性,促进睡眠恢复正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产低体重儿 综合护理 喂养不耐受 睡眠 效果分析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因“头痛、呕吐伴发作性左上肢麻木10d,加重4d”入院。患者入院10d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后枕部胀痛,伴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后逐渐出现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每次持续数秒,自行缓解。入院前4d头痛及呕吐症状加重,呈持续性胀痛,于2018年1月28日急诊以“头痛”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既往史:否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外伤及头面部感染史。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 颅内压 静脉窦血栓
  • 简介:血钾性周期性麻痹(hypokalemicperiodicparalysis,HOPP)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突发性骨骼肌弛缓性瘫痪为临床特征的疾病,随着近年对离子通道结构的深入研究,认为血钾性周期性麻痹与染色体基因突变引起骨骼肌钙通道异常有关[1,2].实验室检查,血清钾水平下降是诊断血钾性周期性麻痹的关键生化指标,但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伴有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增高,其发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1].笔者对我院1998年6月-2004年6月收治的33例血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探讨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变化的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 标签: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 血清肌酸激酶 HOPP 弛缓性瘫痪 血清钾
  • 简介:目的:随访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对1868例离退休军人、老干部进行前瞻性随访,通过家访式调查,随访期间每年接受体检情况,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及X线胸片等,随访时间为20年。结果1868例中,随访起点男性956例、女性912例,随访终点年龄73~102岁,平均年龄(79.1±5.4)岁。其中确诊OSAHS者32.0%(598/1868例),男性496(82.9%)例、女性102(17.1%)例;未患OSAHS者(对照组)1270例(68.0%)。随访终点OSAHS组高脂血症529(88.5%)例、对照组396例(31.2%),两组比较P<0.01。结论OSAHS患者发生高脂血症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提示OSAHS可能是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阻塞性 高脂血症 流行病学 随访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and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在睡眠时上气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引起的综合征,该病并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心脑血管意外可导致猝死。过去几十年中,持续正压通气一直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措施。但由于患者的耐受及接受水平不同,研究者们一直在探索一些潜在的治疗方法。随着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发病机制了解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疗法。本文主要目的是描述在口腔科范围内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的口腔压力疗法和一些改进的口腔矫治器,新的手术治疗包括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腭植入手术、电刺激上气道肌肉或神经等。

  • 标签: OSAHS 心血管疾病 口腔矫治器 口腔外科手术 电刺激疗法
  • 简介:目的随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通过家访式调查和随访,时间为24年,分析OSAHS组和对照组(无OSAHS组)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肺心病、退行性心瓣膜病发生情况。结果1868例中,男956例,女912例,随访起点年龄53~82(63±6)岁,其中OSAHS组598(32.0%)例,对照组1270(68.0%)例。终点发生心血管疾病比较显示,OSAHS组582/598(97.3%)例,对照组发生932/1270(73.4%)例(P〈0.01)。结论OSAH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可能性较一般人群高,提示OSAHS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相关性,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