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为贯彻实施《护士条例》,卫生与国家中医药局、总后卫生及中华护理学会于2008年5月12日在北京召开贯彻实施《护士条例》暨庆祝5·12护士节电视电话会议。

  • 标签: 护士节 总后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局 电视电话会议 中华护理学会 国务院令
  • 简介:酶制剂在神经科的应用十分广泛。矛头蝮蛇属(bothrops)是南美两大毒蛇家族之一,种类繁多,从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atrox)蛇毒中分离获得的巴酶具有促凝血作用,称为血凝酶(hemopexin),临床药物有立止血和巴亭。而从另一亚种bothropsmoojeni蛇毒分离而来的巴酶则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称为去纤酶(defibrinogenase),临床药物有东菱精纯克栓酶。上述二者通用名均为巴酶,但它们的药理学机制完全不同,故临床应用时需谨慎。

  • 标签: 酶制剂 东菱精纯克栓酶 去纤维蛋白原 临床药物 促凝血作用 药理学机制
  • 简介:《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诚邀专家和学者参加《Stroke》杂志网站独家合作的视频栏目的听写、翻译和校对的工作。为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们将:1.介绍所在临床科室和导师,可将您提供的科室宣传短片植入光盘。2.杂志上对您提供的支持特别鸣谢,包括100~200字的医生简历介绍,并将您提供的个人视频植入光盘。3.提供绿色通道,快速为您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一次。4.免费赠送2013年杂志6期。

  • 标签: 专家 编辑部 临床科室 脑血管病 绿色通道 杂志
  • 简介:目的探讨舍林佐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疗效。方法人选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5例,年龄从62至7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活血、营养神经、脑保护、减轻脑水肿等治疗,治疗组在入院时即给予舍林口服治疗,50mgQD,10天后评估两组患者NIHSS和Bar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舍林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和后期生活质量的改善。

  • 标签: 舍曲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近年来,梅毒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1991—2006年全国共报道梅毒病例75万余例,年平均发病率约3.72/10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神经梅毒为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Ⅲ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本文回顾分析2009—2010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标签: 神经梅毒 磁共振成像 脑电描记术
  • 简介:目的了解纳酮抗复吸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方法,分析145例阿片类药物依赖后自愿戒断者使用纳酮脱瘾及抗复吸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纳酮对于有固定职业、戒毒愿望强烈、家庭关注较多和个人支持系统相对较好者抗复吸疗效好,能明显延长探亲时间,减少吸毒冲动,觅药行为,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纳酮在抗复吸中有很好的运用前景.

  • 标签: 纳曲酮 海洛因依赖 抗复吸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1岁。主诉发作性肢无力5年、加重2个月,于2008年9月23日入我院治疗。患者5年前出现发作性肢无力,以饱食或剧烈运动后明显,多于午后发作,呈对称性,可于1~2h内由轻微无力发展至无法活动或下肢仅能略抬离床面,同时伴肌肉酸痛,严重时伴呼吸困难,无复视、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无肢麻木,无心悸、恶心、呕吐、腹泻,大小便正常。外院检查血清钾2.70~3.00mmol/L(3.50~5.50mmol/L),诊断“低钾血症”,经静脉补充钾离子(具体不详)后症状改善。平时口服10%枸橼酸钾10ml(3次/d)。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病例报告 患者 临床治疗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4岁。主诉反复肢抽搐50d、精神行为异常1个月,于2006年10月23日入我院神经科治疗。患者于2006年9月5日出现左手无力、持物不稳,随即摔倒,意识丧失,肢抽搐,双侧上肢屈曲,双侧下肢伸直,肢僵硬,双眼向一侧凝视,口角向一侧歪斜,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持续4—5min后自行缓解。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平均2~3d发作1次。于9月11日到当地医院就诊,

