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重度有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是一种有效的卒中预防措施,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经被广泛用作一种替代治疗方法。由于尚无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2种治疗方法的相对疗效,因此保护支架血管成形术与CEA比较(stent-protectedangioplastyversuscarotidendarterectomy,SPACE)试验对这2种治疗方法进行了比较。

  • 标签: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有症状颈动脉狭窄 支架血管成形术 E试验 保护性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通用名]司来吉兰透皮贴(SelegilineTransdermalSystem,STS)。[商品名]Emsam[化学名称](R)-N,α-二甲基-N-2-丙炔基苯乙胺。结构如下:[药理作用]STS的有效成分是司来吉兰(Selegiline),是一种不可逆的选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司来吉兰可加强变性的黑质纹状体神经元残存的多巴胺作用,减轻多巴胺或其它毒素氧化代谢产物对神经元的损害,已于1989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 标签: 司来吉兰透皮贴剂 抑郁症
  • 简介:目的:通过大鼠的脑损伤模型观察创伤脑水肿后NO变化及低温保护效应。方法;按袁氏法制作脑水肿模型,分为常温组与亚低温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O。结果:脑水肿在创伤后30分钟即出现,NO也明显升高,两者具有同步效应,于份后8小时达高峰。同时发现低温可明显减轻脑水肿,降低后NO显著升高。结论:NO与创伤脑水肿发展具有同步效应,而亚低温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NO的过度表达。

  • 标签: 急性创伤性脑水肿 NO变化 低温保护效应 亚低温
  • 简介:目的:探讨感染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及NMDA受体非竞争拮抗和Ca^2+通道阻滞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百曰唼菌液诱导感染脑损伤模型,应用第二代细胞内Ca^2+荧光指示Fura-2/AM负载突触体.测定突触体胞浆内[Ca^2+].变化及MK-801和Nimodipine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突触体胞浆中[Ca^2+].在注菌后30分钟即已明显升高.随脑损伤时间的延长,[Ca^2+].持续进行升高。Nimodipine治疗后,突触体胞浆内[Ca^2+]明显下降,MK-801预处理后4小时和24小时组突触体胞浆内[Ca^2+].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感染脑损伤的发生与神经细胞膜上电压依赖Ca^2+通道开放和NMDA受体依赖迟发性钙离子内流引起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密切相关.MK-801和Nimodipine通过缓解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减轻感染脑损伤。

  • 标签: 感染性脑损伤 脑保护作用 NMDA受体 非竞争性拮抗剂
  • 简介:目的既往研究表明,孤啡肽在脑损伤后的表达明显升高,本研究通过特异性阻断孤啡肽受体(opioid-receptor-likereceptor,ORL-1),观察对受损神经元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神经元机械损伤模型,用孤啡肽受体特异性阻断([Nphe1]-NC(1-13)-NH2,Nphe)阻断孤啡肽受体,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MTT)法、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钙离子水平测定,研究Nphe对机械损伤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结果MTT法测定神经元机械损伤后12h细胞存活率显示:单纯损伤组细胞存活率为46%±4%,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不同剂量Nphe(30、300、1200nM)干预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6%±5%、67%±7%、72%±8%,与单纯损伤组存活率46%±4%相比差异显著(P〈0.05)。LDH活性检测提示损伤后12h和48h,Nphe干预组LDH活性与损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神经元机械损伤后12h,Nphe能够降低损伤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P〈0.05)。结论ORL-1的特异性拮抗Nphe能够减少机械损伤后继发性神经元损害,对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孤啡肽 孤啡肽受体 拮抗剂 创伤性脑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外伤弥漫轴索损伤患者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对118例中、重型外伤弥漫轴索损伤患者进行研究,监测入院时、入院后3d、7d和两周时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糖、GCS,于出院时和三个月后作GOS预后评分,分析血糖水平与损伤严重度和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260mg/dLvs130mg/dL,P〈0.005)。入院时血糖≥260mg/dL的患者均死亡。结论弥漫轴索损伤常发生应激反应早期高血糖,它是损伤严重度的指示和可靠的预后预测指标。

