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4岁。主诉反复四肢抽搐50d、精神行为异常1个月,于2006年10月23日入我院神经科治疗。患者于2006年9月5日出现左手无力、持物不稳,随即摔倒,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双侧上肢屈曲,双侧下肢伸直,四肢僵硬,双眼向一侧凝视,口角向一侧歪斜,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持续4—5min后自行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平均2~3d发作1次。于9月11日到当地医院就诊,

  • 标签: 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 小细胞 肺肿瘤 脑炎
  • 简介:正常人的睡眠呈周期性.每个周期由非快速眼球运动(Non-rapidEyeMovement,NREM)睡眠及其随后的快速眼球运动(RapidEyeMovement,REM)睡眠组成.通常每晚有3~5个这样的NREM/REM睡眠周期.正常人REM睡眠期有三个特点:1)低电压混合频率脑电波;2)快速眼球运动;3)低下颏肌电张力.

  • 标签: 快速眼球运动 睡眠行为 神经系统疾病 睡眠周期 正常人 周期性
  • 简介:患肯45岁,女性因头痛待查就诊。头部MRI检查T2WI及GRE序列显示右侧小腑半球点状和条形低信号影;增强T1WI可见周围较细的髓静脉蟹轻至中度强化改变,表现为明显的“海蛇头”征象(细箭头所示),并可见增粗的、呈明显强化改变的引流静脉(粗箭头所示,图1~4)。

  • 标签: 静脉异常 发育性 头部MRI检查 GRE序列 头痛待查 T2WI
  • 简介:目的对半自感觉异常的临床治疗。方法针炙(宁龟八法结合辩证取穴)。结果全部治愈。结论半自感觉异常是身体元气亏损而外部邪气所致,必须应用补气法邪调和阴阳的方法治疗。

  • 标签: 半自感觉异常 治验 临床治疗 心身医学 针灸治疗 中医
  • 简介:现在很多人将孤独症与孤独划等号,认为孩子总是待在家里,不爱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就是孤独症,或者觉得将孩子放在小朋友多的地方,就不孤独了,孤独症便会慢慢改善,但事实并非如此。孤独症并不等于孤独,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

  • 标签: 孤独症;早期识别
  • 简介:近年,由于发现多种神经变性疾病与α-共核蛋白病理性改变有关,α-共核蛋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α-共核蛋白病理性改变有关疾病的临床表型是多样的,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帕金森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痴呆.

  • 标签: Α-共核蛋白 LEWY小体 帕金森综合征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痴呆
  • 简介:目的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迄今其病因尚无定论。本文介绍了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表现,以及家庭和特殊干预策略,以探讨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 心理干预 饮食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自杀(伤)干预的方法与策略.方法通过对自杀(伤)行为的现状、来源和动机、危险因素及动机的分析、归纳,总结自杀(伤)干预的步骤与原则.结果自杀动机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人际动机,另一类称之为内心动机.自杀(伤)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与个体素质及外界社会因素有关.自杀(伤)者的50%~90%的是由于精神疾病引起的.对自杀(伤)者的干预可分为评估、制定干预目标、实施、终止4期.预防措施主要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减少自杀(伤)工具的可获得性、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及时对有自杀(伤)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结论自杀(伤)者的最积极的干预是预防,尤其是对自杀(伤)高危人群的预防是重点.

  • 标签: 自杀 干预 自伤
  • 简介:1目前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差别1.1从患者的角度首先,随着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法律知识的普及,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维护个人权益的观念越来越强.根据和,公民在患病时应该享有知情权和隐私权[1].知情权是指公民应该享有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情况的权利.在求医过程中,患者十分重视这一权益.他们对自己的病情、检查、用药、治疗等情况都十分重视,希望了解得一清二楚.一旦发现有未经同意措施时,就会投诉而引发纠纷.其二,由于社会上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活动的普遍开展,使患者利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思想也日趋成熟,他们把自己看成是医疗过程中一个特殊的消费者.例如,有的病人在住院过程中,不仅要每日清单,而且出院后还要求复印医嘱,以便一一与清单核对.若有疑问询问护士,而护士不能明确答对时,纠纷也会随之而产生.

  • 标签: 护士 自律行为 护理纠纷 法律观念 法制教育 护理技能
  • 简介:颅骨病变并不少见,性质各异。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dysplasia,FD)是一种特殊的骨病(也称骨发育不良,或是骨纤维结构不良),是因正常骨组织被大量增生的纤维组织逐渐替代而成,组织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骨化生;可发生于身体骨骼任何部位,发生率由高至低依序为肋骨、股骨、胫骨、上颌骨、下颌骨、颅骨及肱骨,神经外科常见颅、颌、面好发,多累及颅、颌、面单一或多块骨,单侧多见。