  • 标签: 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 小细胞 肺肿瘤 脑炎
  • 简介:目的从解剖和临床两方面探讨腰骶脊神经后根的穿刺径路.方法对10具成人尸体腰骶脊神经后根进行解剖学研究;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对30例腰腿痛病人X-线及CT图片所示椎骨、硬膜囊与神经后根进行测量并分析,寻找一条安全穿刺脊神经后根的路径.结果尸体标本示脊神经前、后根分别位于马尾前、后部,后根较前根粗大,出硬脊膜后下行一段距离再出椎间孔,L3,4、L4,5、L5S1椎间隙的硬膜囊直径小于相应节段椎板间隙间距,且越低位者差距越大.病人测得的数据与标本相似,临床上从椎板间隙最宽处穿刺进针均能抵达相应的脊神经后根.结论经椎板间隙最宽处穿刺入路可抵达相应脊神经后根而不伤及硬膜囊.

  • 标签: 腰骶丛 脊神经根 神经解剖学
  • 简介:椎管脓肿临床多指硬脊膜外腔的脓肿,硬脊膜外腔内有丰富的血供及脂肪组织,在第二腰椎以下至第1、2骶椎处硬脊膜腔最大,为脓肿好发部位,通常急性起病.发病缓慢者,可持续数天至2~3月不等.硬脊膜下腔脓肿临床极为罕见,慢性硬脊膜下腔脓肿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们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脓肿 硬脊膜外腔 慢性 腰骶部 临床 好发部位
  • 简介:中脑被盖中央梗死罕见,临床表现特异。现将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例患者报道如下。

  • 标签: 中脑梗死 共济失调
  • 简介:目的比较经额和经颞入路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资料,28例采用经额入路(经额组),32例采用经颞入路(经颞组)。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经额组手术时间[(83±27)min]和经颞组手术时间[(81±30)min]无显著差异(P〉0.05)。经额组血肿清除率[(88±11)%]明显高于经颞组[(79±19)%;P〈0.05]。经额组预后良好率(67.86%;GOS评分4~5分)明显高于经颞组(40.63%;P〈0.05)。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时,经额入路相对于经颞入路可以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是较优的手术入路。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基底节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手术 经额入路
  • 简介:当试验中涉及两个因素时,若两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或交互作用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并且,特定试验条件(通常为各因素不同水平的一种组合)下试验数据的测定误差在专业上允许的范围之内,此时,可以选用“随机区组设计、平衡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单因素设计、无重复试验双因素设计和两因素嵌套设计”五种设计之一。在上一期讲座中,我们向读者重点介绍了随机区组设计、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单因素设计这两种设计类型,重点阐述了两设计类型的定义、形式、特点、应用场合以及具体实施,并用实例加以论证。

  • 标签: 设计类型 试验数据 随机区组设计 单因素设计 交互作用 重复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和舍林治疗癫痫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符合CCMD-3癫痫性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维持原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舍林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83.3%,舍林组的显效率为76.7%。两者疗效相当。舍林组有2例引起癫痫发作次数增加,而文拉法辛对癫痫无明显影响。结论文拉法辛治疗癫痫性抑郁障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临床上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文拉法辛 舍曲林 癫痫性抑郁障碍
  • 简介:当今的时代是一个质量挑战的时代,质量保证管理已是21世纪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的主题.我院以满足服务对象需要为目标,为抓好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把握了个基本要素:一是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二是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三是护理质量监控与考评;是护理质量的评价与结果的正确利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 标签: 护理质量 管理标准 质量考评 质量管理 动态监控
  • 简介:目的:探讨唑酮与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焦虑症睡眠障碍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接受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治疗4周和治疗6周后,PSQI量表和HAMA量表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睡眠障碍患者接受唑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有助于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曲唑酮 帕罗西汀 焦虑症 睡眠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辛联合多虑平治疗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69例脑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在针对脑卒中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氟哌噻吨美利辛联合多虑平抗抑郁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多虑平,疗程为6周。治疗前及治疗6周对所有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标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结果观察组抗抑郁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有效率为70.5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为88.57%,对照组为67.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均增加,且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氟哌噻吨美利辛联合多虑平治疗卒中后中重度抑郁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多虑平抗治疗,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多虑平 脑卒中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