  • 标签: 高血糖 弥漫性轴索损伤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脑红蛋白(Ngb)高表达对创伤脑损伤有无保护作用.方法将重组Ngb腺病毒载体立体定向注入大鼠脑内,使Ngb高表达,然后以Feeney's自由落体方法施以局灶中度脑损伤,通过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创伤脑损伤程度是否减轻.结果Ngb高表达组创伤脑损伤灶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小,而且伤侧海马CA1区细胞丢失减少,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脑组织内高表达Ngb可以减轻创伤脑损伤的程度,即Ngb对创伤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红蛋白 创伤性脑损伤 腺病毒载体 神经保护剂
  • 简介:目的研究冰片促进三氧化二砷(As2O3)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用冰片对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给药后,经股动脉注射亚砷酸,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脑和血清中砷浓度。结果冰片对As2O3透过血脑屏障(BBB)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冰片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能有效促进药物透过BBB的辅助剂,这将为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冰片 血脑屏障
  • 简介: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钾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br〉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h,再灌注22h。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在缺血后1h经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1ml/kg)或不同剂量门冬氨酸钾(10mg/kg、25mg/kg、62.5mg/kg和125mg/kg),观察不同剂量门冬氨酸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和梗死体积的影响。另取32只大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和门冬氨酸钾组,在缺血后1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或门冬氨酸钾(62.5mg/kg),同时设立假手术组16只,检测三组大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和乳酸水平(每组10只),以及凋亡细胞情况(每组6只)。〈br〉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62.5mg/kg剂量的门冬氨酸钾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001),降低梗死体积(P=0.011);与溶剂对照组比较,25mg/kg剂量的门冬氨酸钾能减少梗死体积(P=0.040),但神经功能评分无差异;10mg/kg和125mg/kg剂量的门冬氨酸钾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与溶剂对照组均无差异。与溶剂对照组比较,门冬氨酸钾(62.5mg/kg)能减少ATP的下降(P=0.036)和细胞凋亡(P〈0.001)。〈br〉结论门冬氨酸钾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门冬氨酸钾 脑缺血 凋亡
  • 简介:对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使用镇静处于两难境界,既担心躁动对病人造成不良影响,又担心使用镇静延误病情判断和抑制呼吸、循环功能,因此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人存在使用镇静的指征。镇静的使用除了以镇静为目的外,还用于癫痫持续状态、脑保护以及低温治疗中辅助用药。在使用镇静时必需有合适的镇静评分系统,特别是一些客观评价指标。同时,为了达到合理用药目的,临床医师必须熟悉各种镇静的常规剂量、药效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 标签: 监护 催眠药和镇静药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大鼠脑温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水合氟醛腹腔麻醉组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组。大鼠麻醉后,持续监测皮质、纹状体温度和肛温变化。结果腹腔麻醉组脑温波动明显;而吸入麻醉组温度相对稳定。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对大鼠脑温影响较小。

  • 标签: 大鼠 麻醉方式 脑温
  • 简介:目的探讨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Zea.Longa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通心络(0.5mg/kg,2.0mg/kg)对缺血.再灌脑损伤大鼠行为学、脑组织形态学等的影响,检测线粒体内NDA及FAD氧化呼吸链R3、R4、RCR、P/O等评价呼吸功能的指标,以及对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结果通心络(2.0mg/kg)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水肿,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抑制脑组织匀浆中SOD含量的降低及MDA含量的升高。结论通心络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 标签: 通心络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线粒体 抗氧化酶
  • 简介: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其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阴阳偏胜.中医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治疗经验.通心络是最具代表的治疗中风的中成药之一,本文就通心络在卒中后神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神经保护 通心络 脑卒中
  • 简介: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脑组织严重缺血或缺血性脑损伤,甚至导致脑梗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由基在脑血管痉挛病理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由基清除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尚不明确。本文就自由基在脑血管痉挛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及自由基清除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自由基清除剂
  • 简介:目的了解钙调素拮抗有无抗痫作用,为临床上开发新型的抗痫药以进一步控制癫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记录小鼠脑电图同时观察其行为的方法,观察钙调素拮抗W-7对L型钙离子通道激动±Bayk-8644致痫小鼠行为和脑电图的影响.结果钙调素拮抗明显延长了痫发作和痫波发放的潜伏期,减轻了痫发作程度,减少了痫波发放频率;同时还发现钙调素拮抗有一定的镇静作用.结论钙调素拮抗对±Bayk-8644致痫小鼠有抗痫作用.

  • 标签: 抗痫作用 癫痫 脑电图 钙调素拮抗剂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脑损伤后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与脑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及选择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iNOS)1400W(N-[3-(aminomethyl)benzyl]acetamidine)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11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1400W治疗组,建立大鼠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伤后18h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1400W腹腔内注射,每8h一次.测定各组不同时期脑组织NO含量,同时观察脑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生理盐水治疗组NO含量于伤后6h开始升高,48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400W治疗组NO含量降低,与生理盐水治疗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72h后逐步恢复正常.生理盐水治疗组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超微结构检查结果与NO改变同步,1400W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改善.结论NO对脑外伤后继发性损伤起着重要作用,1400W对脑外伤后脑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标签: 脑损伤 一氧化氮 1400W 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 大鼠
  • 简介:垂体泌乳素腺瘤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常见肿瘤,约占功能性腺瘤的40%-60%。近年来随着多巴胺受体激动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多巴胺受体激动已经成为大多数泌乳素瘤的首选治疗。本文就多巴胺受体激动在泌乳素腺瘤治疗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一、垂体泌乳素腺瘤垂体泌乳素腺瘤是最常见的垂体分泌性腺瘤,也是颅内原发性肿瘤中相对较为特殊的良性肿瘤:

  • 标签: 泌乳素腺瘤 多巴胺受体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耐药性
  • 简介:干细胞移植可能是将来治疗卒中的理想方法之一。无创示踪干细胞在脑中的存活、增殖分化、迁移,以及与宿主的整合是确定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有翅陛及安全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材料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无创模式和与之相应的新型造影被用于移植细胞的活体示踪,并已在动物模型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对应用纳米造影在卒中干细胞治疗中活体示踪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干细胞 卒中 超顺磁氧化铁 量子点 多模态造影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局部化疗缓释盐酸阿霉素-P(DA-SA)共聚酸酐缓释片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皮下和颅内肿瘤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荷瘤大鼠存活时间.结果缓释片在大鼠体内具有明显抗癌活性,空白片组、腹腔化疗组和缓释片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d、22d和46d,缓释片组较前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阿霉素-P(DA-SA)共聚酸酐缓释片局部化疗对大鼠C6脑胶质瘤具有良好疗效,这为下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聚(二聚酸-癸二酸)共聚酸酐 脑胶质瘤 缓释化疗 盐酸阿霉素 脑肿瘤