  • 标签: 小儿 颅骨病变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神经外科
  • 简介:紧张型头痛也称为肌收缩性头痛,系指双侧枕颈部或全头部的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其终身患病率为37%~78%[1].我院自2000-2003年经门诊治疗的紧张型头痛患者95例,其中以A型行为(typeAbehaviorpattern,TABP)者居多.为了观察二者间的关系,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A型行为 紧张型头痛 压迫性头痛 压力
  • 简介:脊膜瘤是椎管内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WHOI级)。CT、MRI的广泛应用,在明确脊膜瘤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增加了脊膜瘤的检出率。目前在髓外硬膜下肿瘤中,脊膜瘤的发病率接近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发病率(40%)。脊膜瘤绝大多数为完全硬膜下生长,约10%侵袭硬脊膜全层或生长于硬膜外。

  • 标签: 脊膜瘤 侵袭性 分子标记物 硬脊膜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军人生存质量的心理、行为因素。为开展心理学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生存质量测量量表简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对936名男性军人进行调查。结果军人生存质量总自评和健康自评为“好”和“很好”者分别为85.6%和87.3%。生存质量指数为70.9±8.02.与军人生存质量评分的直接因素是个体个性的神经质维度、内外向维度.以及个体的休息情况、人际关系和业余爱好。结论军人生存质量评分普遍较高;情绪不稳定,个性内向、休息时间少、人际关系紧张等是影响军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军人 生存质量 个性特征 健康教育 人际关系 业余爱好
  • 简介:目的验证逻辑记忆测验在在早期识别AD患者中的作用.方法63例正常对照老人、71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与45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M-AD)患者完成逻辑记忆测验(LM).结果在正常老人组,LM的即刻回忆、延迟记忆与被试年龄、性别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与教育程度有显著相关性(r=0.28,P<0.05).LM即刻回忆与延迟记忆的相关系数为0.86(P<0.01).LM即刻回忆与Rey-Osterrich复杂图形记忆测验的延迟回忆、听觉词语记忆测验的相关性比LM延迟回忆的低.LM延迟记忆而不是即刻回忆得分有助于识别MCI.LM即刻回忆≤6分作为划界分,识别AD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87%.LM延迟记忆≤5分作为划界分,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89%.结论LM的延迟记忆比即刻记忆更有助于识别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与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 标签: 逻辑记忆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 简介:中枢性低钠血症和相关激素的分泌异常是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和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二者能加重病情的危重程度,增加死亡率.中枢性低钠血症主要分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两种.二者临床表现相似,但由于病因不同,因而诊断和治疗原则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异常分泌的激素包括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皮质激素、性腺激素等,临床上可以通过激素的异常分泌水平对患者的预后作出判断,同时可以据此作出正确的治疗.

  • 标签: 中枢性低钠血症 分泌异常 相关激素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抗利尿激素分泌 诊断和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异常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其与脑出血90d#i后的相关性。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5月,连续入组北京天坛医院急诊就诊的发病24h之内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于发病72h内进行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信息。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与DWI异常可能的相关因素,并分析DWI异常与90d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有95例自发性脑出血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11例出现DWI异常,弥散异常发生率为11.8%。DWI异常主要位于皮层、皮层下,多数无临床症状(9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DWI异常相关的因素包括:微出血病灶数目[优势比(oddsratio,OR)1.0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1)1.00-1.17;P-0.04],脑叶出血(OR5.84;95%CI1.27-26.96;P-0.02)及发病72h平均动脉压升高(OR0.94;95%CI0.88~0.99;P=0.04)。脑出血后急性期DWI弥散异常的发生和患者短期(90d)预后相关性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74)。结论脑出血后急性期微出血病灶数目、脑叶出血,发病72h平均动脉压升高与脑出血后急性DWI异常的发生相关,急性期弥散异常的发生和脑出血患者90刮每床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脑出血 弥散加权像 短期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师的行为评价,找出目前临床护理教师存在的问题,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所三级甲等和2所三级乙等教学医院的35名临床护理教师的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组织、师生关系行为进行调查。结果:35名临床护理教师中13名为优秀,优秀率为37.1%;22名为良好,良好率为62.9%,无一般、较差、很差。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教师的3类行为评价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临床护理工作、师生关系、教学组织能力。结论:临床护理教师的工作总体上值得肯定,但教学组织能力相对存在不足,有待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教师 行为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特征.方法用自编行为特征调查表,分别对83例精神分裂症行凶者与62例精神正常行凶者进行对照分析,并对前者的精神症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行凶者性格以内向及多疑为主,而精神正常行凶者性格以外向及暴躁为主,精神分裂症行凶者其作案目的不明或受病态支配为主,精神正常者作案目的以贪利及激情作案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于白天在自己家中公开作案,伤害对象以家人为主,精神正常者以伤害同事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作案后多数不潜逃、不销毁工具,其作案工具以菜刀及身边物件为主.精神分裂症行凶者其精神症状以被害妄想及幻听为主.其伤害的家人主要是妻子及母亲,大部分在起病3年内作案.结论两组在个性特点、行为动机、作案方式、伤害对象、案发后表现及作案工具方面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评定辨认能力及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为减少精神分裂症凶杀行为的发生,应尽量加强刚起病3年内的看护及治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凶杀 行为特征 激情作案 看护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